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是指气血在某处瘀滞,固定不移。气血在体内的流动如同河流般潺潺不息,因此,这种固定不移的状态必须打破,需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前人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气滞血瘀(由生气引起)可用血府逐瘀丸,寒凝血瘀(由受寒引起)可用桂枝茯苓丸。那么,对于气虚产生的瘀血,又该如何应对呢?在《读医随笔》中,记载了一个名为“益气活血汤”的方子

图片

气具有推动作用,若气不足,推动无力,则血的流动速度会变慢,可能导致血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聚集,形成瘀血。益气活血汤,顾名思义,具有补气活血的功效。与此功效较为接近的中成药是脑心通胶囊。

图片

益气活血汤的组方如下:赤芍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黄芪30克、党参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5克、黄精1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5克。其中,前四味药构成了中医里有名的“四物汤”的变体(原方为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此处去掉熟地,白芍换成赤芍),更偏重于活血。若需加大活血力度,可选用当归尾。桃仁、红花为红色药材,入血分,且花类药有升散之性,能助瘀血外散。桃仁润肠通便,有助于瘀血通过肠道排出。地龙为虫类药,擅长疏通经络,使气血流通更为顺畅。

由于瘀血的根本原因是气虚,因此化瘀只是治标,补气才是关键。黄芪、党参是常用的补气药,性质平和,能增强气血运行的动力。同时,黄精可补血,白术、炙甘草则作用于脾胃,益气健脾,通过补脾来化生气血,从源头上补充气血。

图片

如何判断气虚血瘀呢?气虚者常感精力不济、乏力嗜睡、心悸气短,劳累后症状加重;血瘀者则局部刺痛、身上易出现淤青、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这些症状合并出现,即属中医里的气虚血瘀之证。

需要注意的是,中成药脑心通胶囊添加了更多虫类药,药性较为猛烈,常用于胸痹、心悸气短以及中风所致的肢体麻木、口眼歪斜等辨证属气虚血瘀者。在使用时,请遵医嘱,切勿自行用药。

图片

主任介绍

      大家好,我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贾钰华教授。

     我始终相信,医生的使命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传递关爱与希望。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每一位需要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