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的地位变化让我们对太阳系的边缘产生了新的认识。

这个被称为“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曾经冥王星被认定为太阳系的边界,然而现在才发现自己的无知。

原来太阳系的边缘是一整张网,但是冥王星并不是那张网的结点。

科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一具巨大的冰质天体云团,它把整个太阳系都包裹住,这种现象就是人们讨论的话题,也是太阳系的真正边界。

彗星与太阳系边缘。

1983年,世界上第一颗彗星在韩国被确认为是一个冰雪大雪球,实际上,彗星主要是由冰质物质和灰尘等混合而成的大块小天体。

彗星在融化后会形成两条长长的尾巴,其中一条叫做尘埃尾和另一条叫做离子尾。

科学家将彗星分为两种类型,其中包括一种叫做短周期彗星,另一种叫做长周期彗星。

这两类彗星都是环绕着太阳运行的,但有着不同的特性。

例如,短周期彗星的orbit周期通常在数十年到数百年之间,他们就在太阳系内运行,并且也会经过距离太阳比较近的位置,例如哈雷彗星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短周期彗星。

而具有长周期orbital特征的长周期彗星通常需要数百年到数千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次围绕太阳的运行,他们大多数来自于太阳系外的一些地方,比如说,有着一种名为“奥尔特云”的巨大冰质天体云团,它可能包含数万亿个这样的天体,其中大部分都是冰雪大雪球。

这些天体也许是很久以前形成的一些物体,他们现在已经不激活了,因此显得很暗淡,也很小,但是在未来也总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些可能会被重激活,变成新的彗星,从而回归到太阳的周围。

有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包括哈雷彗星在内的许多短周期彗星,都可能来自于这个奥尔特云,因为它们具有较长的orbital周期,而且它们的轨道也相对比较随机,与短周期的orbital特征相符,因此这种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然后就有了关于这个巨型球胚体的问题,它们分别是怎么分开,并分布在自己的orbit中的呢?

这些小天体是在不同时间共同形成的吗?

还是说他们中有一些天体形成于早期,有一些则是后来被重激活?

目前仍没有确切的答案,但这一问题引发了人类大量的兴趣。

奥尔特云。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个奥尔特云又是什么呢?

它离太阳系有多远?

它又是如何形成的?

最早是由科学家Jan Oort提出了这一理论,他认为,在我们太阳系外面,可能存在一个巨大的冰质天体云团,这些天体是由冰雪大雪球组成的,并且将它们想象成各种各样大小的小雪球,在很多年前,这些小雪球围绕着太阳系内的行星运行,现在他们已经全部静止下来,因为已经很久没有和其他天体发生接触了。

当他们停止移动的时候,就会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失去动力,同时也会变得越来越暗淡,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现在不再和其他的物体发生碰撞,或者没有受到任何其他物体的影响,因此会慢慢失去能量。

科学家关于奥尔特云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惊人的估计,如果这个球状云团确实存在,那么它可能会有多达数万亿个这样的冰质天体,这些天体基本上都是大小不一,但是组成都是冰雪大雪球的小天体,其中大部分可能都是比较冷冻状态的小天体。

从我们地球出发要飞到这个奥尔特云,要有多远?

科学家根据推测,如果我们以目前人类现有探测器“旅行者1号”的速度飞行,大约需要2万年的时间,才能飞到奥尔特云边缘。

如果要通过一种pressed科技将探测器的速度提高至光速,那么从地球发送探测器前往奥尔特云将需要一年多一点儿的时间;

如果让人类自己以跑步速度前去,就需要上百万年的时间;

让我们以汽车速度向这个方向飞去,将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而让飞机带我们飞的话,更需要数十万年的时间才能达到。

奥尔特云形成过程。

既然现在已经知道了奥尔特云的位置,以及它可能会包含很多小雪球,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科学家们认为奥尔特云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运转起来的?

科学家们认为,关于奥尔特云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人们普遍认为,它是在早期太阳系形成的时候,由周围其他物质引力造成的,当时由于引力坍缩才形成了我们的太阳系,因此这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将物质吸引到了更远处,并与之结合,同时这些物质就组成了今天所在奥尔特云中的这些小雪球。

由于之前说过,科学家们认为奥尔特云所包含的小雪球之间应该是比较寒冷且不活动状态,因此可以推算出,它们应该是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形成并停止不动了,因此也可以推算出,它们与周围其他物质结合时产生能量应该不是那么多,因此也不会再影响到其它物质。

同时,在形成这个巨型冰团的时候,还应该有许多物质最终没有与小雪球结合,或者本身还有很多物质已经不存在了,那么他们又去哪里了?

我们不清楚,但可能性有许多,他们可能是在形成过程中散发出很多辐射能量而消失掉,又或者还留在黑暗中不为人知,但也可能已经溢出了引力范围,这也是十分正常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