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图:

图片

整体点评:

此作品作者马建忠,内容为:行书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尺寸235cm*120cm,采取四条屏拼接的方法,每条屏28cm,单字直径约6cm。在浅色仿古色宣上书写,拼接的中缝采用深色仿古色宣,用色方面颜色一致,整体效果古朴自然、和谐统一。

入展亮点:

1、该作品虽然是小行书,但也做到了明显的墨色浓淡干枯的对比,产生形的变化,抓住了人的眼球。

2、在势的方面,多为短小的字组,像音乐中的小篇章,让人听起来轻松愉快。表现在书法方面,让人有清新自然,且停且看的舒适感。

留白的空间设计:(见图一)

1、通篇的留白,采取了每个条拼接不一样的模式。第一副满,第二副第一列下面留白,第三幅第一列靠上面留白,第四幅只有三列,第一列满,第二列顶头到书写结束,第三列落款,上面留少下面留多,符合落款的一般规律。

2、字内的留白,主要体现在字组的细线条和枯墨上,这样的留白让通篇有了呼吸感,感觉笔画里面有缝隙。

图片    

墨法的变化:(见图二)

该作品墨法变化十分明显。我着重分析了第一条屏的墨色变化。橘色部分线条粗、墨色浓;绿色部分是细线条的字;紫色表明淡墨的字。这样的四列下来,很有趣味,像游戏也像舞蹈。

虽然只列举了一部分,但这种变化通篇都有,是这幅作品非常明显的一个对比关系,也是这幅作品的亮点所在。

作者通过枯湿、浓淡、等不同墨色的对比,使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通过控制墨的浓度和水分,使墨色从浓到淡、从枯到湿自然过渡,渐变非常自然流畅,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的美感。

图片    

变化多样的字组关系(见图三)

1、紫色部分标识出因牵丝连带而形成字组;

2、绿色部分标识出因浓墨粗线条形成的字组;

3、黄色部分标识出因淡墨细线条形成的字组;

4、椭圆形红色部分,标识出因距离远近形成的字组。

各类字组的形成方式多种多样,再此就不逐个例举了。    

图片    

笔法方面:(见图四)

在小的块面里,出现了多个相同的字,观察用笔的起行收,笔法的精妙展现得淋漓尽致,皆能清晰地看到笔锋的运转,尽显书法之魅力。结体虽各不相同,正欹各异,但于上下左右的关系处理的和谐统一。

作者在传统笔法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的理解和感悟,使笔法更加丰富多样。作品线条粗细变化明显,犹如音乐的节奏般富有韵律,通过巧妙地运用中锋、侧锋、偏锋等不同的笔法,营造出了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图片

落款:

落款在最后一幅,作者有意设计了一个不同于其他篇幅的款式,有意减少了一列。减少一列,但纸的宽度一样,正文字的大小一样,使行间距拉开,但又显得自然而然,不突兀。

落款的字体也是行书,两头留白,微小于正文字体,有断有连,留有呼吸空间。

印鉴方面,在落款上方用了长型的压边章,末尾用了两方小巧的姓名章。整体效果简洁、清爽,显得雅致而不夺作品本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十三届国展评委系列
欢迎代理及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