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庄说:“笔画之是否刚劲,不在于画得是否费力。当然,艺术还是以不吃力为上。若鼓努为力,如灌夫骂座,终有伤品格。潘天寿的画看来还是吃力的。齐白石自己说他是七十岁以后才觉得画画时舒服,可见他此前还是吃力的。”

潘天寿作品

陈子庄的这番话,不仅是对绘画技法的深刻洞察,更是对艺术境界与人格修养的一次深刻阐述,引领我们思考何为真正的艺术之力,以及如何在创作中达到“不吃力”而境界自高的境界。

齐白石作品

笔画之力,非在于力,而在于心

陈子庄提到“笔画之是否刚劲,不在于画得是否费力”,这句话直击了艺术创作中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将外在的用力等同于艺术的力度。在书法与绘画中,真正的力量并非源自肌肉的紧张与汗水的挥洒,而是源自艺术家内心的坚定与情感的充沛。正如太极拳所展现的“四两拨千斤”,其精髓在于以柔克刚,内劲暗藏,而非外在的蛮力相搏。因此,一幅作品的刚劲与否,更多取决于画家对于笔墨的驾驭能力,以及情感与意境的传达,而非单纯依赖于绘画过程中的体力消耗。

潘天寿作品

不吃力,方为上乘

“艺术还是以不吃力为上”,这是陈子庄对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的概括。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创作应当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如同山间清泉,悠然自得地流淌,不刻意,不造作。这种“不吃力”并非指技艺上的懈怠,而是指艺术家在达到高度技艺纯熟后,能够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将个人情感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此时的创作,如同呼吸般自然,既无刻意雕琢之痕,又具天然去雕饰之美。

齐白石作品

潘天寿与齐白石的对比启示

陈子庄以潘天寿与齐白石为例,进一步阐释了“吃力”与“不吃力”的区别。他认为潘天寿的画看似吃力,这或许是对潘天寿作品风格的一种直观感受,即其画作中常见的雄浑厚重、气势磅礴,这种风格的形成或许需要画家在创作时倾注更多的心力与体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潘天寿的艺术境界不高,而是风格使然。相比之下,齐白石晚年自称“七十岁以后才觉得画画时舒服”,这反映了他艺术生涯中从“吃力”到“不吃力”的转变过程。齐白石早期虽也历经艰辛,但晚年时其艺术已臻化境,笔墨间流露出的是从容与自在,这正是“不吃力”境界的生动体现。

潘天寿作品

追求艺术的本质

从陈子庄的论述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艺术的本质在于表达,而非展示技巧。正如评论家王进玉所说,技巧是手段,而非目的。艺术家应当时刻保持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不断探索与磨砺自己的技艺,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浇灌作品,让每一笔一划都充满生命力与感染力。的确,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作过程中达到“不吃力”的境界,使作品成为心灵的镜像,折射出艺术家独特的精神世界与人格魅力。

齐白石作品

结语

总而言之,陈子庄关于绘画“不吃力”的论述,是对艺术创作本质的一次深刻揭示。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之美,不在于外在形式的华丽与技巧的繁复,而在于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深度与意境高远。作为艺术家,我们应当追求的是那份源自内心的从容与自在,让创作成为一场灵魂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旅行。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后人仰望的星空。(谭宁)

潘天寿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