三连一下,学习中医养生知识
三种湿气如何区分

什么是“上热下寒”

上热:易上火、目赤、反复口腔溃疡、咽痛、牙痛、长痘、流鼻血、头痛、头昏、头胀,甚至高血压等。

下寒:怕冷、手脚冰凉、不耐寒凉饮食、大便不成形或便秘、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腰膝冷、女性宫寒痛经等。

01
【一通】重点穴位
秋冬疾病预防
水分穴

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上。

主治:肠鸣,泄泻,腹痛,腹胀,不思饮食;水肿,小便不利,头面浮肿。

阴陵泉

位置: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效: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阴部痛,痛经,遗精。膝痛。

按法:抹上草本油左右各3分钟,可艾灸

承山穴

位置: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主治:腰腿拘急、疼痛;痔疾,便秘;腹痛,疝气。

【11月7日课程总结】辩证痰湿 寒湿 湿热 调治上热下寒体质

丰隆穴

丰隆穴位置: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丰隆穴主治:头痛、眩晕。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癫狂。下肢痿痹。

方法:抹上草本油左右各3分钟,可艾灸

02
【二调】食疗食养
秋冬疾病预防
羊奶粉+优渭粉

食疗

陈皮+黄精+枸杞+木香

03
【三养】八卦揉腹
秋冬疾病预防
八卦揉腹
艾灸

艾灸水分、关元、中脘。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