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始于2006年。每月中旬,我们都将为读者奉上由编辑部遴选的一份书单。我们选书的标准兼顾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和趣味,重点关注思想、社科、历史、传记、文学、艺术、科学、童书等类别。望有助于大家选书读书。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陈尚君著,中华书局2024年8月第一版,78.00元
本书是陈尚君先生备受好评的《我认识的唐朝诗人》一书续编,也是作者近年来在编纂《唐五代诗全编》之余面向普通读者进行普及性写作的新成果。书中写到的诗人既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帝王将相如李隆基、冯道等;亦有我们熟知但非真知的人物,如作为弃儿、伶人、诗人的茶圣陆羽;还有若干“新鲜面孔”,如推动李杜齐名的狂生任华、留下感人悼亡诗的韩益。此外有若干篇聚焦诗人之间的交往,如对杜甫与高适、韩愈和张籍、张籍与白居易的友谊的书写,都可谓体察入微,予人深刻印象。与前作一样,本书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作者对唐诗文献的全面把握,二是“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三是现代传记文学的写作追求。作者成功地让我们穿越回大唐,诗人们的命运遭际、喜怒哀乐,皆宛在目前。
《人类新史:一次改写人类命运的尝试》,[美]大卫·格雷伯、[美]大卫·温格罗著,张帆、张雨欣译,九州出版社2024年6月第一版,128.00元
这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英国考古学家大卫·温格罗基于人类学、考古学理论的发展完善与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对于人类进化、文明崛起、国家秩序建立等传统历史叙事的重新审视,发掘目前居于主流地位的“人类演化观”背后的诸多预设,实现有别于既往人类大历史的“新史”叙述。二位学者以深厚的学养与坚定的怀疑精神,以十年时间完成了这场试图重构人类历史的宏大对话,他们在书中指出,现有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论源自启蒙时期美洲原住民对欧洲殖民者的批判以及欧洲人对此的反击,讲述了主流叙事语境下人类历史走过怎样多元与流动的社会组织形态,有多少被遮蔽的可能性。这部书稿完成三周后,大卫·格雷伯辞世,大卫·温格罗在“前言与献词”中称这是一次文风和思想逐渐交融、汇集成流的“智识之旅”。
《长相忆集:我与文坛名家的往事》,陈子善著,东方出版中心2024年8月第一版,78.00元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本书是陈子善先生近年来在媒体上发表的对离世的前辈师长与同辈友人的怀念性文字的结集,写及冰心、聂绀弩、冯至、赵清阁、刘以鬯、徐中玉、饶宗颐、金庸、姜德明、林文月等文坛名家。作者回忆了与这些名家的交往过程,展现了自己眼中这些名家的若干侧面,其中多有与所写对象往来通信的征引,均可谓极有价值的文学史料。如《赵清阁先生未了的遗愿》描摹晚年赵先生的形象,讲述赵先生向上博捐赠字画一事始末;《张爱玲〈书不尽言〉中的我》讲述作者发掘张爱玲集外文而在张氏那里引起的回响……均对研究这些作家及现当代文学史颇具价值。本书亦呈现了作者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史料学派”的名家,是如何工作的,展现了“以史料为方法”的研究取径的魅力。
《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美]哈罗德·布鲁姆著,李小均译,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9月第一版,168.00元
国际知名的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人生最后阶段完成了这部回顾、总结自己一生阅读体验的作品,与其说这是“回忆录”,不如说是作者以回忆之名,对西方文学经典的个人化梳理与阐释。与其《西方正典》《如何读,为什么读》等评论代表作相比,《记忆萦回》更私人、更有情感温度,虽然追忆往昔的暮年伤感贯穿全书,但文本中的犀利、准确依旧,从《圣经》到莎士比亚,从惠特曼到乔伊斯、普鲁斯特,从托尔斯泰到叶芝,作者解读了八十余段西方文学经典文本,其中不乏他在既往著述中评论过的作家作品,历经时间流逝,再度评价仍有新意。关于写作初衷,哈罗德·布鲁姆在“前言”中写道,“不是想哀悼我这一代批评家和诗人。相反,在某种意义上,是想向他们在作品中的来生致意”。
《比山更高:自由攀登者的悲情与荣耀》,宋明蔚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年6月第一版,98.00元
或许因为媒体人出身的宋明蔚亦从事高海拔攀登、越野跑、探险,他在这部非虚构作品中除了表现出采访、写作的充分、扎实与登山相关信息的专业性外,还有对书中人物精神世界、内心活动的共情。本书回顾了二十年来中国自由攀登者群体在这项活动中走过的历程,这样一群追逐自由、挑战自我的人怎样回应远方山峰的诱惑?以何种姿态和方式面对生命与自然?攀登的脚步中是否犹疑?遇到了什么困难?……随着书中人物故事的展开,这些疑问背后的答案就像他们攀爬的海拔一步步升高后顶峰的面貌一样逐渐清晰。他们的故事独立、曲折、扣人心弦,由此勾勒出饱含理想主义、冲破现实束缚的自由攀登者群像,他们的经历闪烁着人类超越自我、挑战自然的精神力量,也反映了他们生活的时代。
《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尚小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9月第一版,108.00元
