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依依折柳卅年前

岁月峥峥败少男

菡萏娇羞依旧在

红笺尺素共婵娟

2019-5-12

 

图片

 

注释

 

○折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这其中的杨柳是代指两种事物。一种就是真正的塞外杨柳树,还有一种就是折柳曲。暗示戍守边关将士思乡的心态。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

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

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

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

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

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窃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

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

○红笺:又名浣花笺,桃花笺,松花笺,减样笺,薛涛笺等,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多用以题写诗词或作名片等。其意类同于今天的情书。

这种红色小笺曾被薛涛(女诗人,字洪度)用以写诗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相唱和,因而名著于文坛,乃涛设计“命匠人狭小为之”。薛涛笺虽只深红一色,但颜色、花纹甚精巧鲜丽。

红笺在中国制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历代均有仿制。宋代发展了胭脂版纸笺也称薛涛笺,用产于嘉州(今四川乐山县)的胭脂树花染色。

“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深情不可言尽,感动了后世多少人,后来“红笺”便成了一种意象,专指写给情人的信笺。纳兰容若说“拨灯书尽红笺也”也是此意。

 

○尺素:①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②书信:时传尺素,以寄相思。

 

图片

释义

 

人到中间,逢初恋。

无需翻译,你懂滴!

 

 

图片

图片

柴门虚掩酒香匀

静待鸿儒夜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