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年末,恰逢毛主席虚岁70岁华诞。郭沫若为歌颂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写了一首《满江红·领袖颂》,并在1963年元旦以《满江红·1963年元旦抒怀》为题在《光明日报》上发表。

或者是被词中的“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所感染,于几日后文不加点挥毫吟就《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收到全国各界的一致赞扬。

毛主席为什么这个时候写出大气恢宏的满江红呢?

毛主席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两个《满江红》

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起,中苏关系日益恶化,尤其是在五十年代后期,中苏矛盾日渐加剧。尤其是在1958年,苏联提出要在中国领土和领海上建立起中苏共用的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这些涉及我国领土主权的无耻要求和霸权行径,当即遭到毛主席和中国其他领导人的坚决反对。1959年开始,苏联在中国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专家被全部撤走。

1960年,苏联撤走全部专家

1962年底到1963年,正值中苏交恶,中国同时被美苏两大阵营封锁的困难时期。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夙夜忧叹,焚膏继晷。

与此同时,因为中苏交恶,苏联媒体对我国政治经济建设以及建国以来取得成就的攻击纷至沓来,苏联媒体对我们的伟大领袖也不断抹黑。

面对他们的攻击,我国的知识分子和爱国媒体也不甘示弱,尤其是郭沫若同志的旧体诗词《满江红》深受人们推崇。其全诗如下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郭沫若

作为被誉为能够代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新诗的成就的诗集《女神》的创作者,郭沫若先生出手不凡 。

首句“沧海横流”化用典故,出自晋书《王尼传》。西晋末年时期,匈奴等少数民族反晋,洛阳失陷,在这个烽火连天、黎民倒悬的时代,军士王尼也难以独善其身,为躲避兵祸和饥荒,同儿子背井离乡前往江夏投奔荆州刺史王澄,在路上看着儿子颠沛流离的样子喟然长叹:“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然而最后他们也没有逃离饿死的命运,王澄不久死去,王尼父子也活活饿死。

战乱哀鸿遍野

然而这一感叹百姓艰辛、哀鸿遍野的典故却没有被郭沫若先生悲用。“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写出了中华人民和伟大领袖在面对沧海横流的危机时刻,并没有向霸权屈服。也写出来中华民族的本色,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向黑恶势力屈膝投降的无畏本色。第二句运用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当时全国人民应该做的事,那就是团结起来、不懈奋斗,坚持走自己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此句振聋发聩、鼓舞人心。第三句表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担当,勇于抗争的精神。第四句,借用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比喻,一方面赞扬了伟大领袖敢为天下先的壮举,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作者对我国人民艰苦奋斗,最终会取得伟大成功的信心。

下联写毛泽东思想如太阳和真金,并不会因为敌人的诋毁而失色。郭先生嘲笑那些极尽抹黑之能事的敌对势力并不能改变中华民族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不断走向光明的历史进程。坚信赤色的旗子终究会插遍整个世界,迎着东风肆意飘扬。

满江红

郭沫若的《满江红》发表后,毛主席很快就看到了郭沫若的作品,他对这首词十分赞赏,认为其“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的说法极大提高社会各界的勇气,能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毛主席为了进一步激励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精神和抗争精神。恰如黑暗的荆棘丛中的一个拿着火把的先驱者和领导者,毛主席拿起那个曾经无数次激励华夏民族的笔,写下了《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毛主席

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毛主席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无畏自信的革命精神。一开头,毛主席就把世界说成小小寰球,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比做成苍蝇和蚍蜉。可见,在毛主席眼里,郭沫若所说的沧海横流只不过是苍蝇乱叫蚍蜉撼树,两个超级大国只不过是蚂蚁缘槐。然而在西风落叶苍蝇和蚂蚁消失的时节,正是吹响号角反攻的时候。

毛主席自信的认为只要我们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到了西风肃杀的时节就会吹响号角,一定能把那些乱叫的苍蝇和自不量力的蚍蜉全部战胜。

在下联,毛主席并没有再谈及战胜强敌信心,而是话锋一转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波诡云谲的世界形势。下联的第一句是说多少人多少事都是匆匆而过,天地不断旋转,光阴紧迫。第二句告诉我们,虽然我们最终一定能战胜困难,但是难道要等一万年吗?一万年实在太久了,我们抓不住一万年但是我们确实能抓住朝夕,我们就只争朝夕,抓紧时间努力奋斗。

词的倒数第二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让人心中的豪迈感油然而生,把全词的节奏、情感和气势都推向了顶点,不仅以艺术化的手法概括了当时的世界形势,还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展望了必胜的信念,气吞山河,豪气干天。

