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建成区是指城市行政范围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的地区。在建成区内,土地权属和行政管理仍保留农村模式的片区称为城中村。中国某城市(图)有多个城中村,房租低廉、租住率高。为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该市多数城中村将陆续进行拆迁改造。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 )
A.外来人口少
B.城镇化水平高
C.盛行西北风
D.居住区在东部
2.下列城中村中,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居住地与就业地之间的距离)最远的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3.若不考虑城中村大小及其内部建筑规模,下列城中村中拆迁成本最高的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兴城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海岸线漫长、沙滩广布。20世纪80年代,该地建成大批休闲度假区和疗养院,并出现大量家庭泳装作坊;90年代起,重工业衰落,而泳装产业快速发展,众多家庭作坊发展为泳装厂。目前,兴城聚集了超过1200家泳装生产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泳装生产基地,产品行销国内外。完成下面小题。
4.20世纪80年代,该地出现大量家庭泳装作坊主要得益于( )
A.漫长的海岸线
B.旅游业的兴起
C.劳动力价格低
D.工业基础良好
5.推测促进20世纪90年代该地泳装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投入要素是( )
A.土地
B.原料
C.技术
D.劳动力
6.目前众多泳装生产企业在兴城聚集主要是为了节省( )
A.地租成本
B.运输成本
C.营销成本
D.研发成本
森特在阿尔卑斯山的一处农场(47°N)内见到了奇特的埋木种植床。于是,他绘图记录了埋木种植床的排列和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7.推测该地种植床底层需埋设大块原木是由于该地( )
A.地温较低
B.森林广布
C.地表起伏大
D.土壤养分少
8.该地埋木种植床的走向未与等高线平行。采用这种排列方式主要是为了( )
A.保水
B.排水
C.保温
D.防风
在埃及狄俄尼索斯古城遗址中,加龙神庙(29°24'N,30°25'E)位于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尽头。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沿着街道恰好从加龙神庙的正门垂直入射时,人们便会在庙前欢度一年一度的日光节。无独有偶,四川成都(30°05'N,102°54'E)的多条古街与加龙神庙所在街道走向基本一致。完成下面小题。
9.人们在加龙神庙前欢度日光节的日期是( )
A.3月20日前后
B.6月21日前后
C.9月22日前后
D.12月21日前后
10.如今,当清晨第一缕阳光从加龙神庙正门垂直入射时,成都上述古街( )
A.当地时间约为13时
B.走向与太阳光线平行
C.行人的日影长度达到全年最大值
D.西南面房屋临街外墙受阳光照射
75万年前,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图)。在此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古长江溯源切穿黄陵背斜、袭夺古川江,且古金沙江南流受阻,改向东流,逐渐形成现今的长江干流。距今约1万年,受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云梦泽和彭蠡泽两大通江湖泊形成。距今约3O00年,云梦泽和彭蠡泽逐渐消亡,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通江湖泊随之形成。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现象中,最适于佐证“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的是( )
A.背斜以东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
B.背斜以东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C.背斜以西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
D.背斜以西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12.距今约1万年,两大通江湖泊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
①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抬升
②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沉降
③海平面下降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推测云梦泽和彭蠡泽消亡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干,上游来水量减少
B.地壳和海平面趋于稳定
C.泥沙淤积,湖泊沼泽化严重
D.人类围湖造田活动加剧
降水在水循环过程中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部分,而绿水是被蒸发和蒸腾的部分。厄尔尼诺年夏季中国南涝北旱,而拉尼娜年则出现北涝南旱的情形。S河流域位于中国南方地区,流域面积不足1万平方千米。图示意S河流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的年降水量、蓝绿水占比。近30年来,S河流域植被覆盖率显著增加。完成下面小题。
14.S河流域厄尔尼诺年与拉尼娜年差异最小的是( )
A.下渗量
B.蒸腾量
C.地表径流量
D.水汽输送量
15.与黄河流域相比,S河流域明显较小且两流域差异最大的是( )
A.厄尔尼诺年的绿水占比
B.拉尼娜年的绿水占比
C.厄尔尼诺年的蓝水占比
D.拉尼娜年的蓝水占比
16.近30年来,S河流域植被覆盖率的变化可明显提高( )
A.拉尼娜年的年降水量
B.厄尔尼诺年的年降水量
C.拉尼娜年的绿水占比
