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的胡斯运动,是捷克斯洛伐克历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它不仅成为了日后德国宗教改革的前奏,也引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解放革命,直接导致了日后著名“胡斯战争”的爆发,深刻影响了近现代欧洲历史发展轨迹……
图片胡斯运动
胡斯运动(Hussites Movement)是15世纪早期捷克的宗教改革运动,因其发动者胡斯而得名。随后因胡斯运动而衍生的农民战争中,捷克人依旧以捷克民族英雄胡斯的宗教改革为旗帜,以胡斯党人为领导,所以也因此得名。
图片扬·胡斯
当15世纪初胡斯提出改革教会时,他只是为了反对教会因敛财而腐化,并主张用捷克语举行仪式,教徒可领饼酒等。但公元1415年教会对胡斯处以火刑的行为,则彻底将胡斯改革的拥护者把反天主教与争取民族解放结合在一起,掀起了胡斯运动胡斯战争。
图片
至此,波西米亚/捷克王国也在中世纪末期发出了宗教改革的先声,并在胡斯本人死后,最终发展成为了一场轰轰烈烈反对天主教会和德国封建统治者的宗教改革和民族解放运动……


开端

公元1402年,扬·胡斯任布拉格伯利恒教堂神父和布拉格大学文学院院长,这位捷克思想家、哲学家拥护和宣传约翰.威克里夫的学说,即世俗权力上国王要高于教皇反对教会统治的管理方式和它的世俗财产的清算
图片扬·胡斯
约翰·威克里夫是英国经院的神学家,而扬·胡斯也对神学颇有造诣,最终在约翰·威克里夫思想的影响下,扬·胡斯开始抨击天主教会,要求恢复教会的纯洁性,并提出平信徒在圣餐礼中也可领受圣杯等主张。
图片约翰·威克里夫
这些思想并非空穴来风,自中世纪开始,天主教会就开始迅速腐败堕落,不仅教会高层贪婪腐化,运用权力干涉欧洲各国内政,并且大肆敛财,几乎走上了一个虔诚教徒的对立面。
在此情景之下,广大农民、封建主、贵族、王公国王和中小教会成员都不堪忍受,所以早就有人提出来要“净化”教会,至于世俗权力代表的国王跟教皇的权力斗争,更是延续了好几百年……
图片
当然胡斯除了上述“老生常谈”的观点外,还提倡用捷克语讲道,这也是当时捷克/波西米亚地区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捷克语已经广泛应用于普通人生活和政府公务当中,再用晦涩难懂的教会语言讲道,只会跟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并且胡斯还能以身作则,在实践中把讲道和学术活动结合起来,用更为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广大人民都能参与到神学中来,如此一来,伯利恒教堂便成为了当时捷克宗教改革的中心。
图片胡斯
除了伯利恒教堂神父的身份外,扬·胡斯还是布拉格大学文学院院长,他随后将他的改革思想也带入了布拉格大学,但在这里,德国保守派与捷克改革派之间出现了激烈的斗争。
而这些认同和支持扬·胡斯思想的人,则被称为是胡斯派。后来胡斯派内部又分为了两大派:以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为主的激进的塔波尔派;和代表中小贵族和上层市民利益的温和的圣杯派
图片胡斯派
这两派曾在胡斯死后共同对敌,一度挫败了德国皇帝所组织十字军的五次进攻,但在特殊时代的特殊背景下两派最终分裂:圣杯派选择与教皇妥协,塔波尔派则拒绝妥协,最塔波尔派的根据地于1452年被攻陷
图片莫拉维亚教会
根据地沦陷后,胡斯运动的残余成员后来组成了波西米亚弟兄会,成为一个长期活动的教派。后来波西米亚弟兄会又多次受到迫害,不少成员流亡到波兰、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地,于是又改组为莫拉维亚弟兄会(Moravians),即莫拉维亚教会(The Moravian Church),又称弟兄合一会(Unity of Brethren),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发展

