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艺节目《妈妈你真好看》里听见杭天琪演唱了《你好李焕英》里的主题曲《萱草花》,感觉很好听。电影我一直都没有去看,但是这首歌曲,我已经喜欢了。
萱草花,是什么花?其实这个问题在写《父亲的香椿树》的时候,用到“椿萱并茂”我就想了解一下,一耽搁就忘了这么久。连忙百度,才发现,她竟然就是,黄花菜(并不是我前面写过的金花菜,不是苜蓿),也有叫,金针菜的。不错啊,也是可以吃的美食哦。
萱草,别名,黄花菜,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在中国各地常见栽培,秦岭以南各省区有野生的……
于是忽然联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幅画。这是无意间在网络里看到的一幅清代花鸟画作品,标题《忠孝图》,当时就很是诧异。标注的作者,叫王武。
王武何人,我不通书画,完全陌生人。也只能网络了解一下,这一了解,不觉莞尔,原来此画家离我们并不遥远。他是清初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大学士宰相王鏊六世孙。
王鏊在苏州的名声还是嘹亮的,不仅有景德路上的“王鏊祠”,还有东山陆巷的“王鏊墓”,“王鏊故居”。他的六世孙王武,没有他名气大,但是他的这幅《忠孝图》的画心,着实引起了我的关注。题名“忠孝”,画的却是花草,画面是由松、石、萱草、蜀葵等组成。显然,花草里有中国人的花语。于是,再找这幅画的题识认真读了一读:
忠孝图。葵心向日,萱草思亲,此石田翁作也。余垂髫时从先君子得睹此图。后即散去,杳不可得。阅十有馀年,追随梅村吴年伯,忽出此幅为赏鉴,如晤故人,乞假归摹之,犹未神似也。今已髪白,偶返写此景,颇觉益进,因窃自喜,记之。王武。
果然,王武的题跋提及萱草的花语:“葵心向日,萱草思亲。”即葵花象征“忠”,萱草象征“孝”。这就完全通顺了。萱椿,旧称母为“萱堂”、父为“椿庭”,因以“萱椿”为父母的代称,所以,传统文化里有,萱椿并茂,萱堂之亲,椿庭萱堂,萱草忘忧,萱花椿树等等这一类祝福父母的经典表达。在国学被大家日益重视的今天,萱草花,似乎和基督文化里的康乃馨一样,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朵“母亲之花”。
但其实,《诗经》里最早用萱草表达的,完全是另一种情感——妻子思夫。读下面这一首:
1《诗经·卫风·伯兮》:
一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二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三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四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注:谖草,萱草。)
这首《诗经·卫风·伯兮》几乎是最早的战争思妇诗了。诗分四章:
第一章,妻子是很骄傲自己的丈夫是“邦之桀”,是国家的英雄“为王前驱”;
第二章,分别之后,情调突然一转,变成了对思妇思念中黯淡相貌的描摹,头发蓬乱形容枯槁;
第三章,直抵思妇内心奔涌的情绪,下雨也不好,出太阳也不好,都是想念惹的祸,想他想得头痛又心疼;
第四章,在前面两章的基础上,将思妇的状态又推送一级,直接描述思妇的内心独白,思念到抓狂的情状。她到处问,到哪儿可以找到萱草啊?把它就种在我屋北面,因为一心想念丈夫,已经伤心得病痛恹恹,需要来点药。
显然,《诗经》让我们读到,萱草,似乎是一副药,对思妇相思有疗效。
倒是下面南北朝的一首民歌《读曲歌》让我读到《诗经 卫风》里妻子思念征夫到抓狂的时候,要到处找萱草花种到北堂的更为真实的原因了:
2《读曲歌》
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
双眉未画成,那能就郎抱。
这首南朝乐府,以恋爱中的女子的口吻直白表达,女性的恋爱心理写得很直接,诗歌大意:在我没有遇到你这个冤家之前,我本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啊。可是现在的我啊,随随便便就会生出一些忧烦,想立刻见到你,却必须按捺住心绪,还没来得及好好装扮一下,又怎么能投入你的怀抱呢?
