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达高峰
2017年,新会柑的种植面值大约才7万亩。但1989年新会柑总面积就已经约达14万亩!
但在90年代初期,仅仅5年的时间,整个产业就出现断层,1996年新会柑总面积却只有0.07万亩,总亩数仅仅是1989年的1%。
90年代中期的新会柑差不多“全军覆灭”,新会陈皮行业也惨遭重挫,它们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

90年代达高峰
1
原因一:政策失误
80年代,新会县把发展柑桔生产,引导农民致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政策力度大,动员力度大,发展速度快,种柑成了农民致富门路。
但忽略市场需求,导致新会柑鲜果供过于求,无销路,大量柑园被迫凋零,导致新会柑产业迅速萎缩,迅速萧条。
80年代末,新会甚至出现了“支农柑”的现象,因柑果太多又卖不出去,干部职工都有买柑任务。

2
原因二:产业缺陷
当时的新会陈皮产业本身发育不完善,缺乏自我调节机制和缓冲能力。
80年代的陈皮产业几乎只有农业环节,以鲜果售卖为主,农民种柑就是为了卖果套现。陈皮只是副产品,行业内还没有高附加值的加工成品。鲜果转化陈皮的产品化程度低,鲜果滞销直接导致了产业的衰败,没有缓冲余地。

3
原因三:黄龙病病害严重
由于此时发展速度快,对新会柑苗木需求迫切,造成社会乱繁乱育苗的现象,次劣带病苗木随之流入生产园,柑桔疫病也就爆发了。
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市场需求跟不上,最终导致卖柑难,柑贱伤农,大量柑园弃管失管,导致九十年代上旬的黄龙病大爆发。
1991年至1997年是新会柑桔产业的急速直滑期,年均萎缩面积近2.3万亩,直到1996年新会柑总面积为0.07万亩,只有巅峰时期的1%。

以史为鉴,焕发生机
后来,新会陈皮行业在政府和众有识之士的引领下,向着规范化、产业化、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进行发展,逐渐焕发出新活力。
2023年,全区新会柑种植面积14.3万亩,新会柑鲜果产量15.03万吨,产出新会柑皮约7500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超230亿元,新会,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陈皮之都”!














关注作者:cbnxh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