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目的]研究2022年俄乌冲突中美国对俄罗斯信息战的样式和特点,可为我国应对信息战提供有益启示。[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总结美国对俄信息战的主要样式;采用辩证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其变化和特点。
[研究结论]美国在对俄信息战赢得了阶段性胜利,呈现出占据意识形态高地、发挥情报独特作用、操控社交媒体、利用技术封堵等特点,在话语权塑造、动员力量、攻击重点和打压手段等方面都有所创新。美国早已将中国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正捆绑俄乌冲突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加紧对我国全面的信息攻击。这需要我们全面规划、有效应对、长期斗争。
关键词:俄乌冲突;情报;舆论攻击;社交媒体;网络技术;信息战中图分类号:G209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022年的俄乌冲突以及俄罗斯这个“敌人”,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塑造出来的。俄罗斯的东正教信仰、曾经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多民族大一统、广袤的地理版图等,都令美西方觉得无法将其同化。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刊文称,欧洲对“威权专制”的俄总统普京忧心忡忡,美国则对自身全球地位受到威胁而焦躁不安。于是,美国极力挑动西方国家对俄的仇视。俄乌冲突便是美国给俄罗斯和欧洲挖下的一个毒陷阱,美国仅靠信息战,就达到了战略目的:让俄形象受损、国力衰退,因战争而走向崩溃;让欧盟加深对美国的依赖,巩固美国在北约和世界的领导地位。所以,俄乌冲突俄罗斯、乌克兰、欧洲都是输家,而美国却是惟一的赢家。
1 美国渲染战争危机逼俄开战
信息战一般是以信息和舆论传播为武器,达到影响民众、瓦解敌对方战略意图和行为的目的。从此意义上讲,美国早期对俄信息战是失败的:美国公开俄军情报信息要阻止战争,俄却在2022年2月24日展开了特别军事行动。然而,有专家认为,美国公开俄军情报,并非真心阻战,而是故意恶化局势,逼俄出兵。美国这种两面手法,算得上是信息战的一个新案例。
1.1美国大喊“狼来了”恐吓世界
俄乌冲突爆发原因复杂,但最不能忽视的因素是2021年底乌克兰在顿巴斯前线部署9个旅的兵力,意图快速辗压卢甘斯克和与顿内茨克民兵,一举解决乌东问题。俄猝不及防,随即在俄乌边境演习以吓阻乌克兰不要采取进一步动作,并向美西方发出警告。美国非但不理俄的警告,反而强硬施压俄结束演习、撤回部队。俄进而要求北约提出安全保证,美国则全盘拒绝。此时本应加强大国对话,继续外交斡旋,但美国却拒绝对话,直接公布俄集结军队、“假旗行动”等军事情报,警告世界俄“随时可能入侵乌克兰”。美总统拜登、国务卿布林肯还预测2月16日(下文未标注年份的“X月X日”均为2022年)、2月20日等开战时间。媒体特性是惟恐天下不乱,美国大喊“狼来了”,全球媒体空前关注。而美国预测的开战时间落空之后,就马上再公布一个新的时间,媒体越是质疑,传播效应就越大。俄罗斯打不打、什么时候打,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俄罗斯被动卷入好战的舆论旋涡。
1.2美公开俄军情报成“良好传播材料”
美国一再公开机密情报,散布战争言论。《纽约时报》报道称,“拜登政府披露情报的速度惊人,其规模之大也是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所未见的”。美国政治新闻网称,拜登政府“更懂得如何使用所掌握的情报,也就是展开信息战”,其使用了一系列策略,以公开、分享有关俄军的信息和相关分析,包括授权泄露相关信息给特定的新闻机构,及以政府名义发表公开声明等。拜登政府还就乌克兰危机咨询了外部分析人士和民间智库、高校国际问题和军事研究专家等人员,其中一些人随后成为媒体信源,与记者讨论了相关情报材料,如此一来,媒体的报道成为非官方授权、但信源可靠的“良好传播材料”。
