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在20年前和10年分别公布了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录,随着对文物研究深入和新考古发现,一些以前的看法在修正。

主要集中在断代上,一些原定为北宋的官窑瓷器现在改为南宋或宋代,一些原来认为是唐代和五代的古画,现在严谨地加上“传为”。

扬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195文物则是把名称变了。

这就是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点彩云荷纹双耳罐2013年国家文物局称为长沙窑褐蓝彩双系罐,现在扬州博物馆称为青釉褐绿点彩云荷纹双耳罐,蓝色变成绿色了。

这也是一件不容易看到的文物,前几年在上海的黑石号展览上拿出过,去年底到今年春节短期展出了一下,不过现在又展出了,不知道是不是会常展下去。

扬州博物馆收藏了两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在地市级博物馆中是少有的。

最广为人知的是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在国宝厅里常展,另一件就是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点彩云荷纹双耳罐,因为没有那么醒目和身世传奇,又不常展,所以不大被关注。

当然,文博爱好者们一直很关心它

很幸运,今年1月去看时正好赶上难得展出。

在扬州博物馆通史展的唐代对外贸易单元,过了一座仿古的小桥,展厅模拟成一艘唐代海船,就在背面的角落里。

虽然是放在单独展窗里,但不注意就会走过。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点彩云荷纹双耳罐, 高29.8厘米、口径16.3厘米、最大腹径25厘米、底径19.5厘米1974年在扬州市区石塔路唐罗城遗址出土,现收藏于扬州博物馆。

这件双耳罐在古代瓷罐中是少见的大器,而且器型完整,釉色丰润,周身纹饰精美,反映了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瓷发展的最高水平,被称为“长沙窑之王”,2013年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罐的胎体为米黄色,通体施青黄色釉,器身布满纹饰,以褐、绿两色的圆点相间排列组合成联珠状云荷纹。

云荷纹是以五朵小如意云为主,组合成一朵大如意云纹,两侧云梢处各饰一支亭亭玉立的莲花,又在对称的两组云荷纹间隙的下方,各补上一枝荷叶,从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云荷纹图案。

在黄釉的衬托下,相间排列的联珠状云荷纹的色彩线更加醒目突出,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连笔线条而显出异国风格,应是唐代的外销瓷精品。

当然,这件大罐能具有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价值,肯定不仅是因为器型大和纹饰美,还在于它所代表的中国手工业发展史和中外交流史的重大历史意义。

首先是与唐代扬州的历史地位相联。

现在的扬州位于苏北,城市和人口都不算大,在江苏省内也排在后面,但从幼儿园就背过唐诗三百首的,都肯定知道历史上的扬州有多么显赫。

扬州意为水波扬天之意,在唐代时正处于海岸线上,那时的扬州是一个国际大港,也是对外贸易的最大商都。

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斯里兰卡、爪哇、高丽、日本等走海路的外国商人,很多从扬州登陆,再去往北方的洛阳、长安。

此外,自隋代开辟大运河后,扬州也成为南北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从广州登陆的外国人,也要先到扬州,再通过大运河北上。

特别是安史之乱后,江淮地区不仅未受冲击,反而接纳大量北方来的人口而走向兴盛。
扬州成为了全国的经济中心,来自长江上游的南方土特产,一般由江而下运送到扬州港中转,经大运河转运北上中原,或者由此出海出口到国外。

因此,虽然扬州一带没有大型窑址, 但历年出土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窑口的瓷器。

扬州由此在中晚唐时期达到鼎盛,发展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媲美都城长安、洛阳,被称为“南北要冲,百货所集”。
当时的扬州有周长6公里的子城,作为唐代在扬州设置的大都督府、淮南节度使、淮南道采访使、盐铁转运使的行政中心,还有更大的罗城,是繁荣的商业区和居民区。

大罐就是在唐罗城遗址中出土的。

这件青釉褐绿点彩云荷纹双耳罐,也是唐代长沙窑的代表。

长沙窑窑址位于长沙望城县石渚湖至铜官镇瓦渣坪一带,曾称为“石渚窑”、“铜官窑”,现在通称为长沙窑。

过去人们并不知道存在长沙窑,传世品被认为是越州窑或岳州窑,直到1956年发现长沙窑址,此后经过多次考古调查,基本弄清了它的面貌和文化内涵。

根据考古研究,长沙窑出现于八世纪的初唐时期,在北方窑场受安史之乱破坏后开始兴起,到九世纪中叶成为主要窑场,并成为重要的外销瓷

十世纪晚唐五代时期,长沙窑受唐末战乱和外贸断绝影响,再加上品质逊于越窑青瓷,逐步衰落而停烧。

可以说,长沙窑因外贸而兴也因外贸而亡,也正因此,扬州是国内出土长沙窑器物和标本最多的城市,特别是出土了这件长沙窑之王。

历史上长沙窑因为主要外销,窑址也一直没发现,因此在国内较少发现。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现长沙窑窑址,七十年代扬州唐城遗址考古又发现了大量长沙窑器和标本,长沙窑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才得到明确。

现在长沙窑被认为是唐代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窑口集中反映了唐代社会、经济、交通、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波及亚洲、非洲广大地区,它的兴衰与唐代对外贸易起伏密切相关。

