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中高考,想要考高分,必须保证好语文成绩,这是竞争的基本盘。今天我们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语文学习问题,快来看看如何解决吧!
1
阅读理解总丢分
据诸多语文老师反馈,初中生阅读理解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脱离文本,片面理解:看书追求快,导致不求甚解,凭感觉去思考和做题,理解片面,答不到点上;
理解力差:看到完整的段落就眼冒金星,不能完整的理解句子和段落的含义,以至于答案相去甚远;
表达能力差:给出的答案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繁冗,不能切中要点,从而导致丢分。
而要想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还是要从这三点着手,这里给出三个建议:
从大量阅读中锻炼能力
古语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是解决阅读理解问题最根本,也是最高效的方法,但是大量阅读不等于死读书,而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例如给自己设定时间,一小时读完一章,并且能够用一句话将情节描述清楚,并且逐步缩短这段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速度和阅读精度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培养文体、题型意识,把握命题规律
大家都知道,中考语文考试中阅读的文体包含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等多种文体,语体也会涉及科技、文艺等多种类型。不仅题材多样,题型也有多种,如内容概括型、中心思想型、内容理解型、字词句赏析型、环境描写、任务描写等多种类别。
但无论文体、题型如何变换,中高考考查方向是不变的。日常的阅读理解训练,要养成对命题规律的总结,包括文体、题型、主题以及题源的作者、出处、时段等。把握了命题规律,可以帮助判断出题目的,作答自然就会更加准确。
学习答题技巧,总结表达规律
答题技巧、答题公式,相信每个孩子对这些词都不陌生。判卷老师对答案也有明确的标准,作答是否规范、表意是否到位、表达是否全面都是标准之一。
平时训练中,要通过对不同文体、题型中总结答题技巧,也可以购买辅导书参考其中的答题公式,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掌握这些表达规律,会让孩子在阅读理解答题中更加得心应手。
2
古诗文搞不定?
古诗文问题说到底,其实还是阅读理解的问题,因为古诗的背诵对大家来说肯定不是难事儿,默写那几分在考试中的占比也非常少,大家主要的困难,还是出在后面的主观题上,如果我们再去细细探究,其实是对古诗的赏析能力,以及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如此一看,问题就变得清楚许多,解决也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
面对古诗,要鉴赏不要剖析
与文章不同,诗歌是一个表达情感的载体,只有尽可能与作者共情,做题的大方向才能保证不出错,因此,面对古诗词,我们要尽可能培养起赏析能力。
具体做法是,找到一首古诗词,通过挖掘历史背景知识和作者本人生平,让孩子了解这首诗的来龙去脉,这个过程最好有家长的参与,这首诗鉴赏完毕后,可以多找几首类似的诗歌,做同样的事,久而久之,鉴赏能力就培养起来了。
面对文言文,重点放在课内文章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中考不但考察原文,而且古文阅读题也会用到课上所学。
首先,要明确考纲对课内古文的要求篇目有哪些,并不是所有篇目都是必考的,非中考必考的课文,不应该作为学习重点。
我们可以准备一张纸,将所有古文以作者、朝代、出处几个维度整理出来,整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知的过程。之后,将整理出来的文章中所涉及的注释,通假字以及句型彻底弄懂,不会的一定要翻阅古汉语词典,最好不要去百度,因为每翻一遍都是一次记忆的过程。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建议大家将这些古文完整地翻译一遍,并且做一些涉及这些篇目的中考真题,对孩子来说大有裨益。
3
每到写作文
脑子里一片空白
写作这个问题无需多言,我甚至可以说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特别训练过的话,80%的孩子都会得写作困难症。
注重积累,才能下笔如有神
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多阅读,做好阅读的积累(可以看看前面我们发的范文:👉2024各地中考语文满分作文汇总整理!(可打印)),建议大家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阅读,反复揣摩、领悟、消化,将范文中的语言“化为自己的私有物”,只有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才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为文章锦上添花。
注重细节,学会分解动作
如果作文本来就没什么天赋,就不要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是要多训练“分解动作”,一件事、一个人、一幅景……写细、写具体,慢慢的,就越写越全,越真实有情,就越能写大作品了。
比如,写长的好看就不能只写“xx有…”,不如去掉“有”,着眼于一个个细小的特点,外貌神态描写应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服务。要写心理活动就不能只写“xx心想”,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感叹词,效果更好。
又如,很多人都会有不自然的时候,写这个内心活动时加入反复搓手、搔头皮的动作描写,作文就会显得生动多了。生活中,一个人不自觉地表现出的细小动作,最能反映其内心活动、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要写动作就不能只写一个动作,最好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比如写一场乒乓球赛,“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要写好句就不能只写长句,最好长句与短句结合,控制每句话的字数。比如写春天的草地,“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
要写好段就不能只用句号,学会合理运用标点。一段话中至少出现6种标点,时间一长,你会发现他的作文生动起来了: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
4
明知读书有帮助
但就是读不进去?
从前三点我们可以看出,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是语文不好的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困难”,如果你也是,不妨尝试这样做。
不要纠结经典名著,以兴趣为主
语文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说,读经典不宜强求,不喜欢是正常的,建议兴趣为先,先找一些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书去读,兴趣有了,可以尝试用顺藤摸瓜法,从单篇课文的“藤”摸到到整本书的“瓜”。
(点击查看必读名著👇)
阅读习惯要慢慢培养,不要冒进
有阅读习惯的人,不读就觉得难受,这也是培养而来的,建议不妨把书放到触手可及的地方,看见了就翻两页,读书的时候,无需再消耗意志力,认为这是需要克服其他诱惑才可以做到的事情。
四种读书法,让你看的进去
著名作家刘心武总结了自己的四种读书法,分别是“狼式读书法”、“蟒式读书法”、“牛式读书法”、“猫式读书法”。
“狼读”就是先占有,囫囵吞枣的读法,相当于略读;“蟒读”就是生吞活剥,先存起来再慢慢消化,类似跳读;“牛读”是细细反刍的精读;“猫读”是细嚼慢咽,善于汲取精华,去其糟粕的选读。
这几种读法都有优缺点,可以活用,总之就是让自己不要把看书当成一种任务,因为这并不是任务,而是一种思维的游戏。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进,所有科目的学习都在发生变革,学生要想适应这种变革,在未来的中高考取得好成绩,就必须适应并调整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