D.厄尔尼诺年的蓝水占比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河网密集。由于通航条件优越,渡船是明清时期该地区重要的交通工具。下图示意不同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津渡(水陆交通运输的接驳点)分布。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尤卡坦半岛(图1)海拔大多低于150米,广布喀斯特地貌,常年盛行东北风。玛雅文明发源于该半岛,属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世纪前后,玛雅人在该半岛南部采用米尔帕耕作法(图2)种植玉米等作物,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半岛。玛雅文明兴盛时期,人口多达1600万。公元800~900年,该半岛人口锐减,玛雅文明快速衰落;同期,中国等其他农业文明区早已迈过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1)比较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南部砍伐的自然植被与栽培的人工植被特征。
(2)说明玛雅文明时期尤卡坦半岛种植作物后需要休耕的原因。
(3)分析与北部相比,尤卡坦半岛南部采用米尔帕耕作法种植作物的有利条件。
(4)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知识,推测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冰川是一种沿谷地或坡地缓慢移动的冰岩混合体。它的上层多为碎石,底层为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乌连沟(图)中段分布有石冰川,其表面有多个热融凹陷地貌。该地年平均降水量约500毫米,8月(最热月)均温约10℃,每年5~6月易发泥石流。泥石流暴发前7天内,石冰川表面会出现一些小湖,泥石流暴发时湖泊消失。表示意该地2013年5月27日和2014年6月11日泥石流暴发前7天R观测点的气象资料。
2013年5月 |
20日 |
21日 |
22日 |
23日 |
24日 |
25日 |
26日 |
日均温/℃ |
2.4 |
11.2 |
13.3 |
13.5 |
9.1 |
12.8 |
13.1 |
降水量/mm |
0 |
0 |
0 |
8.2 |
3.8 |
0.3 |
0 |
2014年6月 |
4日 |
5日 |
6日 |
7日 |
8日 |
9日 |
10日 |
日均温/℃ |
5.5 |
7.2 |
16.9 |
17.8 |
17.0 |
16.7 |
16.8 |
降水量/mm |
0 |
0 |
0 |
0 |
0 |
0 |
0 |
(1)解释乌连沟上述两次泥石流暴发前石冰川表面出现小湖的原因。
(2)比较乌连沟石冰川和冲沟的坡度大小,并分别指出石冰川和冲沟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的条件。
(3)说出乌连沟泥石流对该路段国道及过往车辆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1.B 2.C 3.D
【解析】1.由图和材料可知,该城市的地铁交通线路发达,工业区较多,应为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外来人口较多,A错误;城中村租住率高,外来人口众多,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城镇化水平较高,B正确;工业区整体布局在城市的西北方向,说明该市的主导风向应该以东南为主,C错误;居住区应该主要分布在南部交通网密集区,而非东部地区,D错误。故选B。
2.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居住地与就业地之间的距离)最远的是丙村,离工业区最远且距市中心的商业区也较远,周边仅有一条地铁线路经过,C正确;甲村和乙村在工业区附近,通勤距离较近,AB错误;丁村位于市中心,多条地铁线路经过,市中心靠近商业区,就业机会多,通勤距离较近,D错误。故选C。
3.若不考虑城中村大小及其内部建筑规模,下列城中村中拆迁成本最高的是丁村,丁村靠近市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对城中村的占地面积最大,且城市中心地价较贵,因此拆迁成本最高,D正确;甲、乙、丙村距离市中心较远,城镇化用地规模扩张的速度较慢,地价较便宜,拆迁的成本较低,ABC错误。故选D。
【点睛】“城中村”是城市的一块“夹缝地”,这种独特的地位和现象,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人口杂乱、城市规划滞后,违法违章建筑相当集中、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太差、土地使用存在诸多问题等。城中村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也阻碍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困扰许多城市发展的“痼疾”。
4.B 5.D 6.C
【解析】4.20世纪80年代,该地建成大批休闲度假区和疗养院,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泳装的需求量增加,故出现大量家庭泳装作坊,B正确;漫长的海岸线一致都存在,是对泳装需求的基础条件,A错误;80年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较低,但该地出现大量家庭泳装作坊的主要原因应是泳装的市场需求,C错误;家庭泳装作坊对于工业基础的需求较小,D错误。所以选B。
5.20世纪90年代起,重工业衰落,而泳装产业快速发展,众多家庭作坊发展为泳装厂,泳装厂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推测促进20世纪90年代该地泳装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投入要素是劳动力,D正确;泳装厂对于土地、原料和技术的需求较小,不是促进泳装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所以选D。
