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王羲之“忠实粉丝”,对于他的存世作品,着迷一般去搜集,不仅“智取兰亭”,购买民间的王羲之法帖,命褚遂良鉴定,还编撰诸多的“王字”巨著,譬如《圣教序》、《十七帖》等,并疯狂推崇。

因而初唐时期,引起全民学习“王书”的热潮,奠定王羲之“书圣”地位,同时唐太宗这一创举,为后世钻研“二王”技法,提供参考资料,便于掌握系统性、正规化的魏晋古法。

当然除了上述几件名帖,唐太宗还修编一件“鸿篇巨制”,体量超过《圣教序》,全卷足有5100多字,失传千年,如今重新出土,实乃书坛“大喜讯”,此作就是《行书道德经》。

此作由唐太宗主持摹刻,于原版之上,筛选宫内珍藏的王羲之真迹,找出最经典、最优美的行书,补全原稿的缺损、漫漶之处,虽然是“集字”作品,但书匠排布时,非常注意起笔、收笔的势态,以及结体的开合向背等。

保证每一处安排恰当,字体之间衔接自然,气脉畅通顺意,好似一气呵成,十分舒和质朴,毫无别扭感,而且真迹保存完好,历经千年,通篇分毫无损

点画精微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比如卷中“妙”字,上方竖画,起笔换锋而形成的顿折感,和运笔衄错,产生的波动意态,甚至飞逸的笔丝,全都一览无余。

其次,卷内包含4000多个异形字,以及1000多个相同字,篇幅庞大,技法完备,可以一次性看个够,全面领悟“二王”笔法和风韵,即便是相同的字体,所呈现的姿态、笔法技巧、艺术风貌,也各有千秋。

就拿“不”字举例,“是以不去”的“不”字,躯干跟右边的捺笔连在一起,上方横画跟撇画,形态偏为细瘦,线条平滑坚韧、弯曲飞动。

“不可见欲”的“不”字,主体跟右边捺笔分离,下笔力度偏重,以露锋运行,外观略显粗糙,不够光滑圆融,具有几分阳刚气魄,艺术格调可谓丰富有趣。

唐太宗之所以痴迷“王书”,得益于其字“节之于中和不系于浮放的意韵,这幅《行书道德经》饱含魏晋风韵,冲和萧散、遒丽健秀,达到“超逸脱俗”境界,美得令人神魂颠倒

时常临摹,可以利用清晰、精善的墨迹,学到正统“二王”笔法,摆脱用笔直来直去的问题,呈现绞转、翻折等多重变化,同时感受“王书”洒脱之风,丰富艺术格调,让自我行书,也能显露振迅有力的风神。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