1.3美国“信息恐怖主义活动”达到煽动效果
《纽约时报》引用美中情局官员斯弗尔的说法,公开俄认为是秘密的情报,是要影响普京政府的战略决策。美政府将公布俄军情报宣传成要阻吓俄对乌开战的核心努力。俄外交部则指责美国通过“信息恐怖主义活动”,不断重复“恐俄主义”的报道,捏造所谓新的“现实”,以使所有人都相信俄对乌开战是不可避免。美国公开俄军情报是一着怎么都不会失算的好棋。夸大俄方威胁,反复渲染、制造俄将侵乌的共识,能煽动仇俄情绪,挑起国际社会对俄的愤怒不满,让欧洲盟友紧张不安,最终同美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如果俄开战则证明美国情报和判断力准确,如果最终没有开战也可说是美国成功吓阻了俄罗斯,无论怎样美国都进退自如。
1.4美国宣传俄必将一战将俄逼到死角
一方面,在美及北约拒绝了俄安全保证最低条件的情况下,俄重兵集结却一无所获,不仅意味着普京的软弱,有损俄大国形象,更会让乌亲俄势力失去信心,意味着俄战略的失败。另一方面,美国明确表示俄乌爆发战争,美及北约不会军事介入,美国的退让及此前撤离阿富汗的狼狈,让俄心存侥幸,敢于放手一搏。此外,《纽约时报》报道说,美国的的确确掌握了俄将开战的情报,之所以披露,就是要将俄逼到死角:战或不战都已与北约为敌,不战就是全盘认输。事实上,从美国2月24日第一时间发声谴责、宣布增兵北约;2月25日批准64亿美元援乌,以及联合西方对俄实施了现代历史上最迅速的制裁行动等反应来看,美国显然早就在坐等俄对乌开战。
2 美国持续的信息攻击让俄陷入被动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对俄谴责部门之众多、态度之坚决、程度之密集,联手多国对俄制裁行动之迅速、范围之广泛、措施之毒辣,以及对世界多国的强大影响背后,都有信息战的功劳。虽然美国对俄信息战采取的仍是开动舆论机器、施加外交压力、运用经贸手段、拉拢利诱同盟等传统手段,但老套路里却填充了不少新内容,特别是在利用民心民意、意识形态攻击、运用社交媒体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2.1攻击普京个人及“身边人”制造分裂
美国采用在选举中惯用的毁谤打击对手招数,将攻击的矛头对准普京个人(后又扩大到普京“身边人”)。目的是让普京在国际社会中失去颜面,在国内失去威望,即使不能推翻普京的统治,也希望鼓动俄社会骚动和部分群体反对,让普京变得孤立。拜登先后在多个重要场合宣称“普京是一个侵略者,他选择了这场战争”;“要让普京成为国际舞台上的贱民”;普京是“屠夫”“不能继续掌权”。美国还散布普京患有精神和生理疾病,美中情局局长伯恩斯公开声称普京是“不理性的”,思维“不合逻辑”;《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爆料普京身患血癌、帕金森、抑郁症等病症,称疾病让普京性情大变,“他已经完全疯了,几乎不相信任何人”。英国《镜报》报道曾称普京是“精神病患者”的俄女模特的尸体被发现在手提箱里。虽然美西方采取的是质疑、推测口吻,但其暗示不言而喻,“普京神经已经神智不正常”等观点被西方社会普遍接受。美国还大力塑造普京是“独裁者”“失败者”形象。美西方媒体天天图文报道俄国内反战示威游行,称普京下令镇压,有万余人被捕等消息(俄《真理报》指这是身在美国的人伪装成俄国内网民,通过境外帐号发布的虚假信息)。俄军事行动受挫,总会有美专家学者迅速评论普京决策失误、指挥无能;而俄军事行动取得突破,美却指称战争没有按照普京的计划进行,普京是要重新押注,以及普京越来越让俄国内失望、多位州长要求普京下台等消息。美也宣传普京信奉俄战略专家杜金的极端民主主义和极端的扩张主义理论,执政俄罗斯20多年耽误科技经济发展,仅靠能源维持其铁腕统治,极力塑造普京偏执愚昧、穷兵黩武、已然众叛亲离的形象。
2.2扛起意识形态大旗拉拢同盟
俄罗斯一直试图告诉世界,乌克兰问题就是个地缘和安全争端。美国却扩大意识形态分歧,将俄乌冲突塑造为“民主与专制的对决”,是体制和价值之争;支持乌克兰是为遭受攻击的民主国家而战的事业,是在“捍卫民主制度、自由价值观、政治多元主义、人权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拜登在多个首脑峰会和公开演说中,强调俄是“野蛮的侵略者”、国际规则和世界秩序的最大破坏者;指责俄重拾上世纪50年代的“共产主义”,成为“威权主义、独裁政权”和“俄罗斯帝国主义”,“自由美国领导的自由世界”要和“自由的敌人对决”。美国的战略目的也从支持和保护乌主权和欧洲安全,转到要拖垮俄罗斯。认为打败(拖垮)俄罗斯不仅会消除西方民主面临的一项主要威胁,还会重振自由国际主义本身,为越来越失调的冷战后全球秩序注入新的活力。美国建构起这一套意识形态叙事逻辑,通过外交和舆论宣传不断添柴拱火,集结西方国家、具有特定宗旨的非政府组织、形形色色的非国家行为者齐声大合唱,大规模、有系统地丑化、敌化和看衰俄罗斯,让“冷战”“自由世界”概念在西方世界复活,引发各国改变对俄态度,促使西方国家结成“统一战线”援助乌克兰、对俄实施毁灭性制裁。