如此,那么,也许古人对萱草花的本意并非在忘忧草,而是指代如萱草花一样灿烂的女孩子,是孩提女孩本无忧。那么,萱草的意象最早出现在人们的歌唱和诗句里的时候,就应该只是用来比喻花一样的女孩,是小女孩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才让诗人把忘忧解愁的花语,自然而然地标签到了萱草花的名下。
但还是深深佩服这首民歌,诗里有多么深的领悟啊,它把无忧无虑的小女孩比喻成萱草初生,用“芳萱初生时,知是忘忧草”来表达恋爱女子的娇嗔,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衬托了如今女子恋爱的甜蜜烦恼。
恋爱中的女子只知道为悦己者容的小焦虑,她哪里知道,她的人生烦恼也就从此开始无边无际地蔓生。恋爱时还只是,生怕自己取悦不了对方,生怕自己没有呈现最美的样子,等到以后,做了妻子,母亲,她会害怕担忧很多很多很多!她的烦恼会重叠如山的啊!哈哈,这是后话,且按下不表。只想说,我读之,则更能感觉创作者含笑不语的意味深长。
也许,真的是,只有民歌才会如此洞彻人生!以这首《读曲歌》里的萱草花寓意来读《诗经·卫风·伯兮》,就很容易理解,诗歌里婚姻中的妻子渴望种一棵萱草花来忘记相思之苦,大概率的逻辑是,她希望萱草花帮她回到不懂相思的,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
当然,诗歌表面上虽然用意在忘忧,但其实,正因为忧愁难解,才更需要可做解药的萱草。萱草,增添了忧愁的浓度,在中国诗歌里的出场,就对准了女子的忧愁。
魏晋南北朝时候的诗歌里忘忧萱草的意象就不仅仅用在女子的情感世界里,鲍照的《代贫贱苦愁行》里,这个消愁意象用到了士大夫的身上了:
3鲍照《代贫贱苦愁行》
湮没虽死悲,贫苦即生剧。
长叹至天晓,愁苦穷日夕。
盛颜当少歇,鬓发先老白。
亲友四面绝,朋知断三益。
空庭惭树萱,药饵愧过客。
……
这首诗歌是真正的“哭穷”,是一首很会哭穷的诗歌。题目就一目了然,行,是诗歌体裁。题目大意是,替贫贱的日子抒发一番愁苦。而诗中那句“空庭惭树萱,药饵愧过客”则是贫贱而愁苦到的极致。只解释前半句你就能立马理解到位——穷到庭院里啥也没有就种了一棵忘忧萱草,可叹的是,就这一棵忘忧萱草也没有药效,并没有帮助主人忘记贫贱之忧,实在惭愧……可见,贫贱到啥程度,愁苦到啥地步!
鲍照的诗歌让我理解到,此时的萱草花的诗歌意象,已经从小女子的格局,生展到大丈夫的境界里。
在唐代诗人孟郊的诗歌里,我们可以发现两首萱草意象的诗歌,都跟母亲有关。
4《百忧》
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
壮士心是剑,为君射斗牛。
朝思除国雠,暮思除国雠。
计尽山河画,意穷草木筹。
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沉浮。
伯伦心不醉,四皓迹难留。
出处各有时,众议徒啾啾。
他的这一首诗歌里将“萱草”还是定位为“女儿花”的,这应该是沿用“萱草”的本意。但是下面这首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首《游子吟》基本同题的《游子诗》里,“女儿花”就升级版“母亲花”了:
5《游子诗》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依堂门,不见萱草花。
扣住“萱草解忧”这个花语去解读此诗,就很容易抓住诗人的情感抒发。当年在母亲的堂前种下一棵忘忧草,孩子才释然离开母亲行游天涯。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慈母倚在堂前盼儿归,姿态里,让我们读懂了,这世上哪里有什么忘忧草啊,母亲对游子的牵挂其实从来也没有改变!明明是种了忘忧草才离开母亲的,可是结果却是,忧愁重生:孩子忧的是,游而不得归;母亲愁的是,忘忧不得忘。
诗歌首尾两次用到“萱草”意象,似乎是犯了诗歌写作的大忌,但我以为 ,诗意玩味就在此中。首句是当初不谙世事的游子对“忘忧”的肤浅解读,尾句,才是曾将沧海之后,对“忘忧”的深刻解读。两次解读的坦承,其实是游子诗人内心深深的自责。
所以比较那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游子身上衣”,我以为这一首《游子诗》写得更动人。
有人说,至宋代萱草成为中国的“母亲花”,出现了大量“种萱孝母”和“种萱祝寿”的诗词,我就怀疑,是不是正是因为宋人读懂了唐代诗人孟郊的这一首诗歌,才呼引了一群宋诗人,把萱草花送给了母亲。
总之我是相信的,孟郊在萱草意象的升级过程里,应该是有过举足轻重的地位。
读过孟郊的这两首“萱草诗”,算是理清了“萱草思亲”这项最经典的传统意义的来历。但是,我发现,其实,唐代诗人更多的作品,还是沿用南北朝诗人鲍照的那份士大夫关乎自我价值的“萱草忘己忧”的意象含义。摘录几首,比较一下:
6韦应物《对萱草》
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
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
丛疏露始滴,芳馀蝶尚留。
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
相对于小儿女情怀,士大夫们是理智的。他们更多表达的是,解忧草不解忧,解不了他们的人生大悲愁。
韦应物的这首《对萱草》里,萱草种在“郡斋”,显然这里的忧愁关乎士大夫的仕途。他首句质问,是谁种下这棵忘忧草,多此一举啊,因为“今夕重生忧”,根本忘不了忧。“萱草”本来是忘忧,到了诗人的笔下,恰恰就成了“忧愁”的最浓稠。
一样仕途坎坷,却生性豁达的白居易,就写出了另一番洒脱:
7《酬梦得比萱草见赠》
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
借问萱逢杜,何如白见刘。
老衰胜少夭,闲乐笑忙愁。
试问同年内,何人得白头。
梦得就是他的好友刘禹锡。白居易也是质问口气,酒能散闷,萱能忘忧,那么我就问问你,萱草花下喝老酒,能比得上我老白见到你刘禹锡吗?
