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在汹涌的人潮中,你有没有过片刻的停留,看一眼展柜里那些斑斓的、秀雅的、温润的陶瓷器,我说的辽博最近的特展《山河与共——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

图片

9月29号上午,辽金展开幕的第一个早晨,21临展厅,众多观众争先恐后直奔《瑞鹤图》,很少有人驻足停留,观赏一下就在入口处中心展柜里展陈的她。我就在展柜前,录下了这一段视频,可以看到画面中进进出出的人流,甚至即使就在旁边排队等着看画,似乎也没人留意好好看一眼她,这多多少少是令人感觉遗憾的。

五代  青瓷飞鱼形水盂

全国禁止出境展览的195件文物之一

出土时间:1971年

出土地点:辽宁省北票市水泉1号辽墓

所属年代:五代

现藏地:辽宁省博物馆

类别:瓷器

水盂为白瓷胎底,内外施青釉。外观呈摩竭鱼形,上颚翻卷,双翅高振,塑贴俩小原点作眼,眼上贴勾形独角。鱼鳞和羽毛采用浮雕,翅膀和鱼尾上点缀着水珠纹,暗示龙鱼正从水中翻飞而起。器内隔为前后两室,下端为圈足。整器轮廓呈U字型,鱼鳞和羽翼雕刻逼真,姿态优美。
摩羯鱼,反映的是鱼化龙的瞬间,脑袋已经变成龙头,身子还是鱼尾巴。佛家认为它有护法的作用,能驱凶辟邪。摩羯鱼壶是辽代瓷器中极为特殊的一种。摩羯原为印度题材,随佛教传入中国,辽代较盛行,又经国人丰富想象,给以鱼化龙、鱼跃龙门、飞鱼的多重寓意,皆吉祥顺遂,广受喜爱
这件五代耀州窑摩羯形水盂在表现鱼形的时候,结合青瓷葱翠欲滴的釉色,运用棱角拐弯处’出筋’的艺术效果,把鱼跃出水面一刹那的感觉充分表现出来了,加上鱼鳞泛出粼粼波光,整件器物显得生动鲜活。

图片

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现在也有学者认为这件水盂可能是酒具中配合盏台使用的酒盏。
虽然器物出于北票水泉辽墓,但这样的器形姿态、刀刀见泥的青瓷刻纹,加上需要专烧青瓷的瓷窑,在辽地是不具备这样的雕刻工艺和烧造设备的。所以烧造地点可能出自陕西铜川的耀州窑或南方的龙泉窑,然后通过辽宋外交往来或者榷场贸易到达辽地,从而被契丹贵族所拥有。
辽博的这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以前不是放在独立展柜的,看不到背面,这次在《山河与共》特展中,特别放置在了独立展柜,观众终于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立体化观察文物的各个细节。就连翅膀上的裂纹(以前展示的仅单面可见),水盂内部2室的区隔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图片

图片

辽   三彩釉印牡丹双蝶纹海棠盘

图片

长30.1厘米宽17.9厘米高2.1厘米

新民巴图营子辽墓出土

此件三彩釉印牡丹双蝶纹海棠式长盘,是一件带有中原审美特征的辽代陶器。该长盘呈八曲海棠花冠式;宽折沿,卷草花纹;浅盘腹,平底。长盘为粉红色陶胎,坚致细腻。陶胎烧成温度较高,上白色化妆土,胎质呈黄白色。后施白、黄、绿三彩釉,晶莹澄澈,精致美观。

图片

辽三彩瓷是辽代生产的一种低温彩色釉陶制品,是辽瓷中最华丽的部分,主要釉色为黄、绿、白三种相间。出现在辽代晚期,它源于唐三彩,但釉质浓艳,它的特点是使用黄、绿、褐三种釉色,器型多样,如方碟,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筒式瓶等,辽三彩的胎质较粗且较硬,通常呈灰黄白色或淡红色,虽然整体质量稍逊唐三彩,但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体现了契丹游牧文化的特点。
海棠盘是这一器类中的特有形制,它的出现是受波斯金银盘的影响。辽三彩的一些印花可能是仿自波斯金银器的锤蝶工艺,其主要用途是随葬用的明器。

辽三彩的装饰手法包括印花、划花等,其中盘、碟多采用阳文印花,而其他器物则采用划花。牡丹花纹多以压印的形式出现,或在洁白的器底印上牡丹一枝,或在器外壁印上朵朵团花,这与白地刻花牡丹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辽   三彩釉印花海水太极图扁把壶

图片

21厘米口径3.7厘米底径10.8×8.9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三彩釉印花太极图执壶,造型装饰和工艺技法极具契丹传统元素。壶体为扁圆形,圆口、曲柄、管状短流,圈足;淡红陶胎,高21、腹径18.6厘米;流基部作牺首张口状,构思巧妙。扁圆把,上有环状穿鼻,供穿系绳链之用。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娇艳光洁。壶身两面模印凸起的花纹,中心为太极图式复线花纹,勾画出“始于天然、载于天道”的审美意境。周边围以如意流云带,水波莲花纹地,疏密得当,主次分明,把外印蟠结绶带花饰。
此件执壶具有浓郁萨珊王朝和唐代金银器艺术风格。器型饱满、线条圆润流畅,制作考究规整。通体遍布繁密的纹饰,主次分明,繁而不乱。在辽代出土器物中极为少见,是辽代陶瓷中的精品,是反映契丹文化继承和吸收唐文化的重要物证。
辽三彩大量使用硼的氧化剂作为助熔剂,硼釉的使用是辽代制瓷工艺的一个重大突破,比国外出现的硼硅酸盐珐琅釉早500多年。辽代陶瓷被誉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枝奇葩”,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蕴的契丹民族文化审美、装饰韵味和精神力量,对草原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给世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金代的异型酒器——金 白地黑花葫芦形倒流壶

图片

腹径17厘米底径8.8厘米高28.4厘米

新彰武县白台沟水库出土

壶胎呈淡黄色,施白釉,釉层较厚。器身呈葫芦形,壶把为龙形,流出口与腹的连接处塑有一小人骑于其上。腹绘有九个小黑点组成的菱形花纹数个,龙柄和小人点施黑彩,下腹刻覆瓣仰莲,莲瓣间刮小竖沟纹,并施倒置的三角形黑彩,黑白配色对比强烈,颇具磁州窑系风格。

图片

同时,小小的它,内部结构却暗藏玄机。此壶顶部无口,在圈足底部正中有一竖立于腹内的管状注筒,注口与外流平,装酒时将壶倒置,装满后正置,可由腹部之流向外倒酒。此种设计,既方便又卫生,是中国古代酒文化所独有的特色。

图片

怎么样,看了上面这么多色彩缤纷造型各异的辽金瓷器,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动心?辽金展中还有不胜枚举的精美陶瓷器中静静地等着你,快去找找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