2.3利用社交媒体扩大传播效能
在对俄舆论宣传中,美除依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美国公共电视台、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福斯新闻等主流媒体对俄开展舆论,更注重发挥社交媒体的作用。美政界、军界、学界、智库知名人物等通过社交媒体频频发声,泽连斯基也借助社交媒体天天发布视频动态,并在多个国家议会、国会视频演讲,博取同情和支持。美乌还直播所谓“战场实况”,广泛传播俄“为了粉碎乌克兰军队而不顾平民伤亡”,让俄在国际舆论上陷入被动。美西方引导着世界舆论完全倒向美国一边,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达140多个国家的媒体都用美国眼看天下,完全忽视了俄乌冲突的是非曲直,也毫不相信俄政府和媒体的辩解,形成了舆论跟着美国跑、支持配合对俄制裁一边倒的现象。当热点事件出现时,很多网民看不到事实全貌,只相信自己相信的,常用非此即彼的思维或个人情绪对事件发表看法,用偏激言论攻击对立意见者,形成支持与反对的简单的两极分化。美国深谙此道,在社交媒体上主动设置议题,故意制造舆论对立。中国军事科学院张露教授分析称,俄乌冲突中,美国借社交媒体积极发声,在第三国舆论场揪起舆论并转化成民意,进而对第三国政府外交态度形成了压力。造成了一些政治人物即便知道所谓的舆论、民意是偏颇的,但出于选举考量,也选择了支持对俄谴责和制裁。
2.4通过政治与舆论胁迫其他国家和企业
美国一直通过外交渠道和媒体施压中国等多个国家谴责俄方。在俄军事行动受阻、西方盟友聚拢后,美国更摆出一副正义在握、高高在上的姿态,完全无视中国等国作为独立主权国家自己的判断,蛮横要求中国等国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甚至将中俄捆绑谴责,营造“邪恶轴心”舆论。美还以其国内法,要求世界所有跨国企业参与对俄制裁。美能源、餐饮、娱乐、电子科技、奢侈品、服装化妆品企业、汽车企业等等几乎所有国际企业,都撤离了俄罗斯。这虽然是因俄乌冲突让企业在俄有业务和财务风险,但跨国企业更担心的是继续留俄会面临的舆论压力,失去美西方市场,因此不得不撤离。美民调机构晨间咨询公司6月底公布的调查显示,有75%的美国人支持美西方公司断绝与俄的所有业务,因为不支持这一政策就是“不爱国”。
2.5制造热点事件取代真实信息
俄乌冲突以来,每隔十天半月,总有骇人听闻的热点事件。这些热点,有时事件是真的,但对象却是虚假或者不实的;有时事件是虚假的,但照片或视频却是用真实的(多数是导演或拼凑出来的)。美西方的宣传取代了真实信息,一边倒的舆论倾向和充斥网络间的假新闻让俄无力招架。如:“基辅幽灵”战机让俄军丧胆的新闻(后被证实仅是传说),驻守蛇岛乌军宁死不降的“蛇岛13烈士”新闻(结果俄方晒出他们投降被俘照片)等。特别是美西方坚称是俄军所为的“布查惨案”,虽然并没有证据,但美西方仍以“布查大屠杀”大力宣传,导致仇恨之心成为美西方民众支持对乌军事、经济援助以及对俄制裁的重要因素。乌方也据此向国际法院诉讼俄犯下“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让俄在法理上也落于下风。此外,还有乌东火车站、马里乌波尔剧院和妇产医院、克列缅丘格购物中心、乌克兰战俘的战俘营、扎波罗热核电站遭袭等事件,美西方都称是俄方所为。美国还以“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俄国官员说”的形式,散播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指责俄军战略失误,俄军事机构效率低下;俄国内要求罢免防长绍伊古和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等新闻,引发全球媒体跟风炒作,而真实的信息和战场的真相已经无从得知。