唐代中期采取对外开放和促进贸易政策,皇帝专门下诏要保证安定的贸易环境,瓷器成为重要的大宗商品。

在这一时期,长沙窑创造和发展了彩绘、贴塑等装饰,艺术成就达到了很高水平,甚至可与唐三彩媲美,而这种丰富的色彩图案非常符合海外市场喜好。

于是,在中外巨额贸易需求的推动下,长沙窑很快从众多窑口中脱颖而出。

这件长沙窑青釉褐蓝彩双系罐就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格。
罐大口、侈唇、高颈、窄肩、深腹呈圆筒形,罐外壁满施均匀黄釉至底,露出米黄色胎,而外底内周向器内凸入处则满施黄色釉。

长沙窑的烧制温度约1200度,因此瓷化程度不很高,有的还有吸水性,而且胎釉结合不好,有剥釉现象,釉面多开细碎片纹。

这件罐的釉面上也可以看到布满了细细的碎纹,
罐肩部置对称的扁环形模印纹饰的双系,其中间为阳文“王”字,其两侧为阳文云纹。

在长沙窑址发现了大量带文字和题诗的器物,这成为长沙窑的一大特色,但扬州出土的长沙窑器上却很少,说明外销瓷完全满足外国市场需要。

罐身上布满纹饰,以褐、绿两色的圆点相间排列组合成联珠状云荷纹,再配以莲画和荷叶纹,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云荷纹图案。

罐上的联珠纹明显来自波斯萨珊王朝装饰纹样影响,又加入中国传统的莲荷绘画,使此罐彩绘不仅具有中国传统绘画风韵,还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显示唐代制瓷手工业善于吸收、融合外来文化。

长沙窑以各种生动的彩绘著称,有褐彩、绿彩、蓝彩、红彩等。

褐彩的着色剂主要为氧化铁,由于氧化铁在高温下比较稳定,不流不散,所以长沙窑窑工往往使用单一的褐彩绘画,所绘图案线条清晰流畅。

绿彩、蓝彩的主要着色剂为氧化铜,在高温下易流散,因此当褐、绿或褐、蓝彩并用时,就用褐彩勾线,用绿、蓝彩填涂或渲染。

长沙窑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被认为大量使用了釉下彩,从而在唐代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中,成为脱颖而出的一颗彩瓷明珠

长期认为,釉下彩出现在三国东吴时期,到唐代长沙窑时已经广泛采用釉下彩绘,打破了中国青瓷的单一釉色,为后来釉下彩瓷的发展开创了先河。

但根据目前也有研究认为,三国东吴时期确实出现了真正的釉下彩,但并不成功,只短期出现,并没有延续下来。同理研究也认为长沙窑并不是釉下彩。

分析认为长沙窑瓷的彩料,在标本的平面和断面上均有打破或叠压在釉层之上的现象,包括常见的青釉诗文、白釉绿彩、青釉褐绿点彩等长沙窑瓷,都属于高温釉上彩。

分析原因,可能在于长沙窑是石灰釉,而不是后来的石灰碱釉,金属矿物颜料在石灰釉中极易流动,不仅使釉下彩绘出现晕散,也影响胎釉结合,因此在宋代前还没有成熟的釉下彩。

唐青花和长沙窑可能采用现在被称为色釉浆技术的点彩工艺,制作出釉上彩,但因为釉面太薄,部分彩下渗,以及彩的玻璃化程度比较好,看上去如同釉下彩,也称为非典型釉下彩。

大概也因此,扬州博物馆对这件大罐的介绍中,用点彩回避了釉下彩的问题,只是强调作为长沙窑精品的意义。

另外,这件大罐过去被称为褐蓝彩,但现在称为褐绿彩,这就要说说长沙窑蓝彩和绿彩的区别。

唐代三彩器里确实有以钴为原料的蓝釉,巩义窑还出现过所谓的唐青花,不过长沙窑中的蓝彩和绿彩的着色剂都是氧化铜。

研究认为,着色剂中氧化铜的含量会直接影响到显色效果,氧化铜含量高的会呈蓝彩,含量相对较低的就呈绿彩。

长沙窑中蓝彩器要少,大概与作为民窑的长沙窑控制成本有关,另外也说明蓝彩和绿彩没有本质区别,有的可算绿中泛蓝,更多取决于不同人对色彩的敏感吧。

大概因此,以前称这件大罐是褐蓝彩,现在叫作褐绿彩。


蓝彩清新素雅,给人宁静之感,绿彩则显得更为生机盎然,这两种色彩在长沙窑瓷器上各自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不过我看这件大罐,觉得还是淡蓝色。

长沙窑是中国最早大规模将瓷器卖到海外的窑口,现在考古出土的长沙窑较多,仅印尼的黑石号沉船上就有5万件长沙窑瓷器。
不过是长沙窑的罐器高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而这件青釉褐绿彩云勾纹罐竟高29.8厘米,是出土长沙窑器中个头最大。

而且,这件大罐制作工艺精湛,釉面光洁平整,绘画图案精美和谐,被视为长沙窑的极品,在1994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13年成为永久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大唐因强者的心态而开放,因开放而走向强盛,让宏大的国家联接大陆,拥抱海洋。

最后,在海鸥叫声前奏的乐曲中再次来到模拟成唐代海船的展厅,再仔细欣赏这件来自大唐的顶级国宝吧。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