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统一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后金),自立为汗,建元天命,正式开张。自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以13副铠甲起兵,开启了统一女真诸部的战争后。

努尔哈赤用了33年的时间大致统一了原本一盘散沙的女真部落。三年后的1618年,已经羽翼丰满的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名,起兵反明。在萨尔浒之战中,面对明朝廷11万大军的四路进剿,努尔哈赤利用自身机动优势将明军各个击破,随后攻克开原、铁岭,继而攻破辽阳、沈阳、辽东七十余堡望风而降,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土崩瓦解。

努尔哈赤

自此之后,女真族频频侵袭大明,而明军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从广宁之后,虽然也有多次反攻,但前有柳河之败,后有长山、大凌河之败,明军的反击无一例外均以失败收场。而在一次次战争和掠夺中逐渐发展壮大的女真族更是在崇祯二年攻破长城,入寇大明京畿,而退守辽西走廊的明军在袁督师的指挥下坐困锦州、宁远,任凭八旗军从眼皮子底下穿过,竟毫无察觉,直到遵化陷落才反应过来。

   那么,明军辛苦建立的宁锦防线是华而不实的鸡肋工程吗?

一、广宁失守后辽西走廊的尴尬

广宁要塞群(红线圈出部分)

洪武十四年(1381年),把元朝残余势力赶回草原的魏国公徐达在河北与辽宁交界处创建关城,设山海卫,始名山海关。位于辽西走廊最南端的山海关成为从辽东通往华北平原的锁钥之地,1442年明王朝又下令修筑边墙,保卫辽西走廊安全,巩固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地位。修筑边墙之后,东北各地入中原的古道再不能随意通行,辽西走廊作用凸显。

山海关: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同时,朝廷进一步加强辽西走廊的经营管理,鉴于绥中与锦州之间相距三百里而无州县,不利防务,遂决定“在曹庄汤池之北,建立卫治,赐名宁远”,使得这里又多了一座要塞,多了个经济中心。并且在山海关到锦州沿线广设屯堡烽燧,各卫间遍设驿站。

    终明一代,辽西走廊上重要的卫所驿站从西到东分别是:广宁中前所(绥中前所)、广宁前屯卫(绥中前卫)、广宁中后所(绥中)、宁远中右所(兴城沙后所)、宁远卫(兴城)、连山驿(连山)、宁远中左所(连山塔山)、杏山驿(锦县杏山)、广宁中屯所(锦县松山)、广宁中左屯卫(锦州)。星罗棋布的堡垒和随之而来的大批驻防军户,使辽西走廊成为名符其实的交通要道,商贸兴旺,客旅不断,住户日增。

    在明朝统治辽东的二百余年里,辽东的主要军事压力来自于西侧的蒙古高原,因此广宁的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此地控扼辽东通往蒙古高原的最近道路,是辽中平原西部的重要屏障,此地背山面海,占据形胜之地,明廷通过在广宁驻扎重兵,对蒙古高原和辽东女真部落施加影响力。

    在辽沈陷落后,狭义上的辽东已经被后金占领,但局势并没有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原因就在于广宁还在明朝手中。以广宁为核心,广宁右、后卫为支撑(图中三个红圈),辅以西平堡的庞大要塞群,不仅在地理上切割开了后金和蒙古方面的最直接联系,而且战线铺开的很长(红线部分),一旦朝廷积蓄起了足够的反击力量,完全可以效仿北宋分路进攻,彼此呼应,因此在这段时间明朝还有一定的战场主动权,还不至于沦落到完全被动挨打的境地。

卫星图上看的更为清楚红圈北镇处即为大致的明代“广宁城”,可见背山夹海,确是军事重镇。还拥有广宁及附近据点的情况下坚守辽西,无疑是非常正确和具有极大军事价值的行为

    不过好景不长,天启二年,八旗军猛攻广宁,明军惨败,熊廷弼直接退守山海关后,后金通向蒙古高原的道路已经畅通无阻,辽西堡垒群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不过此时的宁锦防线还有很大的价值,即为明军反攻提供前进基地,并为山海关提供缓冲。因为此时察哈尔的林丹汗尚在赤峰一带游牧,不断袭扰后金,而突然崛起的后金势力根基不稳,尚未控制蒙古,辽西走廊西侧的侧翼是安全的的,倘若明军具备一定的野战能力,那么即便不能通过从辽西走廊出击,切断后金与蒙古的主要交通线,也可以限制后金对喀喇沁蒙古施加影响力,进而保障蓟州边关外存在一定的缓冲区。

   然而,明军的问题在于野战实在太烂,似乎自从萨尔浒之后就全都丧了胆,每次大战都是一触即溃,别说对交通线施加影响力,八旗军一过来,关宁军都不敢远离城池作战,只能关起门来当缩头乌龟。

    而要塞堡垒最主要的战略意义在于通过其中驻扎的军队来控制要塞周边,形成战略据点的作用。一旦失去了具有野战能力的军队,堡垒就只能防守堡垒本身,绝大多数堡垒也不能完全把道路切断,所以也就失去了要塞的价值。

    所以收复宁远也好,恢复锦州也罢,在没有敢战之兵的前提下用处都不大,袁督师恢复锦州后宣布“复地两百里”,可宁锦之战中,八旗军一来就可以直抵宁远城下,复来的两百里地就这么没了,袁督师大概只恢复了锦州城围墙里那一点地方。