3美国操纵科技巨头对俄全面压制
俄乌冲突中,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美西方互联网科技平台成为信息战的主战场。美及俄罗斯都希望在优兔、推特、脸书、照片墙等国际社交媒体上抢夺话语权。美国利用管理之便,直接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让西方科技公司加入对俄信息战,借机验证并发展了一些信息攻击新技术。
3.1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情报能力
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脱乌入俄后,美及北约检讨认为对俄的情报工作严重不足。此后,美国除加强传统的情报和间谍活动外,更强化了对俄电子侦听、尖端的红外雷达和卫星侦听、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情报系统的运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西方科技公司和航天私营公司在美政府的要求下进行包括卫星图像、无线电和电话拦截数据等军事情报搜集。《乌克兰真理报》4月18日称,在谷歌地图中能以每像素0.5米左右的分辨率查看俄军重要战略部署。《华盛顿邮报》报道,美中情局称俄军将领经常通过不安全电话及对讲机对话,被暴露在电子窃听中,为搜集情报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方便。乌方依靠美国提供的情报和精准的地图,击落了大量的俄军先进装备,成功阻止了俄军进攻。特别是击沉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定点击杀多名俄军高级将领,显示出美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报搜集、分析和传达的能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3.2发动高科技公司对俄封堵
美国强令西方科技公司利用网络科技和社交媒体垄断优势,对俄实施“断网”“脱链”“封号”等国际信息传播封堵,让俄媒体和网站集体“噤声”。脸书、照片墙等社交媒体对俄国有媒体账号实施访问限制,并纵容一些国家用户发帖鼓动对俄军人施暴甚至公然喊杀普京。谷歌、优兔、微软、推特等禁止“今日俄罗斯”等俄方媒体在其平台上投放广告,限制其内容传播;谷歌、苹果、甲骨文、英特尔等企业中止向俄提供软硬件服务,让俄丧失国际舆论阵地,长期“失语”。俄本土社交平台缺失、国际性不足、影响力有限成为深刻教训。俄对国外社交媒体的监督和限制的政策工具、技术手段的准备不足,也导致了国内民众易受西方社交媒体蛊惑。美《时代》周刊网站3月21日的《“电报”软件如何在俄乌战争中成为数字战场》文章指,如今流亡在外的俄罗斯杜罗夫兄弟于2013年创建的应用软件“电报”(Telegram)是缺乏监督的产物,现在是乌克兰政府官员、俄罗斯部分地区民众特别是俄反对派最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着于俄极其不利的信息而俄却早已失去对这款应用软件的制约。
3.3实施新型网络和信息攻击
美国《国防》月刊报道,美国使用了量子攻击系统(QUANTUM)、SpaceX“星链”、“社交机器人”等新技术对俄进行网络和信息攻击。量子攻击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网络流量劫持攻击技术,确定攻击目标后进行网络定位,可全面监控目标的上网终端和互联网帐号,既能对所有互联网用户发动攻击,也可以远程关闭或破坏攻击目标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民生设施。“今日俄罗斯”报道指,美国用量子攻击系统侵入俄政府重要部门网站和主要媒体网站,并窃取了数百万俄罗斯人的电话号码等私人信息。美国科技网站《星链如何努力让乌克兰保持在线》的文章指,“星链”成为保障乌对外发声、获取国际支持、开展舆论战的重要渠道,星链卫星不但能打击对方通信网络,也可快速恢复己方网络。《金融时报》消息指,3月份美国送给乌克兰数千个“星链”终端,帮助乌军“操作无人机,在没有网络的地区获得至关重要的情报更新并相互联络”。