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桃园春晓图》
纸本设色,157.3×58.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写陶潜 《桃花源记》之景色。春光明媚,渔郎撑棹,徐行于江水之上。两岸桃花齐绽吐英,远山叠嶂,山头苔点繁密,为一焕发回春的景象。此作山石、树木层叠,构图繁复,无迫塞之感。皴山画树,层层点染,笔墨苍润,有古雅之趣。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此图所描写的相应于此一段。此一段渔人之路(读“渔人之路和问津者之路——《桃花源记》阐释”笔记),是一条无心之路。

行,渔人三行。可以说是入道三阶。每一阶有每一阶的风景,每一阶也有每一阶要行的路,以及相应的身心感受。三阶是一个很自然的顺承关系。从“缘溪行”到“复前行”,似乎自然而然,如同赋之法,铺陈开来。但是,我们细细思量,渔人也很有可能被眼前的风景吸引——“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醉其间,心满意足,这也是自然而然啊!“渔人甚异之”,却让渔人之心没有满足于此,这种惊奇之感,似乎就是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不安于这个现状,随着心意再去探究,也就有了——“复前行”。就如同我一直在探究何谓“志于道”,这个“志”,士子之心,这颗心,就是被一种理想,一种境域,一种圣者、贤人的人格所“惊异”,这样的一颗兴发的生命啊,就有了自己的方向。

我们看此间的渔人,他并没有一个想要寻找桃花源的志向,他没有这样的一个对象化的志向。但是呢,他跟着感觉,跟着心,就这样行行复前行,就这样遇到了理想的桃花源。可以说是一种无心的付出,意外的收获。

王蒙可谓家学渊源啊!外公是大名鼎鼎的赵孟頫。他是不甘心做一个隐者的。他一生三仕三隐。年轻时,曾在元大都入仕,之后投奔吴中张士诚;张士诚败,又赴任于明廷。

自从离开元大都之后,王蒙携妻隐居杭州之时,时常赴约昆山望族顾阿瑛的“玉山草堂”之雅集。大约在那个时候,沈周曾祖沈良琛便与王蒙结识并交好。

 沈周 庐山高图

沈周的《庐山高图》,在整体的构图上,就与王蒙的繁密构图很相似。

这张由沈周展开的人物图里,沈周与王蒙有很深的渊源。我的“诗书画”系列的随笔,也是围绕着沈周展开,上下追溯源与流,就像一个侦探一样,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

半生隐居逃过元末战乱的王蒙,也在明初出仕为官,但最后受胡惟庸案牵连下狱,五年后死于狱中。

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的渔人,他也没法安心待在桃源秘境,“停数日,辞去”,他出去后,并没有听桃源里人的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他的做法,让人很无语,“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不过最终再也找不到通向桃源的路,“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赵孟頫就是这样的一个渔人啊,隐居了半辈子,最终还是投向官场。最终,竟因为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卷入其中,身死道消。可叹!可叹!

王蒙的构图,繁复深密,重峦叠嶂,密不透风。当别人追求画面的虚空简明时,他却创造了一个“实”与“满”的世界。他的画展现出重峦复岭、千岩万壑和以繁复苍郁为长的面貌。

高居翰《隔江山色》中所写的那样:“在王蒙一生的作品中,人物与建筑都没有显著的改变,同样的妇人总是倚在门槛,同样的男人不是坐在渔船里,就是坐在相同的茅屋敞轩下读书,或许连念的书都一样,然而环绕着人物的山水反而在酝酿惊天动地的变化。是以令王蒙的画生动可观的不是风景的点缀装饰,而是山水本身。”

画面的山石、树木层叠,构图繁复,但并无迫塞之感。皴山画树,层层点染,笔墨苍润,显示出古雅之趣。

密点则主要体现在他借鉴巨然焦墨大点的方法上,常和淡笔皴山结合,山头、树丛或聚或散,以干、湿、浓、淡、大、小、光、毛不同类型的丛点错落打点。他的渴笔焦墨、破笔散毫等多种苔点技法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王蒙擅长使用解索皴和牛毛皴等技法,干湿互用,能够在厚重浑穆中寄寓秀润清新的感觉。这些皴法的运用,使得他的画作在视觉上更具层次感和空间感。

王蒙的山水画以繁密见胜,重峦叠嶂、长松茂树的景象,具有充沛的气势和多变的变化。他多用“高远”结合“深远”法,使层层苍密苍茫境界得以充分体现。

他的墨色运用灵活多变,既有浓墨重彩的厚重感,线条清晰干练,又有淡墨轻描的朦胧生动感。

款识:空山无人瑶草长。桃花满□流水香。渔郎短棹花间发。两岸飞飞散香雪。花飞烟暝正愁人。一溪绿水流明月。明月团团如有意。春夜沉沉花下宿。月明风细衾枕寒。天风吹珮玉珊珊。白云洞口千峰碧。流水桃花非世间。洪武庚□春二月黄鹤山樵王蒙画桃源春晓图。

从题跋看,这幅画创作于洪武庚□春二月,这里剥落一块,具体时间就难确定了,洪武年间,在王蒙去世前,有两个年度都是以庚开头,分别是庚戌年(1370年庚申年(1380年。1380年,因为胡惟庸案,王蒙被下了大狱,五年后死于狱中。这个大案的细节是这样的: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陈宁等。

事件发生在1380年正月,而王蒙此图是画于春二月,从这里可以排除在此年作画。

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就是在庚戌年(1370年)春二月,创作了这幅画。

题跋的大意:

在那空旷幽静的山中,无人打扰,瑶草自由地生长。桃花盛开,漫山遍野,花瓣飘落溪水中,带来阵阵芳香。渔郎划着短桨,从花丛间出发,悠然自得。两岸花瓣纷飞,如同飘散的香雪,美不胜收。

花儿在暮色中飞舞,烟雾朦胧,此景此情,不禁让人心生愁绪。一条碧绿的溪水静静地流淌,倒映着明亮的月亮。那明月圆润如盘,仿佛有着自己的情意。春夜深沉,我在花下安然入眠。月光皎洁,微风轻拂,衾枕间透着一丝寒意。天风吹动,仿佛能听到玉佩清脆的声响,宛如天籁。

白云洞口,千峰耸立,一片碧绿。这里的流水与桃花,宛如仙境,不似人间所有。洪武庚戌年的春二月,黄鹤山樵王蒙绘制了这幅《桃源春晓图》,将这番美景永远定格在画卷之上。

初探王蒙的作品和他的人生际遇,以后会慢慢地深入展开,打开元、明之间的这段时空和文人生活图景。

好,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