胡斯派德意志保守派开始在布拉格大学论战后,扬·胡斯和他早期的信徒们又深化了理论,吸引了更多人支持,等到公元1409年,胡斯派在理论上初步取得了胜利,德国人则退出了布拉格大学,另建莱比锡大学
图片莱比锡大学
随后布拉格大学进行了改组,扬·胡斯升任了校长。虽然布拉格大学建立之初是作为捷克的国立大学而不是帝国的一个机构,但它毕竟是全国的学术中心,也是中欧、北欧和东欧的第一座大学,所以布拉格大学的分裂还是使当时的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之震惊。
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是鲁普雷希特(Ruprecht),是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德意志国王(1400年-1410年在位)和普法尔茨选侯,虽然他从未能正式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是他却被选为“罗马人民的国王”
图片鲁普雷希特
而同时期的波西米亚国王则是(Václav IV),他之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君主,但后来被废黜,这才有了鲁普雷希特成为新的君主。当然早在1384-1395年,瓦茨拉夫四世就同布拉格大主教扬·胡斯进行过斗争。
图片瓦茨拉夫四世
至于教皇亚历山大五世,则更坚决反对扬·胡斯的理论,虽然这位教皇徒有其名,无法统摄整个天主教会。所以神圣罗马帝国君主、波西米亚国王和教皇便联合起来对付这个“不听话的刺头”——扬·胡斯
图片教皇亚历山大五世
公元1410年,在教皇亚历山大五世的指使下,布拉格大主教斯宾内克在布拉格广场上焚烧威克里夫著作,并开除了胡斯教籍。但教会势力的倒行逆施,反而让扬·胡斯成为捷克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图片扬·胡斯
结果这一年5月,教会亚历山大五世便去世了,随后约翰二十三世继任了教皇。一年后的1411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对他的政敌——那不勒斯国王拉迪斯劳,发动战争。次年,教皇便派人到捷克销售赎罪券,以敛财用于战争。
教皇约翰二十三世还发出通谕,声称凡参加征讨那不勒斯者,都可免费得到赎罪券。这种行为再次激怒了扬·胡斯,胡斯认为教皇无权动用武力,金钱更不能代人赎罪,人的得救应由上帝决定,赎罪券于人无益!
图片教皇约翰二十三世
胡斯的影响下,布拉格群众举行了游行,烧毁教皇通谕,反对销售赎罪券。于是胡斯又被新教皇约翰二十三世给开除了教籍,并被迫离开了布拉格,退隐乡村。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他用捷克文翻译了圣经,并完成其代表著作《教会论》
公元1414年,康斯坦茨公会议召开,会议传扬·胡斯到会受审,神圣罗马帝国帝国皇帝,同时也是波西米亚国王的西吉斯蒙德许诺保证胡斯安全。而胡斯为了申述自己的神学主张,遂于当年11月出席会议,但不久即遭囚禁。
图片西吉斯蒙德
由于扬·胡斯不肯屈服,所以他于1415年7月以异端罪被处火刑。胡斯平信徒在圣餐礼中饼酒同领的主张则被会议定为异端。消息很快便传到捷克,广大人民群情鼎沸,公众纷纷集会抗议康斯坦茨公会议对胡斯的暴行,拒绝该会议关于禁止平信徒领杯的通谕,并驱逐德国籍教士。
图片
等到1416年2月,胡斯派掌握了布拉格教会,胡斯运动迅速遍及全国!1416年5月,胡斯门人——布拉格的耶罗米,也被焚死于康斯坦茨,从而激起捷克人民更大的反抗!最终捷克人民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和民族解放斗争结合在一起,终于发展成为波西米亚的武装斗争——胡斯战争……


战争开启

可以说胡斯运动的战斗力量,是由普通人民当中产生的,而下级教士当时也曾在人们的意识形态方面进行了一些启发工作,因为在十四世纪末期,他们中间也开始指责教会的贪财和高级教士们的荒淫无耻行为。
图片
基于这个原因,所以英国约翰·威克里夫的工作引起了广泛认同。扬·胡斯则更进一步,认为教会的堕落是由于把它养得太肥了。他直白的告诉人们说:当教会的财产没有被剥夺以前,不论教会本身或者整个社会内部的任何改革都是不可能的,因为“狗打架是为了争骨头。把骨头拿走,它们就打不起来了”
图片约翰·威克里夫
可以说扬·胡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时教会腐败的现状,这也是他惨遭火刑的一大原因。但胡斯的肉体可以被消灭,他的思想却已经在波西米亚大地上生根发芽,胡斯派的后继者们依旧在反天主教会的道路上前行!
图片扬·胡斯
公元1417年,新教宗马蒂诺/马丁五世,批准康斯坦茨公会议关于镇压捷克异端的决议,号召十字军讨伐胡斯派,企图以武力来彻底消灭胡斯的思想。与此相配合的,坚定支持教皇的波西米亚国王也以严厉手段打击胡斯运动。
图片教宗马蒂诺/马丁五世
公元1419年,国王下令禁止饼酒同领学说,迫使胡斯派圣职人员去职;将胡斯派议员逐出议会,把席位让给反胡斯运动的极端分子。同年7月,胡斯派要求释放被捕人员,遭到拒绝。
于是愤怒的群众冲进议会,把他们最痛恨的一些议员拉到广场上烧死。这场布拉格起义很快得到全国胡斯派的响应。不久之后,约4万名群众集结于波西米亚南部的塔波尔山举行宗教仪式,后在此建立新城塔波尔作为根据地,塔波尔派也由此得名。
图片
胡斯运动内部的塔波尔派激进派,基本群众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他们主张建立没有特权阶级的自由教会公社,没收地主的土地,取消农奴封建义务,废除封建等级特权,建立民族自治的共和国。
塔波尔派的宗教观点接近威克里夫思想,主张恢复基督教原有的纯洁性;简化弥撒和圣事,除圣餐外,只保留婴儿洗礼一项;提倡简朴的基督徒生活,反对娱乐;反对变体论与炼狱说,反对崇拜圣徒和圣徒遗物;提倡教士与世俗信徒同领圣杯;相信千禧年和基督复临。
图片
而以布拉格为中心的圣杯派则是温和派,其主要代表中小贵族和上层市民的利益,他们主张在圣餐礼中平信徒和教士一样,不但可以领饼,同时也有权用圣杯领酒,故称饼酒同领派
该派于1420年提出“布拉格四纲领”:1.自由宣传福音;2.平信徒可以领圣杯;3.取消教士的财产和世俗权力,恢复使徒式的清贫生活;4.对不可饶恕的重罪必须公开处罚。他们还主张捷克独立,建立胡斯派自己的教会,在崇拜礼仪中用捷克语代替拉丁语。
图片
如此一来,轰轰烈烈的胡斯运动便席卷全国,而胡斯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也从理论斗争变为了武装斗争胡斯战争便由此开启!捷克/波西米亚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
图片
参考资料:《捷克斯洛伐克史纲》、《欧洲历史大辞典 》、《胡斯战争》
喜欢本DK作品和世界历史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本DK其他平台账号,观看更多内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