言下之意是,只要我们老白和老刘在一起,就是人间最欢乐,就不怕岁月沧桑,哪里需要什么忘忧草解忧酒,矫情!
白居易的诗,写得好,写得真正好!
两个唐代诗人,韦应物和白居易,在萱草花的意象里,都只是单纯地寓意大抽象的“忧愁”。这些士大夫们,无意间就已经扩展了萱草花的解忧格局,将最初对准女性对准思亲的那份柔软的小忧愁,引入到个人理想和政治抱负的大忧愁里了。
他俩的创造性,还在于对萱草忘忧这种说法的诗句抢白方式。当然这份抢白的做法,也不过是诗人抒发自己忧愁态度的表达方式而已。
宋代诗人,继续着唐人的萱草花语和表达方式,且掀出高潮。萱草的诗情继续在诗歌的大河里流淌奔腾。
读一首北宋梅尧臣的:
8《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之一,小题是“萱草”。
人心与草不相同,安有树萱忧自释?
若言忧及此能忘,乃得人心为物易。
全诗直接否定萱草解忧的说法,用反问直抒胸臆,哪有忧愁的人心可以用种一棵草来释然的?后面还来了一个反证法,加强自己这个判断。
再比如下面这首南宋诗人刘过的“萱草诗”,也是用完全的议论语句,彻底否定忘忧草这种说法,当然否定的并不是科学,而只是用否定来表达愁绪蔓生。
9《萱草》
不尽人间万古愁,却评萱草解忘忧。
闲花若总关憔悴,谁信浮生更白头?
刘过的写作思维和梅尧臣其实很接近,都是先下结论否定萱草解忧,再反证这个结论。只是刘过的结论中心在于,人间愁太多,他的结论是用陈述表达,反证倒是用了反问的修辞。
宋人对忘忧草不可能解忧的反思写多了,再读到苏轼和他弟弟苏辙的萱草诗,就感觉有点不一样的味道了:
10苏轼《萱草 》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二芳心插。
11 苏辙《萱草》
萱草朝始开,呀然黄鹄嘴。
仰吸日出光,口中烂如绮。
纤纤吐须鬣,内冉随风哆。
朝阳未上轩,粲粲幽闲女。
美女生山谷,不解歌与舞。
君看野草花,可以解忧悴。
这兄弟俩的萱草诗显然情怀积极了不少。他俩的诗句其实是在解释,萱草可以忘忧的原因。苏轼诗里的萱草被赋予了人的灵魂,身在卑微处,亭亭乱叶中,显示出鹤立鸡群的孤芳自赏。这样的花草,让落魄的人看见,自然内心会得到积极的力量。而一向更为含蓄的弟弟苏辙,就没有那么直接明白地表达,他就安静细腻地描摹萱草花的美妙,他的六句诗,用了五句,描写萱草花盛开时候的美丽灿烂自然,最后点题,这样的花,君子看了可以消解内心的郁闷忧愁。
苏轼的魅力之所以亘古长青,可见一斑了吧。同样的萱草,进了他的眼里,他一定能读出不一般的意味来。
北宋,说出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世称横渠先生的张载,也写过萱草诗,读之,也颇觉不同凡响。
12张载《萱草》
萱草花开十日余,花繁日日倍于初。
朝开暮落终非计,栽活青松渐剪除。
萱草花开了不少一天比一天多,但是早上开晚上落,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种上一棵青松,把这些萱草花都剪除罢了。
琢磨一下,这首诗歌里的萱草特点:1一天比一天多。2早开暮落不久长。诗人究竟在写啥?萱草明明就是公认的忘忧草,在这里被他写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忧愁。既然这萱草不能彻底解忧,就不如彻底剪除,用一棵意志坚定气节高操的青松替换了她吧。这就是诗人的大智慧和大胸怀。
读到这些萱草诗,再读朱熹的,也就感觉平淡了。
13朱熹《萱草》
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
北堂罕悴物,独尔淡冲襟。
收藏了不少萱草花的美图之后,不断惊艳她纤细的姿条和艳丽的色彩,我愈加相信,早期中国诗歌对萱草花的诗话,应该还是落定在无忧少女的比喻意义上的。而之后的文人心态,才丰富了萱草花的寓意。不过回眸我搜找出来的一串萱草古诗,豁然感觉,还是苏东坡的萱草花写得最得劲。
萱草花的叶子是草,开出来的花朵,却硕大艳丽灿烂,宛如无邪少年,的确养眼,会令人一时忘乎所以。不由我也很想在门口种一圈萱草花,不是为了解忧,只为,她的美丽和美食。就像邻居老王两口子,为了吃一口蒸槐花,他们,种了一棵树。
爱美爱吃的人,哪里会有啥忧愁呢?萱草花的忘忧功能,或许,从古一直就在她的花美叶肥好滋味,对主人的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