6.兴城聚集了超过1200家泳装生产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泳装生产基地,产品行销国内外,目前众多泳装生产企业在兴城聚集能够提高市场影响力,主要是为了节省营销成本,C正确;产业集聚后,地租成本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变化,A错误;泳装的运输成本较小,研发成本较低,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工业区位因素:(一)自然因素:普通影响因素如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特殊影响因素如某些工业对矿产、水能、空气或气候等有特殊要求。(二)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府、科技等。(三)其他社会因素:社会需求对工业的影响。1.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为解决就业问题,工厂设在并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20世纪80年代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到21世纪初进行西部大开发。2. 国防安全的考虑: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陆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基地。3. 个人行为因素: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7.A 8.B
【解析】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47°N,纬度位置较高,地温较低,为了减少较低的地温对农作物的影响,在种植床底层需埋设大块原木,A正确;森林面积广布是能够提供大量的原木的条件,而不是埋设大块原木的原因,B错误;埋设原木会增大地表起伏状况,地表起伏大不是埋设原木的原因,C错误;该地纬度位置较高,植被覆盖率较高,有机质来源丰富,微生物分解作用较慢,土壤养分含量较高,D错误。所以选A。
8.该地位于47°N,受盛行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种植床的走向与等高线平行,会拦蓄地表径流,不利于排水,种植床的走向未与等高线平行,有利于排水,A错误,B正确;埋木种植床的走向对保温和防风的作用较小,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和水文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和科技发展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农业生产在不同区域的差异和特点,预测和评估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措施。
9.D 10.A
【解析】9.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加龙神庙位于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尽头,一年一度的日光节清晨阳光从正门垂直入射,所以日出方位应位于东南,该地位于北半球,冬半年日出方位位于东南,12月21日前后符合,D正确;3月20日前后、6月21日前后、9月22日前后不符合,ABC错误。所以选D。
10.成都经度为102°54'E,当地经度为30°25'E,两地经度相差约72.5°,相差约4.8小时,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当地纬度位置较低,日出时间应略晚于6点,成都地方时约为13时,A正确;13时太阳方位位于西南,太阳光线不与街道走向平行,B错误;日出前后日影长度达到最大值,C错误;西南面房屋临街一面位于日影中,不接受太阳照射,D错误。所以选A。
【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
11.A 12.D 13.C
【解析】11.由材料可知,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古长江溯源切穿黄陵背斜、袭夺古川江,使得古川江流向发生改变。背斜以东落差较大,侵蚀能力较强,朔源侵蚀后,落差减小,背斜以西的泥沙被带到背斜以东地区沉积,沉积物的成分垂直方向差异较大,A正确;沉积物粒径大小及分布主要体现侵蚀能力强弱,B错误;背斜以西主要受侵蚀作用的影响,CD错误。故选A。
12.由于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沉降使得地势变得低洼,利于集水,①错误,②正确;海平面上升使得河流水位相对上升,湖泊水位上升,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云梦泽和彭蠡泽位于河流的凸岸,以堆积为主,泥沙淤积,湖泊沼泽化严重,C正确;气候变干,上游来水量减少、地壳和海平面趋于稳定、人类围湖造田活动加剧不是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点睛】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14.B 15.A 16.C
【解析】14.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降水情况不同,下渗量会有明显差异,A错误。蒸腾量与植被量有关,两个年份的植被量没有明显变化,B正确。由于降水的不同,地表径流量差异较大,而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大气环流输送,故水汽输送量差异也较大,CD错误。故选B。
15.读图可知,S河流域的厄尔尼诺年绿水占比较小,拉尼娜年的蓝水占比较小,BC错误;厄尔尼诺年S河流域绿水占比较小,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厄尔尼诺年黄河流域(主要位于北方地区)降水少,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少,使得被蒸发和蒸腾的绿水占比大,此时两个流域的绿水占比差异最大,A正确;拉尼娜年S河流域蓝水占比较小,拉尼娜年黄河流域(主要位于北方地区)降水多,理论上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蓝水占比应较高,但由于黄河流域整体位于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拉尼娜年增加的降水量有限,使得两个流域的蓝水占比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A。
16.植被覆盖率显著增加,可以加强蒸腾作用,使得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但S河位于南方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水汽输送,故植被覆盖率变化对提高年降水量作用不大,AB错误;拉尼娜年,位于南方的S河流域降水少,植被覆盖率的提高,使得蒸腾部分水量占比提高,绿水占地提高,C正确;厄尔尼诺年南方降水多,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吸收水分增多,会使蓝水占比降低,D错误。故选C。
