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7.2024
▽
▽
做大人之后,最让我感到苦恼的事情就是——做决定。我发现自己还是儿童思想,这种思维模式大概就是有些自私并非常感性的一种思考方式。遇到任何事,都会先以自己的感受为判断力,我愿不愿意去做,这些事能不能给我带来愉悦和价值。于是表现出来的就是,我并不像个大人,至少和大部分推动社会运转的大人们有所差别。
现在的我不止要决定自己的命运,还要决定孩子的未来。可是我根本不清楚,怎么做才是对他有好处的。身边的家长们都很卷,给孩子报补习班、特长班,带孩子旅行增长见识,这让我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经常听到的“蓝图”这个词,当时特别不屑一顾,觉得机遇都是在行进中遇到的,广袤的天地你可以自由奔跑,命运自会找上门来。
可角色转变为孩子的妈妈之后,我又发现所谓命运其实并不存在广袤之说,这世上属于个体的机遇一直很狭窄,你看似奔跑在旷野之中,实则却一直没有跑出属于自己的轨道。因此我开始想,怎样做才能实现对孩子未来最大的转化。
以我自己来说,现在回头看去,依然没有明朗的一条规划,大概最可能存在转机的还是在高考上,可是像我们这种没有什么天分的普通学生来说,只有考出市状元什么的成绩才有机会摆脱原始的就业资源,提高一个等级。但那样的成就所对应的努力我也很难达到,所以最终还是接受了经济形势和自身条件的双重约束,选择了家庭资源内的就业方向。
所以我从自己的经验里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一个人的未来是和两方面原因紧紧相关的,一则是身体情况,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基底,就是人不能选择超出他能量之外的事情去做,就像我身体并不好,小病不断,还有一身顽疾,这种情况下压力太大的工作我都很难胜任。二则是每个人擅长的领域,像我喜欢画画,但喜欢不能作为擅长,而我也没有尝试过进修这方面,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天分。但是在文字方面我一直觉得自己很上道,所以我也在试着转化这一部分天分。
因此整体来看,在这个社会流动性非常大的时代,能坚守一段时间的规律大概就是这种资源的承接,也就是富商的儿女还是富商,农民的子女大概率还是农民……当然这也并不依赖于小圈子的传承,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的思维固化,总会下意识地将后代托入自己已经熟悉的领域。
所以我在孩子的培养方面其实只要考虑一件事,就是如何能让他摆脱我的资源,向上迈一个台阶。以现有的教育环境来看,走特长生的孩子很少有机会真正以特长实现阶级的转化,所以兴趣班就是培养兴趣,玩玩而已。而补习班作为辅佐最终分水岭高考的垫脚石,也只能提供基础性的扶正,无法产生逆转局面的突破。说白了就是,我不觉得我儿子能通过补习班考上清华北大。
因而综上所述,我个人鸡娃的表现应该在自我的提升上,也就是自己努力创造财富,让他站在我们的肩膀上。
说来真是有点苦涩,我们这代人从小被教育成功只能靠自己,长大了教育孩子也是通过自我提升给他们创造机遇。如此自立自强的一代人,也是被剥削最狠的一代人。
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如今被鼓励生二胎三胎,然后在教育子女时也被各种内卷的趋势猛割韭菜。但同时我们也是觉醒的一代,是走出蚂蚁漩涡的一代。因为我清醒地知道,教育孩子并不是为他择业,未来也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可以涵盖的。
我希望他能尽情体验作为智慧生物平凡又有趣的一生,可以失败,可以沮丧,也可以一事无成,但一定不要辜负爱与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