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底至今,我一直在深思和田玉存量作品的问题。为何我会对此如此关注呢?实际上,和田玉行业历来强调创新求变,众人往往热衷于探索如何让作品更加独特、精致,足以吸引目光,从而迅速促成交易。然而,对于真正的收藏而言,其精髓并不在于不断推陈出新,而在于作品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换言之,真正值得收藏的,应当是那些存量作品。

所谓存量作品,从字面意思来说,指的是这类作品不会再有。我认为“不会再有”有以下几点:

第一,材质不会再有。众所周知,和田玉资源正逐渐枯竭,上乘的玉料愈发珍稀,这意味着那些已制成的优质作品,其材质将永远无法再现。

第二,作者不会再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艺术家或工匠因年龄增长、去世或退休,他们的创作生涯宣告结束,其作品数量因此成为定数。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品被收藏,它们在市场上将变得愈发稀有。

第三,技法不再有。随着社会环境和科技的快速变化,一些传统的工艺技法可能会逐渐失传或被更现代的技术所取代。这使得那些采用传统技法制作的作品,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综合以上三点特征——材质的稀有性、作者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技法的独特性,一件作品即可被认定为存量作品。然而,从更为深远的层面来看,我认为真正的存量作品还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即使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洗礼,它依然能够屹立不倒,符合并引领观众的审美趋势,这样的作品才是一件具有收藏价值的存量作品。

今年年初,我一位在收藏界拥有深厚资历的朋友向我提出了一个建议:从现在开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和田玉的存量作品,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这些作品将成为收藏的热点,迎来一个收藏的爆发期。

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我考察了很多地区,并拜访了多位玉雕界的泰斗,包括黄永顺、顾永骏、苏然、姜文斌等大师。通过对上世纪八十年代至2010年之前这一时期的和田玉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我对现代和田玉的存量作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从中获得了诸多宝贵的启示。

在收藏界,五十年往往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分期标志。以瓷器为例,新中国成立前后五十年(即清末至民国与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的瓷器作品,在收藏价值上存在显著差异。

同样地,当代和田玉的发展脉络也遵循着类似的轨迹。它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了公私联营、国有玉雕厂的设立,直至改革开放后,私人玉雕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培育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玉雕大师。我认为,真正的当代和田玉时代应从改革开放后算起,至今已近五十年,正逐步逼近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

在这个即将到来的重要时间节点,当代和田玉的存量作品呈现出怎样的状况呢?

首先,从材质上来看,改革开放至2010年期间,无疑是和田玉开采的黄金时代,大量优质、大型的和田玉原料被发掘,为玉雕大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而自2010年以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资源开采的限制,优质和田玉的数量急剧减少,使得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材质上显得尤为珍贵。

其次,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当代第一批玉雕大师中的许多人已逐渐淡出创作一线。如黄永顺、马进贵等大师已不幸离世;而顾永骏、宋世义、吴德昇等虽仍健在,但已步入高龄,不再处于创作的巅峰状态,他们的新作品愈发稀少,巅峰之作更是成为了稀缺资源。同时,能够继承并发扬这些大师技艺的年轻玉雕师也凤毛麟角。

最后,从技法传承的角度来看,传统技法因其独特性而显得尤为珍贵。在过去,由于机器尚未普及,玉雕作品多依赖人工完成,这使得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统技艺得以在作品上精彩呈现。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机器生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手工制作的空间被不断挤压。一些传统的雕刻技法,如挑刀、砂纸打磨等,正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尽管机器制作的作品在精细度上有所提升,但它们往往缺乏手工雕刻所特有的艺术韵味和独特性。

因此,基于我的研究分析,当代和田玉的存量作品凭借其稀有性、深厚的历史价值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无疑将成为收藏界瞩目的焦点,并有望迎来一股收藏热潮。在此,我向广大玉友建议,将目光投向这些存量作品,作为未来收藏的重点方向。请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个人喜好与鉴赏能力,适时选择心仪之作进行收藏。

将目光投向这些存量作品,作为未来收藏的重点方向。请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个人喜好与鉴赏能力,适时选择心仪之作进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