本书在穷搜史料基础上,从清廷、袁世凯、革命党、立宪派、列强、舆论等六个维度,详细考察从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的125天中每一天所发生的事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对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做了前所未有的脉络清晰的叙述。在此过程中,作者揭示出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纠正了颇多沿袭多年的错误看法,对一些聚讼纷纭的问题——诸如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说法能否成立、袁世凯在这时期的政治诉求究竟为何,等等——都给出了更加令人信服、值得认真对待的解释。
《黑龙江纪事:内河·界河·掐头去尾的大河》,卜键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8月第一版,128.00元
这是作者继《库页岛往事》之后,又一部关注东北区域历史、关注东北亚诸国关系历史的作品。本书主要聚焦清代,以纪事本末的体例,细致梳理了清政府与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之争,其中既有谈判桌上的折冲樽俎,也有大大小小的战争与杀戮,对参与其中的各色人等,都有生动描绘。黑龙江从我国的内河,到成为中俄界河,成为一条被“掐头去尾”的河,令人慨叹。作者的理性反思,值得后人记取。
《繁荣与衰退:中国市场经济(1000~1500年)》,刘光临著,李春圆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7月第一版,128.00元
这部中国经济史力作主要从人口、商业、税收、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宋元明时期的经济周期和结构变化,展现了宋代市场经济与明初管制经济之间的鲜明对比。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利用11世纪的市场和人口数据,首次使用定量方法来探讨中国早期市场经济。八个附录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强,提供一整套庞大的数据集,这些“建筑材料”的作用不仅在于为本书的创新性结论作支撑,而且如珀金斯在序言中所说的,“能作为基础支撑起许多新的学术研究”。
《莎士比亚历史剧与英国王权》,高全喜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4年8月第一版,128.00元
本书以莎士比亚历史剧(特别是关于英国封建王朝史的十部戏剧,包括《亨利六世》上、中、下三部,《理查二世》等)为研究对象,对读真实的英国史,揭示莎剧的政治法学意蕴。因此,如作者所说,这是一项属于“法律与文学”的研究,是一部融合文学、史学、法学的跨学科研究著作。作者揭示了莎士比亚的历史观、王权观、宪政观,展现了英国王权从君权神授到能者为王,从王者尊崇到王在法下的变迁过程,以莎剧为观察视角,富于启发性地阐释了英国何以发展出宪政主义,并率先迈入现代世界的。
《遇见法学家:西方法哲学简史》,徐爱国等著,法律出版社2024年9月第一版,88.00元
从遥远的古希腊文明至今,人类世界两千多年来的法律理念与制度经历的纷繁复杂的变化,那些经历了碰撞、演绎与沉淀的思想精华都浓缩在《遇见法学家:西方法哲学简史》中。借由本书的专业向导,与各个不同时期的法学家“会遇”,“遭遇”他们的思想,与千百年来天赋绝伦的头脑对话,启迪我们不断重识与反思人类社会生活的演进和法律制度的变迁。
《本雅明书信集》,[德]瓦尔特·本雅明著,金晓宇译,光启书局2024年8月第一版,198.00元
瓦尔特·本雅明因其广博学识与深邃思想成为上世纪前半叶欧洲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的著述、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由其两位挚友——以色列思想家肖勒姆、德国社会学家阿多诺编注的这部书信集从本雅明写给亲友的600多封信中挑选出330余封,依照时间顺序排列并适度加注,涉及生活、社交、学术、文学等话题,勾勒出这位思想家从青年时代到离世前的交际范畴、心路历程、思想变化等等,这些文字要比他笔下那些学术专著更个人化,反映出本雅明作为知识分子的另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进一步理解他的思想、理解上世纪前半叶的欧洲文化、社会、知识分子生态提供了一些参考。
《阿涅斯的海滩:瓦尔达访谈录》,[美]T.杰斐逊·克兰编,曲晓蕊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24年7月第一版,72.00元
这是一本访谈录合集,受访对象是有法国“新浪潮之母”之誉的法国导演阿涅斯·瓦尔达,书中包括近半世纪内围绕不同主题对她进行的21次采访。这些对话贯穿她的人生与电影生涯,忆及她的个人生活、情感、电影之路,也谈到她所经历的时代、社会思潮,论及更为宽泛、深入的话题。如果说她那句“我不在摄影机后面,我在摄影机里面”代表其电影创作理念,那这本书则意味着她未必真实呈现在旁观者笔下的传记中,更可能是在这一次次自我、坦率、犀利的表达中。
《病非如此:一位人类学家的母女共病絮语》,刘绍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7月第一版,52.00元
对于人类学者刘绍华来说,2018是个不平凡的年份,她和母亲在这一年几乎同时被确诊患上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病痛袭来,她们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生活会向何处去?书中以女儿的感性视角和人类学者的理性观察记录了作者和母亲的共病经历,这是一个有痛苦也有收获的过程,身心煎熬并逐渐疗愈,二人对生命、健康、自我与彼此关系都有了新的认知与思考,对人生的后半程也有更为透彻的展望。
