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响堂山石窟,估计知道的人不多,它是中国最低调的宝藏石窟,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堂山石窟始凿于东魏末年,主体工程完成于北齐时期(公元550—577年),之后的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目前保存有洞窟30多座,造像五千余尊。
此行到邯郸主要还是奔着响堂山石窟来的。响堂山分为北响堂(皇家建造)和南响堂(权贵建造)和小响堂三处。北响堂和南响堂二者相距约15公里。时间紧迫我们此次只游览了北响堂。
响堂山石窟位于山顶,为了节省体力,我们选择乘坐景区的电瓶车上山。途中经过一座宋塔。
由于山势高,普通电瓶车上不去,半路又换了一次车。站在山腰处可以看得到山下的宋塔。
下电瓶车后还要继续向上爬一段楼梯
北响堂是响堂山石窟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雕刻最为精美的洞窟。
首先来到响堂山最大的石窟 – 大佛洞,它开凿于东魏和北齐。
大佛洞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窟深12.5米,宽13米,高12.5米。石窟分前后室,前室坍塌,后室(主室)平面呈方形,平顶。中心方柱三面开龛,后壁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形成低矮甬道,供人礼佛时通行。
下图是在邯郸市博物馆里拍摄的按3/5复原的大佛洞造像
主尊造像为三世佛题材
窟室四壁中部有16座塔形列龛
这是方柱左侧的佛像
下图为邯郸市博物馆里的复原品
洞内有大量精美的花纹壁饰
这是方柱右侧的佛像
下图为邯郸市博物馆里的复原品
大佛洞外还有几个洞窟,这是开凿于明代的文官洞。
文官洞窟平面呈横长方形。窟深3.3米,宽4米。正壁开大龛,龛内雕释迦像,左右侧为文殊和普贤菩萨。
洞窟顶部的图案色彩鲜明
窟内左右壁各雕一立像,身着朝服,为文官形象。
这是开凿于北齐的“宋洞”。窟平面呈横长方形。正壁开大龛,龛内雕一铺七身像,其造像风格、雕刻技法及莲花座饰与北洞北齐像相同。
窟门甬道左侧有“宋康定二年(1041年)新修七佛记”铭刻,应该是宋代重修的。
隋佛龙洞,洞深5米、宽3米。
这个窟室平面呈纵长方形。后壁开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为唐代雕凿。
左右壁为宋代雕刻的龛像,前部券顶为清代修筑。
下面为响堂山另外一个特别精美的“释迦洞”
“释迦洞”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四柱三开间,窟分前后室。后室正中雕方柱,方柱占了室内大部分面积。
拱门左右侧雕二菩萨,次间大龛内雕二天王。
方柱正中开大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外立面也为覆钵塔形。窟深7.1米、宽7.8米。
窟内的造像衣饰线条细腻优美
窟顶和洞壁精美的浮雕
洞中方柱的左、右、后壁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形成甬道。
北响堂景区的范围非常大,除了洞窟,还有响堂寺、常乐寺遗址、数字展示中心等,想看得仔细点要一整天的时间。中午景区里面没有看到吃饭的地方,我们只能饿着肚子返回邯郸市区吃午饭。回程时途经“仙人洞”,可是已经没有力气进去看了。[捂脸]
在“常乐寺”遗址处换乘电瓶车回大门
回望山顶
又特地去参观了响堂山石窟数字展示中心
可惜错过了播放时间,想看还要再等一个小时,只好作罢。据说播放时长40分钟。
里面有一些复制品展示
响堂山石窟地点比较偏,属于比较小众的景点,游人不多,平常没有公交车到达。从邯郸市区打车过去容易,由于担心返程打不到车,我们选择包车前往。半天时间参观感觉很紧张,最好是能用一整天的时间慢慢看。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去参观南响堂石窟,距离约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