在俄军轰炸亚速钢铁厂导致通讯信号完全丢失期间,乌军在地下室用星链地面终端设备,恢复了通讯和传输信息。社交机器人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在算法的统一指挥下可以执行复杂的协调行动。美国在面簿、推特、Tiktok等社交媒体上部署了海量的机器人账户,用于塑造对俄不利的公共话语。北师大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指,在俄乌冲突相关推特讨论中,社交机器人占比在20%左右,产生了30%的内容,这些内容几乎全在攻击俄罗斯。美西方还扩展了e-Enemy聊天机器人功能,通过让乌克兰民众使用手机实名登记(防止虚假信息)、个人搜集、连接“星链”网络用聊天机器人上传等形式,让身处作战地区的乌民众及时高效地通过手机传递了俄军行动信息和“犯罪”证据。
4 结语
俄乌冲突还没有结束,美对俄信息战还在继续。但随着欧洲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通胀加剧等问题的加剧,美国完全孤立俄罗斯的战略并没有实现。俄罗斯也利用发展中国家对西方霸权的怨恨,找到外交杠杆,与大部分亚洲、拉美和非洲国家保持着良好关系,并不断加强舆论和信息回击,顶住了美西方叙事压力。但总体而言,美国对俄信息战是成功的,俄罗斯的信息操作与自我辩解,只能在国内施展,完全没有外销能力,也一直未能对美西方的信息攻击作出有效的反制。
近年来,美国为打压中国、维护其霸权,早就对我国发动了信息战。其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一直在进行反中、仇中、鄙中宣传,助推了西方与中国政治、科技、经济关系变差;美国一些政要和民间智库将台湾、香港、新疆等中国内政问题异化为“价值观之战”,呼朋引伴来制衡中国,给我带来长期挑战;美国捆绑俄乌冲突混淆视听,以世界各国人民、大陆民众、台湾居民三大人群为目标对象,向各国灌输“台湾问题是国际问题”错误认知,严重干扰了我和平统一进程。美国防部在3月底向国会提交“2022年国防战略”文件中,把中国被视为“首要挑战”,同时也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对我信息战的力度势必会加剧,对我的攻击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建议:
一是突出“反渗透”,强化总体安全观,全方位加强军事、政治、经济、科技、舆论等社会各个领域应对信息攻击的战略规划;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积极防范应对,尤其是要坚决防止美西方对我重要领域和行业的信息渗透。
二是突出“反制裁”。宏观层面上,应全面加强尖端科技发展,推进国计民生的产业自主升级,解决好“卡脖子”的技术问题,筑牢西方对我经济科技制裁的防护墙。从信息战层面讲,要加大人员、资金投入,加强对新兴科技系统的研究、平台建设和技术防范,着力提升人工智能、社交媒体、智能网军发展,打破“美国规则”“美国技术”阴影的笼罩,推动我国网络科技企业“出海”“跨圈”,争取更多社交媒体成为国际主流,以破解关键时刻美西方对我信息封锁。
三是突出“反侵略”,加快完善互联网领域的法规制定,从法理上破解美西方通过智库、非政府组织等各种方式在信息内容安全、投资目的和中国政府关系等方面“污名化”中国企业等行为。积极防御、主动反击美国“锐实力”话语诋毁中国的新动向、新手法,关注媒体、商贸、文娱、知识生成和科学技术等领域,避免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媒体宣传和文化教育中掉入话语陷阱。
总之,
作者简介:侯霞,女,1978年生,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空军工程大学基础部,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军事翻译和国际问题综合研究。
文章来源:《情报杂志》网络首发论文
长按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可加入星球
里面已有6000多篇资料可供下载
越早加入越便宜
续费五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