《严家炎忆师友》,严家炎著,团结出版社2024年8月第一版,58.00元
严家炎先生在书中记述了与唐弢、丁玲、萧乾、柳青、杨晦、王瑶、季羡林、金庸等人跨越70年的师友情谊,再现了一代学者的治学为人风采、知名作家的逸闻趣事。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不仅能依稀看见严家炎先生一路走来的那些光影,而且能窥见20世纪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术的人文底色。
《璩家花园》,叶兆言著,译林出版社2024年9月第一版,78.00元
叶兆言这部新作以一群隐忍而努力前行的普通人的故事,写就共和国七十余载平民史。作家的笔触从历史转移到当下,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下海经商……都是一代人经历过的时代大变迁和大转折。《璩家花园》是可以让读者与历史建立联系的一本书,小切口叙事唤起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这是一本写作半生的父亲留给女儿的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年轻读者通往父辈之路。
《在地狱阅览室里》,[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著,晏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9月第一版,118.00元
拜中国出版方努力所赐,辞世多年的智利作家波拉尼奥的中译本“新作”陆续问世,在小说、诗歌之后,这本篇幅可观的新书囊括了1976~2003年间他在欧洲、拉美报刊发表的杂文、评论,在不同场合/背景下的演讲文稿,记录其阅读经历、见解,以及悼文、序言等。这些文字显示了他非凡的创作力,及在文学、文化、社会等层面的独到洞见。波拉尼奥的写作如同他这个人一样具有多面性,这些非虚构文字或许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文学才情,却能够让读者在走近这位作家的路上更进一步。
《橐驼》,王晨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7月第一版,89.00元
《橐驼》通过以驼队掌柜子王九先为代表的一众驼户跌宕起伏人生故事的形象记述,所试图还原抵达的,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上一段西行漫记的历史真实。作者经多年的积淀,以近六年时间打造出一部拥有三百多年历史丝绸之路上的壮美史诗,描绘了一幅幅丝绸之路新北线上的山乡巨变和人们精神状态的升华,把读者带入绝美又温馨、欢乐又不乏沧桑的历史画卷。
《新南方写作:地缘、经验与想象》,曾攀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年6月第一版,62.00元
“新南方写作”可以说开启了新世纪中国的文学地方性浪潮,曾攀的新著《新南方写作:地缘、经验与想象》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个概念或曰理念的提出,试图重新沟通世界以提供丰富镜像,为“南方”复魅与赋形:边地充沛的野性及诡谲的景象、区域链条中文化的复杂联动、海洋文明的广博盛大、发展与开放并置的国际视野。如是生成了多元共生的文化可能性,创造新的空间诗学与未来想象。
《少年仰起他的脸》,殷健灵著,新蕾出版社2024年8月第一版,28.00元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外公这一支血脉仿佛被下了咒语,家族中某一个人或早或晚会失去自如行走的能力,这种遗传病叫“腓骨肌萎缩症”,终身无法治愈。活泼好动的男孩赵海川在七岁那年迎来了这命定的“噩运”,同学的嘲笑、作弄,控制不了身体的惶恐、绝望,对未来的恐惧,男孩如何战胜这些,开始自己新的生活?鲜明的内倾叙事特质和精神自省、强烈的现实感,是殷健灵作品的特色。她往往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灵风暴和精神特质予以深刻体验和观察,追问着成长中的种种生命经验对于个体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对孩子的生存体验做出铭心刻骨的表达与抚慰,以实现灵魂自省和心灵探微。由此,其作品直接深入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在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呈现出一种特别的写作面貌和深层意涵。
《额吉的河》,许廷旺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24年9月第一版,36.00元
作品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背景,以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诗性书写,讲述了三个上海孤儿融入草原生活的故事,再现了历史深处的鲜活的童年命运。该作带有浓郁的草原文化特色,许廷旺对草原文化、牧民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的谙熟,让其作品带有真实而强烈的震撼感,这是超越小读者的日常生活视域的。小说如此引人入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本丰富的自然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新奇性和陌生化。同时,平实而富于诗性的语言,充沛饱满、血肉丰富的叙事技巧,字里行间的浓郁情感,形成了叙事冲击力,与读者心灵产生了强烈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