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功行赏,意思是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李云传》,“不可令此人居太尉、太傅典兵之官,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

图片

汉顺帝时,选取梁商的女儿和妹妹进入皇宫做嫔妃,后来梁商的女儿被立为皇后,妹妹被立为贵人,梁商因外戚的身份,官职地位得以迅速提升,官至大将军,梁氏外戚因此迅速崛起。
永和六年(141年),梁商去世,还未下葬,汉顺帝便将其子梁冀任命为了大将军。相较于谦恭温和、虚心荐贤的父亲,梁冀却是飞扬跋扈。
三年后,汉顺帝去世,皇后梁妠因为无子,于是立年仅两岁的太子刘炳为帝,是为汉冲帝。因为皇帝年幼,所以由皇太后梁妠临朝摄政,梁冀虽然拒绝了领尚书事的职务,但却愈加飞扬跋扈、奢侈残暴。

图片

永憙元年(145年)正月初六,在位仅仅五个月的汉冲帝驾崩,梁冀于是利用权势,拥立汉章帝刘炟玄孙,年仅八岁的刘缵为帝,是为汉顺帝,依旧由太后梁妠临朝称制,而朝政则基本被梁冀所掌控。
汉顺帝虽然年幼,但却十分聪慧,对于梁冀的骄横十分不满,甚至朝会时当着群臣的面,直指梁冀为“跋扈将军”。梁冀自知如此下去十分危险,遂于次年六月毒杀了汉顺帝,又强立汉章帝曾孙、年仅十五岁的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依旧由太后梁妠临朝。

图片

建和元年(147年)八月,为了报答梁冀的拥立之功,刘志立梁冀的妹妹梁女莹为后,梁冀依旧大权在握。河平元年(150年),梁太后病重,临终之时还政于汉桓帝。梁太后死后,梁冀依旧大权在握。
延熹二年(159年)七月,梁冀的妹妹梁女莹去死,贵人邓猛女受宠,梁冀担心自己会因此大权旁落,于是派遣刺客意图刺杀邓猛女的母亲,但因被其邻居发现而失败。汉桓帝得知后大怒,开始密谋诛杀梁冀。

图片

同年八月,宦官唐衡、单超、徐璜、具瑗、左悺五人协助汉桓帝,诛除了大将军梁冀,以及卫尉梁叔、河南尹梁胤、屯骑校尉梁让等梁氏宗族大臣,其党羽宾客则或捕或贬,眨眼间梁氏外戚集团便被一网打尽,就此灰飞烟灭。
八月四日,因诛除梁氏外戚之功,唐衡、单超、徐璜、具瑗、左悺五人被同日封侯,宦官干政开始显现 。汉桓帝又立邓猛女为后,并在数月间先后封邓康、邓统、邓会、邓秉等外戚为侯,且赏赐甚众。

图片

当时,各地发生数次地震,各种灾异频发,白马令李云平素就刚正不阿,对于朝廷乱象早有不满,于是愤而上奏,“臣听闻皇后乃天下之母,德行与地灵媲美,若所任合适,则五氏来备,若所任非人,则地动宫摇。近年来,灾异可比往年要多太多了。
高祖受命立国,至今已三百六十四年了,君期一周,当有黄精代见。因此,凡是姓陈、项、虞、田、许者,不可令其位居太尉、太傅掌兵之官,该举措至关重要,不可不慎。论功行赏,应当名副其实。
梁冀虽然掌权,但却为乱天下,今获罪被杀,这好比诛杀家臣那般简单。可是乱封谋臣万户以上,高祖若是知道,会同意吗?那些西北立功的将领,能没有怨言?孔子说’帝者,谛也’,意思是说做皇帝就要审查万事万物。如今官位错乱,小人因阿谀奉承进升高位,行贿受贿公开施行,政治教化日益败坏,颁发奏疏不经皇上审阅。难道这是皇帝不想谛吗?”

图片

汉桓帝看了这种满篇嘲讽之意的奏疏后大怒,立即命令有司衙门将李云逮捕,押送至黄门北寺狱,交由中常侍管霸与御史廷尉审讯。弘农五官掾杜众可怜李云因忠谏获罪,上书愿与李云同日死,汉桓帝得知后更为恼怒,命人将杜众也交由廷尉问罪。
与此同时,大鸿胪陈蕃、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等人也都上书替李云求情,汉桓帝更为恼怒,有司官员认为几人犯了大不敬之罪,结果陈蕃、杨秉被免职,沐茂、上官资被贬秩二等。最终,李云和杜众于同日死在了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