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针、不吃药,轻轻松松延长寿命”?

在追求抗老延寿的道路上,有一项“不花一分钱”的干预方法,它是最初引出衰老生物学开端的“执牛耳者”,也是兜兜转转百余年后又被翻红的“抗衰新星”,但历经沧桑,看上去无比简单的它归来仍是“抗衰不确定项”。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饮食限制(DR)”!有人激情入股、有人质疑犹豫,DR一直在“能不能抗衰”的热门话题里反复横跳。但今日,一篇发表在Nature正刊上的研究表示,想要真实地应用饮食限制获得抗衰延寿益处吗?或许还得先从对它“祛魅”开始[1]。

图片
图片

发展多年的DR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了热量限制、限时禁食等多种分支,百年前起源衰老生物学的是热量限制,现在正流行的却是如“16 8”之类的限时禁食,那到底哪一种最好用?

很显然,本文的研究者们也在思考类似的问题,于是在本次研究中,他们首先就对比了不同DR方法之间的优劣性。

图片

为了更贴合人类的情况,他们这次使用了960只多样性杂交 (DO,传统实验鼠基因组大多相同但DO鼠各不相同) 小鼠,将它们随机均分为5组,然后从它们6个月大(约为人类20岁)的时候开始区分饮食:

其中2组采取热量限制,1组限制20%,1组限制40%;还有2组采取限时禁食,1组每周禁食1天,1组每周禁食2天;最后1组正常饮食不加干预。

图片

图注:采取不同饮食方案的5组小鼠,每组包含192只

全部960只小鼠生命终结后,研究者们终于总结出了规律:程度越高的DR延寿效果越好!40%热量限制>20%热量限制>2日禁食>1日禁食>正常饮食,各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约为34月、30月、28月、27月和25月,最长的足有最短的1.363倍。

虽然看上去好像还有“热量限制组比禁食组更强大”,但研究者发现,不像能“少吃多餐”随心控制自己饮食的人类,热量限制的小鼠因为食物量少每天早早就吃完了被分配的份额,“被迫禁食”时间甚至比限时禁食组还长,因此很难说到底哪个好,只能说,多多益善。

图片

图注:AL为正常饮食,1D为每周禁食1日,2D为2日,20%和40%为该组热量限制量,可见程度越高的饮食限制延寿效果越好

但是,上面得出的结论只是简单的统计学关系,到底又是什么因素将DR和延寿联系在了一起?

图片

当和不以抗老延寿为目的的友友探讨DR(如演员沈腾),他们会因为其减重塑形效果而赞不绝口,于是,当再次将DR和抗衰延寿联系在一起,很多人甚至是研究者都会自动将代谢改善纳入其延寿原因,甚至直接以此为主。但,真的是这样吗?

图片

图注:16 8是近几年DR中相当热门的一种

No.1

减重 代谢?×

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各组DR开始前的成长期,小鼠的体重的确和寿命存在负相关的关系,比如在2月龄时,小鼠体重每增加1g(一般成年小鼠体重在20g-30g),其寿命就可能面临着20天的损失。

图片

图注:体重和寿命之间的负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逆转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负相关越来越轻,最终在约24月龄时彻底扭转为正相关。研究者们在小鼠中老年通过人为制造的压力进行测试发现,压力使“鼠”消瘦,而只有那些能在压力中坚持住不降低自己体重的,才能享有更长的寿命!

为了更明确地证明“DR引起的代谢改善不能延寿”,研究者又筛查了一遍和DR存在显著关联的生理反应,的确从中找到了改善葡萄糖稳态、降低能量消耗、降低体温和保持代谢灵活性(呼吸商增量)等代谢指标,但它们和寿命之间的关联性却几乎不存在。

所以,代谢还真不是DR和延寿之间的桥梁!

