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露猛烈2024-10-13 07:38北京

前言:

陈独秀,一位思想界的明星,他的一生,反科举、反旧文学、反军阀、反国民党独裁专制……

他以前进的眼光、鲜明的态度,揭露和批判了旧制度、旧思想的种种社会弊病,却因此先后5次被捕。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持下,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的陈独秀获得了提前出狱的机会,此后陈独秀选择了去往江津。

但其实他本有机会重新回到延安领导共产党进行革命,不过当时他面临着重重阻碍,毛主席为了助他顺利回归,提出了三个条件,可他却选择了拒绝!

毛主席既想要助他回归,为什么还要提出条件,毛主席究竟是怎么想的?三个条件是什么?陈独秀又为什么没有答应呢?

思想界的泰斗却因思想入狱

陈独秀?出生于?安徽?安庆的?一个?士绅?家庭?,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他从小是在祖父的身边长大的,祖父?常会教他读?四书五经?。

18岁那年,陈独秀遵循祖父的教诲参加了一场乡试,一向才思敏捷的他却不幸落选了,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

因为这场考试虽然没有成功,但却让他看清了一个现实。

那天一个考生举止疯癫,长长的辫子四散,鞋掉了也不知道,还边走边大笑道:“中了中了!”。

陈独秀逐渐意识到,甲午战败后大清王朝就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了,可是身边的人们却好像都还活在一场春秋大梦之中,以为上榜后就能够成就人生最大的事业。

他们仅仅是把当官发财当成了人生的第一目标,根本不知道,只有国家繁荣强生,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生活。

这让陈独秀瞬间悲从中来,开始对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的产生了强烈的怀疑。

于是陈独秀迫切地想要拯救国人的思想,紧接着便展开了一系列对封建势力、封建思想的斗争,没却因此多次入狱。

1913年,因为组织在安徽讨伐袁世凯的运动第一次被捕。

好不容易熬到了出狱,又开始了一系列思想运动。

1915年,陈独秀创建了《青年杂志》,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新青年》,陈独秀想要用这本杂志唤醒青年思想,宣传民主和科学,甚至将其作为宣传主义马克思的重要工具。

在“五四运动”年,又因为参加五四运动,再次捕,但即使如此,他仍然不肯放弃。

在1921年和1922年,因为建立中国共产党而被国民党逮捕两次。

在陈独秀的心里,无论入狱多少次,他都无所畏惧,他最担心就是在狱中消磨时光,又少了一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机会。

1932年9月,陈独秀因旧疾复发,没有办法再去做什么斗争,只能卧病在家休养,可是原本平静的生活,却在踏破月15日这天晚上被踏破。

这天他遭到了奸人出卖,在家里就遭到了国民党的逮捕,很快就被引渡到了上海侦缉队羁押。

这个侦缉队是一个很恐怖的组织,是全国闻名的“鬼门关”,据说人来了基本就没有活着出去的。

陈独秀之所以会来到这里,是因为在此之前他转向开始研究了苏联托洛茨基的观点,对党的发展做出了极端悲观的预测。

这导致他所提出的策略都过于保守,这才犯下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抨击,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因此触怒了共产国际,于是在1929年11月5日,将陈独秀开除了党籍,他从此不再隶属于任何党派。

事实上,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其实是国民党,而这一点陈独秀也是心知肚明,于是他接连发表多篇文章抨击国民党当局。

这样的行为自然会引起国民党的不满,于是在1932年10月15日晚,陈独秀又一次被捕入狱,这是他第五次入狱,也是最后一次。

最后在1933年陈独秀被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判处徒刑13年

1934年7月被押至江苏第一监狱即老虎桥监狱服刑。

不过后来还是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出狱了,此后他便打算去往延安,可没想的却是困难重重。

出狱后仍面临重重阻碍

入狱后陈独秀被执行了“三不”政策:

1、不允许亲属探监。

2、不允许读书看报。

3、不允许跟外界通信。

这对陈独秀来说就是最大的折磨,于是他采取了绝食斗争,可是后来与典狱长之间的一番谈话却让陈独秀的心情陷入更深的谷底。

陈独秀说:“你们执行恶法,我拼老命也要抗议。”典狱长告诉他:“恶法胜于无法。”陈独秀气愤的说:“恶法就要打倒!”可典狱长却低下了头:“我无权打倒它。”

不过后来典狱长还是放松了对陈独秀的约束,因此陈独秀在狱中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他的精神仍是无比富足的。

经过漫长的等待,陈独秀终于在1937年8月23日的这一天迎来了曙光。

抗日战争爆发后,胡适、章士钊等人便展开了对陈独秀的多方营救,蒋介石见此情形,也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将他提前释放出狱了。

紧接着,蒋介石就开始费尽心机拉拢陈独秀,为此还给他开出10万元经费,允许他组建一个新党,并表示非常愿意聘请他出任国民党劳动部长的职务。

可陈独秀非但没有同意,还对蒋介石狠狠地痛斥了一番。

蒋介石仍然不肯放弃,经常非常热络地与他联系,蒋介石这么做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的就是营造出一种陈独秀与国民党交往密切的假象。

这样一来就能够迷惑外界,从而阻止陈独秀回到延安的计划。

其实,即使蒋介石不这么做,陈独秀回延安也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首先来说,当时斯大林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反托派的浪潮,而陈独秀就是曾经的托派支持者其中一员。

虽然他一再重申过自己已经不是托派分子,但他毕竟曾有过一段那样的经历,所以终究难以改变人们对他的偏见。

其次,就是来自党内王明、康生的阻挠。

他们利用各种机会,对其思想进行恶意宣传,为他扣上了“日伪汉奸”、“不法匪徒”的帽子,引发了一场非常大的政治危机。

这时候的陈独秀深深地感受到了痛苦、失望和愤怒,曾经信心满满,认为革命前途一片光明的他也心灰意冷了。

王明、康生这样做,其实是害怕陈独秀回来以后会支持毛主席的主张,这样一来就会削弱他们在党内的威望和话语权,因此竭力阻止陈独秀的回归。

不过,为了使大家心服口服、摒弃前嫌,毛主席想到了向陈独秀提出三个条件。

毛主席的三个条件

毛主席曾经说过:“我第一次见到陈独秀是在北京国立大学。当时他带给我的影响,比其他任何人给我的影响都要深刻。”

虽然后来两个人在政治方面产生了不小的分歧,但毛主席始终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来没有掩盖过陈独秀的功绩和付出。

就算是在陈独秀如雨后,毛主席依然公开表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就算有过错,但他促成了共产党的诞生,这个功劳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后来为了让陈独秀尽快回到党部工作,毛主席对他提出了3个条件:

  1. 在回到延安之前,必须公开声明同托派组织脱离关系,并承认自己过去加入托派的错误。

  2. 必须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3. 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这种拥护的诚意。

后来陈独秀与叶剑英、博古进行了一次谈话,在谈话中陈独秀表示,赞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而最后一点对陈独秀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关于与“托派”之间的关系,他也早有澄清,可唯独要“承认自己过去加入托派的错误”,这一点陈独秀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陈独秀是这样说的:“我不知过从何来,奚有悔。”“现在乱哄哄的时代,谁有过无过,还在未定之天,不写,有什么过可悔!”

由此可以看出,陈独秀的观点中始终认为,在这样的乱世之下,各种思想迸发,他始终不认为自己的思想有任何错误。

所以他没有选择答应这三个条件,也就没有回到延安,而是到重庆江津安度晚年。

1942年,陈独秀先生在江津离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