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5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Follow us

之前我聊过二战时期的美国鱼雷(详见:二战美军鱼雷:美制武器也有垃圾?| 循迹晓讲),这种鱼雷一开始性能各种不靠谱,被美国大兵各种吐槽。跟美国人相比,他们的敌人日本在鱼雷方面是遥遥领先。

◇ 图为美国海军军械局成员们展示一枚Mk-14型鱼雷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巡洋舰驱逐舰装备的鱼雷全称是九三式酸素鱼雷,这酸素也就是氧气助燃的意思。和美军的鱼雷比,日本的鱼雷不仅更可靠,而且射程远还不留痕迹。当时的日本海军将这样的鱼雷看作是对美决战大杀器,日本海军在战前也围绕着九三鱼雷开发了对美决战的战略,甚至专门围绕着如此鱼雷设计建造了一系列舰艇,但这种被日本海军寄予厚望的鱼雷在实战中的表现却远远没达到预期,即使后来日本海军以这样的鱼雷为基底设计制造出了回天自杀鱼雷,希望能做到更精准的一击必杀,那也无济于事。

整个九三式鱼雷设计的成功和运用的失败,也可以看作是二战日本海军的一个缩影,今天就来讲讲它的故事。

自打英国工程师怀特黑德发明鱼雷以来,它就成了海战中的大杀器。进入20世纪以来,列强开始了以铁甲舰,无畏舰为核心的造舰竞赛,这些主力舰可以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层层叠甲,看似坚不可摧,但毕竟船得浮在水上,水线下的防御就薄弱许多,这么一来专攻下三路的鱼雷在海战中作用会更为凸显,尤其是对于没办法全力造主力舰的国家更是如此。

◇ 图为国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签字现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列强掀起了又一轮造舰竞赛,而此时各国疲软的经济已经无力再造主力舰了,于是1922年各国在华盛顿开会,其核心议题就是限制各国主力舰的吨位。在这次会议中,日本的主力舰吨位被限制在英美的60%,海军内部对这个结果非常不满,但木已成舟,面对无法更改的既成事实,日本海军只能选择用别的办法对抗假想敌英美的主力舰,那么自然,他们需要一款遥遥领先,甚至清场式领先的鱼雷。

◇ 为九三式氧气鱼雷缔造者岸本鹿子治

在当时鱼雷动力的核心是内燃机,自然是需要助燃剂的。过去鱼雷都是采用压缩空气助燃,而如果把同体积的压缩空气换成纯氧气,考虑到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21%,那么理论上讲用纯氧气做助燃剂的鱼雷射程应该是普通鱼雷的五倍,而且由于不会有对燃烧没有作用的氮气气泡排出,这鱼雷在航行时不会在海面上形成一条白色的航迹,敌方无法察觉,如果这样的鱼雷能够被研发出来,的确可以说是国之重器美国吓尿了英国给跪了。

◇ 为美国海军军需部大楼前展示九三式氧气鱼雷

◇ 图为旧日本护国神器93氧气鱼雷 图由三喵先生拍摄并提供

之前,英美等国也不是没想过这种鱼雷的主意,但问题是纯氧气非常危险,稍不留神就会引起剧烈燃烧爆炸,出了几次事故之后就断了这个念想。在日本海军鱼雷研发过程中当然也发生了类似事故,甚至还死了人,可是昭和男儿有志气,要化不可能为可能。最终,经过各种挫折之后,日本海军终于摸出了诀窍,一开始鱼雷引擎工作时助燃剂必须是压缩空气,等到鱼雷跑出去几百米,引擎运行稳定之后再切换为纯氧气,那就基本能确保安全。

这个最关键的技术难题一被攻克,新鱼雷的研发就进入了快车道。1933年新鱼雷设计定型通过日本海军验收,1937年,这款鱼雷被大规模装备日本海军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因为它定型的1933年是日本皇道纪元的第2593年,所以它也被正式命名为九三式鱼雷。

九三式鱼雷性能相比于美国货的确是断崖式,清场式领先,日本海军即使主力舰吨位不如英美,那也是实现了弯道超车。所以,这鱼雷定型之后,日本海军相当一部分的战略战术甚至舰艇建造都围绕着它来进行。

◇ 随着这种大杀器投入服役,日本海军对美国海军的整体战略也随之调整 图为渐减邀击作战示意图

首先,鱼雷用氧气助燃,这个不但要对英美保密,还得对自己的官兵保密,海军内部管鱼雷用氧气叫“特种空气”,或者“第二空气”,绝不能让氧气这个秘密泄露出去一丁点。其次,日本海军围绕着九三式鱼雷重新审视了过去对美国作战的大战略,也就是“九段击”,或者“渐减邀击作战”,过去这些战略的核心就是日本舰队在菲律宾一带的“内南洋”以逸待劳,等着长途奔袭的美国舰队千里迢迢送人头,然后出动主力舰歼灭之,整个就是对马海战的翻版。