图片

图注:饮食限制的确和代谢相关的多个指标密切相关(上中),但这些指标与寿命并不相关呀(下)

No.2

免疫 血液学特征?√

与之相应的,研究者们还找到了一些真正和DR与寿命都高度相关的因素:免疫学和血液学特征。

免疫方面,B细胞、效应T细胞和炎性单核细胞的相对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积累,而淋巴细胞、成熟的自然杀伤 (NK) 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总比例下降,而DR,尤其是40%热量限制,能对成熟NK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循环B细胞和炎性单核细胞含量产生显著影响;

图片

图注:随年龄变化的免疫指标也会因饮食限制发生变化

血液学特征方面,主要的红细胞性状(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红细胞体积变异系数和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变异系数则会增加,这些都与寿命密切相关,它们的巨大波动甚至能直接指向死亡,而高程度的DR也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缓解其波动和变化延长寿命。

图片

图注:随年龄变化的血液学特征指标也会因饮食限制发生变化

图片

证明了DR在多样化群体中的机体抗衰延寿潜力,找到了真正能连接DR和寿命的“纽带”,DR抗衰无疑是从虚无的众说纷纭中塑造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实际上很多应用相关问题还没解决,比如最基础的,只用DR抗衰延寿能行吗?

抗衰延寿的方法千千万,但只有DR、运动、调整节律等这样的行为干预方法最经济实惠、可操作性最强,如果只用DR就能解决抗衰延寿的所有问题,岂不是全人类“长生”都指日可待?

图片

图注:常见的行为干预方法及其已被发现的相关作用

很遗憾,派派因为这一美好幻想而疯狂上扬的嘴角还没来得及收敛,这篇研究就适时给派派泼了一瓢冷水:不可能。

No.1

遗传vs饮食?延寿贡献度大比拼

首先,他们以遗传为例对饮食限制对抗衰延寿的贡献率进行了描述。在“生命科学”尚未发展的时候,人们一直认为形状都是来自遗传的,当然也包括寿命的长短;但随着人类“密码”被逐步破译,这种想法就被一再打破:遗传对寿命的影响,比人们想象的少得多。

在本文研究中,遗传背景只能解释23.6%的寿命变化,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一数值还会慢慢降低至18月龄时的15.9%;遗传影响的占比降低了,此消彼长的自然就是环境因素,作为小鼠生命中环境因素的主要构成者,饮食的影响不断增加,但到18月龄时也才11.4%。

图片

图注:随年龄的增长,小鼠寿命受遗传的影响越来越小,受饮食的影响越来越大

也就是说,DR的确能延长寿命,但光靠饮食,可能比从父母那儿“继承”还不靠谱……

No.2

虽然少,但尽可依赖?倒也不是

影响少就少吧,反正饮食嘛随随便便积少成多就行了?本文研究者们:也不行。

作为生命之源,受饮食影响的生理过程非常多,研究者们筛选收集了194种受饮食影响的“要素”,再与寿命调控因素一起建立起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模型。

图片

图注:本文建立的饮食-寿命关系网络,其中只有有红色粗框线的圈圈才是能影响寿命的

通过对这个网络的梳理他们发现,与饮食相关的小要素中,只有39%能影响到寿命;而在这39%里,还有11.5%指向的是副作用;剩下的27.5%正向影响中,有7.5%都是通过上文中所提到的免疫和血液学特征所实现的。

也就是说,在积累有益影响的同时,用饮食限制干预寿命的个体很可能也同时在积累副作用。

研究者们特地找了些受试小鼠在饮食限制期间身上出现的明显异常来更直观地解释“11.5%副作用”:有的小鼠“饿”了大半辈子后日渐消瘦,开始疯狂觅食,体现为跑轮活动的猛增;还有些小鼠禁食着禁食着免疫系统开始发生变化,红细胞群遭受攻击,表现为感染的增多。

图片

图注:小鼠喜欢跑轮,原来是因为饿了在寻找食物?

看完这篇文章,对“简简单单”饮食限制是不是有了全新的认识?派派之前单单想到它可能不像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但没想到它也有可能“叛变”的一天。

但至少在目前的知识框架下,人们在40%以内(饮食限制的定义限制范围)尽可能多地减少自己每日的热量摄入,同时保证自己的体重不减、免疫和造血功能正常,似乎就能尽可能规避风险、获得更大的寿命收益。

但说不定在未来的进一步研究下,饮食限制还能发挥更好的效果呢?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