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01年,韩愈第4次参加吏部考试,这一次,他终于上岸了。他被分配为了国子监四门博士,负责招生。然而,韩愈发现当时学校的风气不好,上层社会根本看不起教书之人,于是愤愤不平的他写下了著名的《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也凭借这篇《师说》一跃成为了当时的名人,而且还收获了无数的铁粉,比如贾岛、李贺、孟郊等。

韩愈从来不是一个献媚之人,他是以道统为己任,如果用一句名言来阐述他为官的一生,那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公元803年,韩愈被当时的京兆尹李实提拔为了监察御史。这一年正逢关中大旱,灾民流离失所,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而当地的领导李实却隐瞒不报,谎报称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韩愈一点都不顾及提携之情,直接向皇帝参了李实一本,结果反遭李实等残害诬陷,同年就被贬到了广东阳山县,在去阳山县途中,韩愈还接到侄子离世的消息。

他回想起。从小与长嫂和侄子相依为命的生活悲痛不已,于是就写下了那篇至情至悲的《祭十二郎文》,宋代赵与时评价:“读韩退之记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这篇文章也被后世尊为千古第一祭文。

公元805年唐宪宗上位,韩愈才被诏回长安。此后的十年间,韩愈的仕途升降频繁,几乎每年都要换岗位。在此期间,韩愈感叹自己屡次遭贬斥,便创作了一篇《进学解》来自喻,“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的劝人勤奋学习的千古名句就是出自于此。

不得不佩服韩愈的文采在考卷上的地位无可替代。后来宰相看到了这篇文章,很同情韩愈的遭遇,便把他推荐给了皇帝,韩愈因此也被提拔为了中书舍人。

韩愈可以说是唐宋八大家当中唯一真正行国军打过仗的人。

公元817年,藩镇有人造反,唐宪宗便派大臣裴度和韩愈前去讨伐,韩愈不仅建议雪夜突袭,而且还献计劝服了节度使归降,让持续了30多年的淮西叛乱至此结束。后来韩愈因公喜提刑部侍郎,但是还没得意多久,倒霉的事情就来了。

公元819年,唐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一股信佛狂潮。韩愈听说后,立马站出来表示反对,因为当时的佛教徒、道教徒等宗教人士可以不用缴税,而且这还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举措。于是他就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呈递给了皇上,文中他说,迷佛的皇帝不是短命就是惨死,而且这个举动搞得百姓都不务正业了。可见韩愈这张嘴真是得理不饶人,要不是最后宰相裴度等人替他求情,估计皇帝就砍了他了。最后,韩愈被发配到了广东潮州做了刺史。也算是保下了一命。

这一年,51岁的韩愈卷着铺盖走出了长安,当时只有侄孙韩湘赶来送行(八仙之一韩湘子的原型)。他认为此生再也回不到长安了,于是悲愤之余就写下了那首名扬千古的送别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早晨我刚上奏朝廷,晚上就被贬了。我一个衰朽之身,本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情,哪里还考虑自己的余生。只能说韩愈和刘禹锡一样,打天下全靠一张嘴。

被贬潮州这事对韩愈来说可能悲催,但对当地百姓来说却捡到宝了。韩愈在潮州真正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刚开始,韩愈来到潮州后,饮食十分不习惯,以至于还绝食了几天。

不过最后韩愈还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气息。在这里,韩愈抛弃了烦恼,仿佛来到了一个新世界,吃蛤蟆,骑大象,怼鳄鱼。

然而,玩归玩,闹归闹,韩愈的政事也没耽误。在潮州做刺史期间,他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百千钱来收揽人才,修缮学校。

据《李文公集》记载,元和末年,一斗米合50钱。百千可折合米200石,约等于韩愈担任刺史8个月的俸金。也就是说,韩愈担任刺史的大半俸禄都用在了潮州教育上。而且当时潮州还发大洪水,导致农户被淹,牲畜离散。于是韩愈就骑着马走到城北,先查看了水势和地形,然后吩咐随从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然后吩咐百姓按着竿标筑堤。据说就是那道堤坝防住了洪水,使得潮州百姓得到喘息。从此,韩愈过马牵山的故事就被传为佳话。

虽然韩愈在潮州经历了很多事,但被传的最神的一件就是祭鳄鱼。当时潮州鳄鱼泛滥,经常伤害周围的百姓。韩愈听说后,就写了一篇《祭鳄鱼文》拿到江边朗读,没想到鳄鱼被吓跑了。此后数十年,潮州在无鳄鱼伤人事件。

潮州人为了感谢韩愈,就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称为韩埔,渡口称为韩渡,临近的大江称为韩江,而将对面对山被称为韩山。以至于现在潮州人民的姓氏中还有不少带韩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