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期,对联极为流行。清代官场,又有许多黑幕。故而清代时有大量表现清代官场的对联诞生,让人们津津乐道。

第1副对联:

什么大人,同是一张皮纸;

可怜卑职,只少几两纹银。

此联以“皮纸”和“纹银”为对联之眼,揭露了晚清官场的可笑。

据说,某个工厂的老板通过承包生意赚了钱,于是花钱捐了个通判的职务。

通判兴冲冲跑回家,拿着官府给的部照(即做官凭证)炫耀给家人。小妾在旁边看到了,笑着说:“我道是件什么宝贝,原来是一张旧的小皮纸!”

此话一出,即成为流传一时的谈资,盖因晚清卖官鬻爵严重,人人都想着当官,然而所谓“官”字不过是“一张皮纸”。

恰好当时有个捐官的县令在道台底下当官很不自在。这道台非常讲究官场客套,要求下属每次说话都要带“大人明鉴”、“卑职有下情禀告”之类的套话,假如下属忘记说了,道台就会瞪大眼睛怒目而视。

县令苦不堪言,刚好听到社会上流传着“一张皮纸”的笑话,于是就写了这副对联自嘲。

上联的意思是说,什么道台大人,说着是比县令品级大一点,但其实也不过是“一张皮纸”,也不是“什么宝贝”,凭啥耀武扬威?(因为两人的职位都是买官得来的,虽然官阶不同,但本质一样,两人当官办的也都是同样的差事。)

下联意思是说,天天要在道台面前称呼自己“卑职卑职”,搞得自己没有尊严没有自由没有快乐。而之所以别人是道台,他是县令,缺的不是能力,而是“纹银”。

假如县令有和道台一样多的买官钱,那么县令就不会是县令,也就不会处处憋屈了。

此联风趣幽默展示了晚清官场卖官鬻爵的严重现象,可谓是“千奇百怪,见怪不怪”了。

第2副对联:

人肉食完,莫辨虎豹犬羊之鞟;

地皮铲尽,何有涧溪沼沚之毛。

据说晚清时期,两广总督毛鸿宾和广东巡抚郭嵩焘在广东大肆敛财,引发百姓强烈不满。

有一个打抱不平的才子,趁着学宫祭拜孔子的时候,在学宫门口写下了这副对联。

毛鸿宾和郭嵩焘见了这副对联,火冒三丈,命人搜捕对联作者,但是捕快们搜了很久也找不到作者是谁,只能不了了之。

为什么毛鸿宾和郭嵩焘这么生气呢?原因在于此联犀利幽默,直接把这两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上联用的是《论语》的典故。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这段话本身的意思是说,文采是很重要的,如果去掉文采(花纹),那么虎豹和犬羊的皮革就一样了。

上联从“郭嵩焘”的“郭”这个姓氏的字形出发,说去掉“耳朵”这个“人肉”,那么“郭”与“鞟”字形相似,是难以分辨的。

而在意义上解释,则是说郭嵩焘等敲骨吸髓吃人肉,对老百姓各种横征暴敛,与“虎豹”无异。

下联用的是《左传》的典故:“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温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其重点在于“明信”二字。

下联在文字上关切到“毛鸿宾”的“毛”,在内容上说的是毛鸿宾大刮地皮,压榨百姓,导致山涧溪流中的浮萍都没有了。

此联利用典故骂人,老百姓可能看不懂,但毛鸿宾和郭嵩焘自然是看懂了,所以无比愤怒。只不过,抓不到对联作者,两人也只能是无可奈何了。

第3副对联:

骗湖贩,欺豫商,苛钱店,虐盐行,弥补饱贪狼,教他断子绝孙,方信青天还有眼;

侵学款,败公益,假工厂,废恤局,搜罗穷社鼠,任你吸髓敲骨,最怜引地已无皮。

此联乃是嘲讽晚清时正阳关督销总办徐之棨的。这个职务乃是负责检查抽税的,而徐之棨贪污成性,聚敛无度,直接把各路客商都剥了皮抽了筋,让老百姓咬牙切齿。

对联以“自对”手法写成,排比罗列,好比战斗檄文,一字一句皆是对徐之棨的控诉。

上联说,不管是湖南的客商还是河南的客商,不管是钱庄还是盐行,都成为了填饱“贪狼”肚子的工具。老百姓咬牙切齿,希望徐之棨断子绝孙,这样才觉得老天有眼。

下联说,徐之棨侵占了学校的款项,败坏了公益基金,弄坏了各种工厂恤局,敲骨吸髓,直接把地皮都给刮光了。

此联对徐之棨的穷凶极恶做出了酣畅淋漓的痛斥,犀利果敢,可谓大快人心。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2块钱是情,5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