    没了野战能力的明军,除非重新收复广宁,依靠堡垒战术切断后金与蒙古的联系,否则,把防线推到宁远也好,推到锦州也罢,这条防线的都不能对后金征服蒙古造成任何阻碍,最多是给山海关提供掩护和缓冲。但没了野战能力,又怎么给在广宁修筑城池提供保护呢?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二、大凌河之战与辽西将门势力的军阀化

   己巳之变后,为了避免再被八旗军绕道蒙古打自己闷棍,切断女真与蒙古的联系就被提上了日程,而实现这一战略,最核心的就是恢复广宁城的防卫力量。

   为了恢复广宁,孙承宗在袁崇焕下台后再次督师蓟辽,一上任就派兵巡视广宁旧城遗址,向周遭蒙古部落展示大明的实力,但实力光靠游行是站不住脚的,孙承宗打算进一步修城,用堡垒战术一步一步挪到广宁,但广宁距离锦州实在太远,所以朝廷在讨论之后准备先恢复广宁右屯卫,在恢复广宁右屯卫之前,还得先恢复广宁右屯卫中左千户所,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凌河。

   于是明朝政府迅速动员力量,在锦州城东北三十多里的地方搭建起违章建筑,皇太极很快带着人来拆迁,挖沟围城,把包工头祖大寿给困在了城里,开始围点打援,双方你来我往,最后明朝援军主力在长山被八旗军打得全军覆没,丧师四万,明军的堡垒战术再次宣告破产。

   另外,即使明朝能在大凌河立住脚,也无法根除满清在地理上对蒙古诸部施加影响,而恢复大凌河,也只是为了给恢复广宁打基础,大凌河作为广宁右屯卫中左千户所,即便建成,也距离恢复广宁相差甚远,只能给锦州当个前哨。而且,明军沿着海岸线前进的堡垒战术虽然相对安全,但整条战线被压缩得过于狭窄,战线宽度只有五六十里,别说分路进击了,八旗军派出少数游骑,就能掌握辽西明军的一举一动,辽西军队的任何进攻行为信息上无法保密,战术上回旋空间极小。

   更重要的是,大凌河之战中,八旗军展示了自己已经拥有了进行长期围困战术的能力,这就让辽西走廊上要塞的生存能力打了折扣,尽管受限于总人口太少和攻坚能力依然存在短板,八旗军短期无法彻底摧毁辽西走廊上的要塞群,但已经可以对辽西关宁军形成巨大的战略威慑!

   小样儿,你以为缩进城里我就拿你没辙了?挖沟困死你!

   本来明军就因为没有野战能力只能龟缩守城,野外打不过,至少缩在城里还是安全的,现在缩在城里也不安全了,一不小心就被八旗军挖坑围了。

《帝国时代·亚洲王朝》中的八旗军

   在此之前,之所以明军在面对八旗军的围城时信心满满,主要原因有三个:

1、八旗军依然是兵农合一体制,士兵不但要作战,还要务农养活自己,出征时也要自备粮食马匹盔甲,还要承担赋税劳役,实际上和明朝的卫所兵差不太多,负担也很重,这导致他们不能进行长时间作战,必须在农忙时回家务农,根本无法进行长期围困。

2、建州女真经济基础薄弱,人口较少,导致他们无法承受强攻城市所导致的巨大伤亡,对于他们来说,每一个战士都是宝贵的资源,为抢掠而损失战士,得不偿失,一旦面对守军意志顽强的坚城,往往选择避而不攻。

3、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科技水平也不高,缺少攻坚器械,光靠人命去填,八旗军高层也不舍得,打又不敢打,围也围不死,耗也耗不起,所以自然拿死守堡垒的明军没办法。

    而经过“己巳之变”,八旗军通过入寇河北,掳掠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充沛的劳动力让八旗军可以逐步进行兵农分离,从而可以在不影响农忙的前提下维持长期动员。并且俘获的大量财富和工匠也让后金技术实力大涨,在大凌河之战时已经拥有了自己铸造的红衣大炮,明朝的优势正在被一点一点削弱,让困守堡垒的坚城大炮战术变得无用武之地。

   大凌河之战最后,祖大寿为了活命,杀死反对投降的何可纲,带领所有大凌河守军投降了皇太极,随后有骗了皇太极一把,扔下自己的一大堆亲信部将和子侄,孤身逃回了锦州,很有光棍精神,但皇太极也留了一手,他没有杀掉祖大寿的一堆亲戚,留着他们和祖大寿保持联络。

   而祖大寿回到锦州后,怕朝廷派人来抓他,干脆摆出军阀做派,利用自己的亲信军队控制住锦州宁远,对朝廷听封不听调,除了派出点人来去打流寇外,既不打后金也不投降后金,更不往前修堡垒,成为了夹在明朝和后金之间的中间力量。

   而明朝政府也知道祖大寿这人有一大堆亲戚在皇太极那边,也不敢过度逼迫他,为了避免祖大寿一怒之下投敌,导致山海关以北尽失,朝廷尽管财政度支艰难,却不敢断掉他的辽饷,只能忍着恶心拉拢他。结果就是年费400万两白银养起来的关宁军,成了一帮吃闲饭的军阀。有这钱,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早不知道被打死几回了。

图中两条红线是明军先后设置的两条防线,从图中可以看到,不收复广宁,防线前推到宁远和锦州其实没有本质性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