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里寻师拜谒记》有感

文 / 胡燮敏

图片

《归师之恩 山高水长——千里寻师拜谒记》是一篇尊师重教的好文章,也是一篇亲身、亲历、亲体验、耳闻目染的好散文。

本文分为“作者题记”“ 会面与回忆”“ 尾声”三部分:

“感恩您如晨曦阳光,照亮了我阴晦的心房;感恩您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

作者的题记以诗的语言表达了恩师的教导像阳光、似雨露、涓涓细流滋润一位少年的心田,为后面归老师的关怀埋下了伏笔。

图片

2024年9月28日孟东明探望归兆昇老师,胡燮敏摄

“会面与回忆”是文章重点,作者赶到养老院,看望恩师,这场景实在太感人,学生、恩师都是耄耋老人。

当学生说“归老师,听得出我是谁吗?” “你是东明,我听出来了”。归老师已经双目失明,但耳聪,听力极佳。而此时,恩师、学生眼眶里已注满了泪水。片刻的感情沉默,尽在不言中。

当孟老送上慰问品,归老师女儿按常熟风俗礼仪推辞着,可这是学生对恩师的一份情、一份意,一份沉甸甸的情义,俗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情深如海”“高山仰止”的师生情。

正像作者的诗:“师恩如山,虞山苍苍。师恩如水,琴川泱泱。归师之恩,山高水长。感恩归师,永志不忘!”

图片


回忆部分,作者抓住了几个典型事例进行细节描写。

一是描写归老师的游泳,“穿着海军衫”,点明归老师曾经当过人民海军。“把海军衫和拖鞋卷在一只手上举着,以踏水之势游泳至徐六泾口,其距离不下1500米。”说明归老师的强健体魄和高巧的游泳技能。

第二个典型、细节是“归老师还会唱京戏、拉京胡!”“他在关帝庙后的小空场上,踞着一只小板凳,一边操琴,一边放声高歌京剧唱段 ——此乃归老师业余的另一爱好,”在农家孩童的眼里归老师“高大无比”。

两个典型,两个细节描写,抓住了归老师的特征:强健的体魄和多才多艺,这就打破了描写的“语言说教”,无声的行动,树起了归老师高大形象。

图片

2021年9月26日胡燮敏在探望归师时摄


描写老师的同时也叙述学生——“我”,小学毕业,是否还要继续读书,这是决定这位学生命运的关键时刻。作为一位贫苦农民的父亲,无力供给儿子再读书,因而带来了一场父亲与儿子的矛盾冲突。

“我气喘吁吁地踏进家门,对父亲吼道:’我要到城里去读书!’”

“父亲也吼道:“你看家里哪有钱供你去城里读书?”

儿子的“吼”是读书的渴望,父亲的“吼”是家徒四壁,无能为力的发泄。

当儿子提出卖蟹的钱时,更把矛盾激化了,“你每天吃饭不要钱的?你摸蟹的钱早就被吃掉了!”无奈的父亲说出了真相,做儿子还能说什么?只能是“放声大哭”。最后出走,更把矛盾推向了高潮。“我的这一无知粗鲁之举,在马桥街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街坊四邻的轰然。

图片


正是在这是否继续上学的波涛汹涌中,归老师出现了,一个主意、一条信息、一番话语,让这位贫穷的农家孩子有了上初中的机会。

这位学生对归兆这位恩师,一年不能忘,十年不能忘、七十多年不能忘,永世不忘!

从此,孟东明走出了水乡,离开了农村,进了大城市,成为上海《少年报》负责人,跨入了北京城,成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报主编、中国工人日报副总编,成为国家高级干部、著名记者、学者、作家,才有了70万字的《戴逸传》、在海内外连续出版7个版本的《杨振宁传》……

图片

1995年7月23日上午,上海新锦江宾馆一接待室里,杨振宁先生与孟东明亲切交谈

“天地君亲师”,难忘恩师!

如今,学生已经86岁了,恩师已经96岁,都跨入耄耋之年的行列,七十多年的师生情,难忘见面这一幕,祝师生康健,期望他俩“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2024年10月10日

注:古人根据中国字型,把77岁称为“喜寿”(草书“喜”字,形同七十七);把80岁,称为“伞”寿(“伞”字形似上下书写的八十);90岁,称为“卒”寿(古时,卒与卆通用。“卆”字拆开,就是九十)。把88岁称为“米寿”(把“米”字拆开,上下分别是八);把99岁称为“白寿”(“百”字去一横);把108岁称之为“茶”寿(“茶”字的草字头为二十,中间的“人”字分开为八,底下的“木”字拆开,就是八十。上、中、下三部分相加,就是108)。

图片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