【点睛】拉尼娜现象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信风的牵制,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17.变化:分布密度增大,向东南方向扩展,并在局部出现集中分布。
原因:河流入海口处泥沙淤积,在东南部形成新的土地;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土地需求增加,人口分布向东南扩展;渡船仍是该时期重要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形成若干区域中心,区际联系更紧密,渡河需求增强。
【分析】本题以珠江三角洲为材料,涉及河流对聚落以及交通运输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津渡数量增加,分布密度增大;整体性呈现向东南方向扩展的趋势;在区域中局部地区出现集中分布的趋势。原因: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在入海口处泥沙大量淤积,形成新的陆地,陆地不断向东南方向扩展;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对于土地的需求量增加,人口不断向东南方向扩展;在当地交通运输水平较低,桥梁较少,渡船仍是当地渡河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形成多个核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对于渡船的需求量增加,津渡数量增加。
18.(1)与原生植被相比,人工植被密度较小,植被覆盖率季节差异较大,植物结构较单一。
(2)石灰岩成土缓慢,土壤瘠薄;种植区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且生物循环快。作物种植后径流侵蚀增强,土壤养分流失加快。
(3)靠近河流,灌溉便利;东北风受地形抬升明显,降水较多;植被较茂密且更新快,烧荒后草木灰多,休耕时间较短。
(4)生产力水平增长缓慢。人口快速增长使粮食需求量增大,休耕时间缩短,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加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粮食单产下降,引发饥荒、战争等,促使人口大量外迁。
【分析】本题以尤卡坦半岛为材料,涉及植被特征、休耕的原因、农业区位因素以及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纬度位置较低,水热条件较好,自然植被密度较高,植物结构较复杂;人工植被为栽培的作物,植被覆盖率的季节差异较大,植株密度较低,植物的结构较为单一等。
(2)休耕说明肥力差,或土壤恢复时间较长。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壤发育较慢,土层浅薄,肥力较低;该地纬度位置较低,温度较高,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强,降水较多,淋溶作用较强,土壤肥力较低;作物生长较快,生物循环较快;人工开垦之后,植被覆盖率降低,地表径流增多,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养分流失加快。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尤卡坦半岛南部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南部地势较高为东北信风迎风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多地形雨;南部地区降水较多,植物覆盖率较高,生长较快,烧荒之后草木灰较多,植被恢复较快,休耕时间较短。
(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区域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力水平增长缓慢;人口数量增长较快,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土地开垦面积增大,休耕期缩短,植被破坏加剧,难以恢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进一步降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下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引发饥荒、战争等问题,导致区域人口大量外迁,文明逐渐衰落。
19.(1)海拔高,积雪厚;泥石流暴发前气温骤升,融雪在石冰川表面凹陷处积水成湖;石冰川底层冰川阻碍积水下渗。
(2)与冲沟区相比,石冰川区坡度较缓。石冰川区提供丰富的松散物质和短时间内大量的水;冲沟区提供泥石流的通道。
(3)危害:掩埋道路;中断车辆通行。措施: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在公路旁修建拦挡坝;在石冰川末端修建排水沟。
【分析】本题以石冰川为材料,涉及石冰川小湖成因、泥石流成因以及防治措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石冰川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该地海拔较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降水量较大,积雪量较大;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泥石流暴发前当地气温急剧升高,积雪大量融化,积雪融水在石冰川低洼处汇聚,积水成湖;石冰川底层为冰川,阻碍表层的积水向下运移,积水难以下渗。
(2)根据材料信息“石冰川是一种沿谷地或坡地缓慢移动的冰岩混合体。”可知,石冰川坡度较缓,冲沟为地表径流侵蚀而成,坡度较大。石冰川为冰岩混合体,能够提供大量的碎屑物质;石冰川融化,能够提供短时间大量汇聚的水;冲沟地势较低,坡度较陡,为泥石流提供运移的通道。
(3)泥石流对该路段国道及过往车辆可能造成的危害:泥石流可能冲毁、掩埋道路;冲毁车辆;阻碍车辆通行等。防治措施:加强气象监测与预报,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在国道旁修建阻拦坝,减少泥石流对国道的影响;在石冰川末端修建排水沟渠,减少地表径流的汇聚,减少泥石流的形成等。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