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中的一个特殊时期,除了问鼎中原的宋朝外,还有着辽、夏、金、大理、吐番、回鹘等民族政权雄踞一方,这使得该时期的民族互动交融历史错综复杂。辽宋夏金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期,文人士大夫阶层深刻影响了宋朝的政治思想和审美意趣,同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也为中国文化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样,这一时期的瓷器也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各个朝代政权的瓷器是各具特色、各擅其长、异彩纷呈。为此深圳博物馆特别推出《窑火遗萃—辽宋夏金时代的瓷作技艺》特展。本次展览展出了多家单位收藏的辽宋夏金时期陶瓷器共计263件/组,从社会生活和审美的侧面以举例的方式做了分类梳理,探究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造瓷技艺为切入点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三彩印凤纹扁执壶
白釉绿彩条纹罐
三彩印花八方砚
三彩印花海棠花式套盒
三彩蘑菇型香薰
三彩刻划太阳飞鸟纹洗
三彩瓷瓶
景德镇青白瓷菊瓣足炉
白釉瓜棱小罐
白瓷瓜棱盖罐
定窑酱釉印花碗
绿釉凤首瓶
酱黄釉凤首
胡人骑狮俑
三彩摩竭壶
三彩摩竭壶
白釉剔刻牡丹纹碗
素胎贴塑蜜蜂花卉球形器
绿釉葫芦形执壶
黄釉印花碟
绿釉大碗
双系绿釉罐
绿釉瓷瓶
骑马小瓷人
白釉贴花三联罐
白釉剔刻莲瓣纹罐
黄釉大碗
酱釉碗
黄釉双系瓶
白釉黄彩刻剔花卉纹洗
白釉绿彩剔花洗
绿釉褐彩小盘
白釉刻花添绿彩洗
西夏陶瓷器与其同时代的宋、辽、金朝相比,风格相近,工艺相同,器形古拙,装饰以牡丹花图案为主,剔、刻粗犷豪放。其特点是多用白釉和褐釉,白釉釉色不正,略带灰白色,少光泽。但也有用釉封匣钵口的装烧技术生产胎白釉润、透光性超强的精细白瓷。西夏陶瓷器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扁壶,这种器物设计巧妙,两侧装上系耳可以穿绳子,背在人身上或缚在马、骆驼背上,内装奶、酒、水,搬动方便,适应马背民族生活需要。
扁腹中部加圈足,一方面可加固腹部以免碰碎,又可在休息时平衡地放在地上。
西夏黑釉剔刻花扁壶
西夏黑釉剔刻花卉纹罐
备食之器
辽代社会多民族共同生活,其饮食风尚也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特征。随着辽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根据饮食需要生产制作适宜备食的陶瓷产品。辽墓壁画中多有表现“备宴”、“烹饪” 等生活场景,反映了辽瓷在饮食方面的实用功能。
白釉小碗
备饮之器
契丹民族四时畋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使得人们对酒、水等食物的贮藏就显得格外重要。辽墓壁画中多有表现人们使用盏、牛腿瓶、盖罐、盘碟、执壶等器皿进行备酒、
备茶的生活场景。
备茶
【备茶图】
河北宣化下八里5号张世古墓
画面中间绘一褐色方桌,桌前放盛有炭火的火盆,火煨一白色带盖汤瓶。桌上摆满了茶具,有红色函盒、盏托和茶盏与茶筅等。
桌后及两侧各绘一女子,桌后侍女头戴莲瓣软冠,褐色短衫,外罩绿色窄袖褙子,下身着绿裙,双手捧黑托白盏的茶盏。桌右侧侍女,头部装束很别致,似受契丹髡发影响。外穿绿色交领长衫,内穿紫红色长袍,穿黑色尖头鞋,双手捧渣斗。桌左侧绘一年长的侍女,外穿长袍,白色宽腿裤,白鞋。左手执团扇,右手抬起,翘指指点。从三人的面部表情看,似在交谈。
白釉渣斗
土黄釉盘
白釉小碗,
黄釉小碗
酱釉弦纹鸡腿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