◇ 图为日本海军计划中用九三式鱼雷对美国舰队进行毁灭性打击的示意图   图由三喵先生拍摄并提供

主力舰出动之前日本海军当然要对美国舰队进行骚扰,但有了九三鱼雷,这骚扰的性质就变了,日本海军要在决战前夜大量出动携带九三式鱼雷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对美国舰队进行鱼雷饱和攻击,理想情况下美国舰队中一半以上的军舰在这一晚上的鱼雷攻击中会非死即伤,然后毫发无损的主力舰队过来收人头就行了。所以,在九三式鱼雷的加持下,这次夜间鱼雷饱和攻击被上升为“准决战”的地位。

◇ 图为改装后的重雷装大井号

◇ 图为改装后的舰艇两侧分别加装五组四联装九三鱼雷发射管

最后,围绕着假想中九三式鱼雷参与的准决战,日本海军对自己的舰艇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并设计建造了一系列全新的舰艇。比如日本的驱逐舰都加装了鱼雷再装填装置,轻巡洋舰北上大井接受改装,变成了所谓“重雷击舰”,装备鱼雷发射管四十具。为了能在鱼雷战中做到有序指挥,日本海军建造了阿贺野级轻巡洋舰作为“驱逐领舰”,当然,为了在鱼雷战中抢占先机,日本海军还需要航速跑出四十节往上的快速驱逐舰,于是设计建造了“丙型驱逐舰”岛风。这些或改造,或新造的舰艇,都可以看作是围绕着九三鱼雷的产物。

◇ 图为岛风级驱逐舰,其一安装三座五联装93式重型鱼雷发射管,可以一次发射15枚93型氧气鱼雷;其二安装的试验涡轮机,在海试时航速达到40.9节

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这九三鱼雷的确给了盟军一定的打击。几次海战中盟军在远距离遭到日本鱼雷命中,而1943年初美军缴获了一枚未爆炸的九三鱼雷拆解研究后也的确是大受震撼,他们管这种日本鱼雷叫“长矛”。在正常认为无法进行鱼雷攻击的距离,日本的鱼雷也可以对盟军军舰造成杀伤。可整个战争期间九三鱼雷的表现远远不如日本海军预期。

战后统计下来单纯被九三式鱼雷击沉的盟军军舰是十三艘,盟军没有被这“九三快递”给打断脊梁。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太平洋战争已经是飞机称霸天空,制空权为王的海战了,这样的海战模式下,九三式鱼雷就算威力巨大,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嘴”。其次,当时包括九三式鱼雷在内,各国鱼雷都没有制导装置,打出去之后在海里能保持直航就不错了。靠它去攻击移动中的敌舰,最好就是近距离攻击,可是这九三鱼雷的使用要诀就是超远距离攻击,在航速35节时,这鱼雷射程能到四十公里以上,相当于从北京石景山到通州,这样的距离上靠它攻击一艘不断移动的军舰,想要打中基本就得靠蒙。

◇ 图为泗水海战示意图  图由三喵先生拍摄并提供

1942年初的爪哇海战中,日本的重巡洋舰羽黑那智六十四枚鱼雷全部打光,命中不超过三枚,这已经是运气爆棚的状态了,既然如此,指望它在超远距离大发神威纯属是想多了。最后,既然是氧气鱼雷,它的战时安全储存就成了一大隐患。整个太平洋战争,日本的重巡洋舰三隈,铃谷和鸟海都在战时发生了鱼雷殉爆,全舰损毁最终沉没。如此一来,这斩英灭美的大杀器九三鱼雷,反而成了昭和男儿见天照大神的加速器了。

◇ 图为重巡洋舰三隈的最后时刻

到了1943年底,日本海军已经很清楚,国之重器九三鱼雷不能挽救帝国的命运,但他们也不可能放着如此大杀器而不用。当时他们开发的特攻兵器中专门给九三鱼雷的改进版留了一个位置,这就是回天自杀鱼雷。它的前半段是一吨重的炸药,后面有个载人舱室,乘员可以进行转向上浮下潜等操作,最后则是九三式鱼雷的引擎。

◇ 图为正在进行试验的回天

◇ 图为很有精神的回天鱼雷驾驶员

有了这种培养周期十几年起的碳基制导,九三鱼雷升级的回天看上去要靠谱的多。在战争最后的时期,日本海军把回天鱼雷投入使用,但它速度慢,只能攻击港口内目标,搭乘员压力大,还很容易触礁,再加上美军对锚泊地的严密防范,回天取得的战果寥寥,最终也终究是无力回天。1945年8月随着日本的投降,九三鱼雷和回天也就成为了历史。

在整个战争期间,九三式鱼雷在技术上的确是相对盟军始终遥遥领先,然而如此国之重器却没有为日本带来胜利,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表面上看,时代已经变了,航空时代继续玩鱼雷战已经没有了前途,往深层次讲,以为自己有那么一两个不成体系的绝世武器,不管是九三回天还是武藏大和,就可以称霸世界,这样的想法很有精神,很昭和男儿,但昭和男儿在历史中,也就只能沦为反面教材罢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