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路公交,是天津市最早的线路之一,上世纪卅年代就开始运行了。至解放初期,它的运行线路为始发站大红桥、旱桥、天桂戏院、北大关、东北角、河沿大街、金湯桥、第一医院、渤海中学(25中)、东站终点站。一开始是带锅炉的黄公交,在50年代初,更换为捷克产布拉格汽车。
5路车车体为绿色,黄顶,运行平稳,噪音也比较小,还是比较舒适的。它所通过的河北大街,是一条商店云集,人流密集的主干线,可是宽度还没有十米,在这里开车,是很考验司机们驾驶水平的,因为我经常坐5路车,有一位司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脖子有点歪,看着总有一种没坐正的感觉,可是开车的技术确是没得挑,在马路上错车的时候,其档子距离总是以厘米计算。有一回,在车前面,两辆人力三轮车,並排在他前面,不紧不慢的堵着路,他也没着急,一直在后面尾隨了半站地,到了三条石车站停车,他才说了一句”共产主义的伴腳石“,大家全笑了。
5O年,天津老龙头车站(东站)候车厅,发生了大火(天津市历史上四大火灾之二),5路车终点站就在候车厅对面几十米远的天津邮政总局大楼下面的马路上。附近的居民都去围观,回来说什么的都有:有说牺牲了一位消防队长,有说黄敬市長己來到现埸,还有的说国民党的特务在5路汽车站偷的汽油放的火,结果,古老的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就这样被烧毁了。
5路汽车是连接红桥至河北的重要路线,50年代后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把起始站挪到了西站火车站,结果给居住丁字沽、西于庄、大红桥、西沽居民带來不便,群声反对下,没过几个月,就又迁回了丁字沽。日月轮回,几十年过去了,5路车车型已换了好几代,可是5路车的运行线路一直是丁字沽至东站,是天津市唯一一条几十年不变的公交线路,也创造了一个记录吧。
6路公交,一条天津解放后就开通的老线,从下瓦房通往灰堆,为什么要开通这条线,还是先介绍一下解放初期天津市的行政区划吧。天津市从民国时期以來(部分时期),就是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特别市。市政府的管辖范围,就是市内的10个区,而周围郊区,另由天津县政府管理。民国时期,天津县政府的驻地在咸水沽镇。天津解放后,由于形势的变化,天津县政府迁移至灰堆办公,这样,灰堆就成了一处行政中心。
为了保证天津市与天津县之间的通联,在当时的天津只有几条公交线路和少数宝贵公交车的情况下,开辟6路公交就成为了必然。然而很快亊情又有新变化,50年代初,天津县的区划被撤消,天津市的四郊改由设在楊柳青的天津行署所管辖,灰堆也划到了市区,6路公交也就祓撤消了(1路公交延长至灰堆)。这一时期的6路,我没坐过,所以车型以及运行情况,无法介绍。
经过一番乾坤大挪移,6路公交迁到了天津北部,始发站挪到了北站,住于调纬路的路边,经三马路、法政桥、转盘村、張兴庄、马庄、二道桥至宜兴埠终点站。
从50年代后期开始,我有时坐6路去小淀一带去玩,全是坐6路公交,还是黄公共老车,只是后面去掉了锅炉,从60年开始,换成了伊卡路斯一30,70年代后期,又换成了解放单机,线路也延长至磨床厂。进入新世纪,6路被901代替了,这条老线也就在历史上消失了。
未完待续。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