词的最后,毛主席再次坚定了我们战胜强敌,最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和信心。

郭沫若的《满江红》表达了他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也可以看出其心系人民的爱国情怀。

而在毛主席的《满江红》里,可以看出毛主席对于郭沫若把当时的世界形势描述成“沧海横流”、“世披靡矣”并不是很认可。在毛主席眼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主席认为没必要把世界形势说的这样严重,主席的《满江红》犀利地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道理,更激励人们在风雨如磐、黑云压城的逆境里要”只争朝夕“、努力奋斗。体现了其纵横天下、战无不胜的政治情怀。

小编个人认为相对于郭沫若的《满江红》,毛的《满江红》立意更高,思想更深刻,行文更加大开大合,实属上乘佳作。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事实上,毛主席和郭沫若先生以诗词为载体的交流很早就开始了。最早在1940年代毛主席就曾和郭沫若以诗交友。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后期,中国的全民族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郭沫若与此阶段为纪念明朝和李自成大顺灭亡三百年的《甲申三百年祭》被毛主席看到后,毛主席认为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可以看作是整风文件,并和郭沫若进行了谈话,史称“甲申对”。

解放后,1957年,毛泽东在《诗刊》上发表了18首诗词,郭沫若写了《试和毛主席韵》,作《念奴娇·小汤山》、《浪淘沙·看溜冰》、《水调歌头·归途》,分别和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

1961年10月苏共召开的二十二大,在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前,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空前激烈地谴责斯大林,猛烈攻击和中共关系密切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并号召推翻阿共领袖霍查。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当场予以严厉批评与驳斥,并率代表团提前回国,以示抗议。苏共此番有预谋的举措,无异于在中苏关系上火上浇油。而毛主席和郭沫若最有名的关于唐僧的和诗就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

1961年10月18日,郭沫若看了浙江绍剧团演出的《三打白骨精》后,在1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诗: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诗中极力写唐僧的愚昧,甚至认为唐僧之罪甚于白骨精,应该千刀当剐。显然有感于时事政治风云,从这出地方戏中,生发出了批判苏联修正主义的愤慨之心,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典故,隐喻修正主义的可恶、可恨。

郭沫若写完《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送交发表的同时呈送了毛泽东,随后就南下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游访,约两月有余。毛泽东看到后,于11月17日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可见这首诗的想法和郭沫若先生并不相同,毛主席认为虽然僧是愚氓,他错误地惩罚了斩妖除魔的孙大圣,三度放过了白骨精。但他只属于辨不清敌友,肉眼凡胎把变作人形的白骨当成了朋友,但是他并不是和白骨精一同陷害孙大圣的。

可见,在毛主席眼里,认为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就有反动势力想要消灭它,自从兴起无产阶级革命起,就有反动派对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不断残害。而唐僧就是那些缺乏工人阶级领导受压迫者,他们虽然会被妖魔蒙蔽了双眼,但是经过工人阶级的先进教育,他们还是能够分清敌友的。

而无论白骨精如何狡诈残忍,孙大圣最终还是能奋起千钧棒,扫平一切尘垢。这正如无论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无论如何猖獗,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势如破竹、扫清玉宇,打败反动势力。

郭沫若最早看到毛泽东的和诗,是在1962年1月6日的广州,由康生抄录见示的。郭沫若见到毛泽东和诗的当天,立马写了一首和诗,1月8日由康生转呈毛泽东:“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毛泽东看了郭沫若的和诗,于1月12日给康生回信而不是

直接复信郭沫若 说:“八日惠书收到,极高兴。请告郭沫若同志,他的和诗好,不要’千刀当剐唐僧肉’了,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近作咏梅词一首,是反修正主义的,寄上请一阅。并请送沫若一阅。外附陆游咏梅词一首。末尾的说明是我作的,我想是这样的。究竟此词何年所做,主题是什么,尚有待于考证。我不过望文生义说几句罢了。请代问郭老好。”

复信中所说的“反修正主义”的咏梅词,就是毛泽东有名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的新诗作,抒发了在大风大浪面前静观其变、蓄势待发的心态。毛泽东高超的政治艺术,在酬唱、转呈之间,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郭沫若先生作为近代有名的知识分子,时常心系民众,忧国忧民。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学者。

而毛主席作为我们的伟大领袖,其先进的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气魄值得我们敬仰,他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和学习。

毛主席的《咏梅》正印证着他的一生,他和梅花一样在寒风凛冽,悬崖百丈冰的时间中最先盛开,成为革命的先驱。而当他看着革命迎来春天的时候,那时已山花烂漫,他和往常一样依然开在那里,他没有去追求鲜艳,他只是依然傲立散发着香气,在花丛中笑着、盼望着他的理想实现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