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在三月的朋友圈不断刷屏的油菜美景里,忽然惊起一个问题,脑海翻遍,也找不到一首古诗词的句子,可以呼应这眼前的金黄明丽。就算是此花平常不登古文人大雅之堂,那古代也有一类贴近农家生活的山水田园诗啊,荠菜韭菜都入诗,油菜花怎么可能不入诗?    

图片

     很快就找到几首唐诗中的“菜花诗”。 

      唐代温庭筠的《宿沣曲僧舍》:东郊和气新,芳霭远如尘。客舍停疲马,僧墙画故人。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更想严家濑,微风荡白蘋。

      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一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唐齐己《题梁贤巽公房》:吴王庙侧有高房,帘影南轩日正长。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

      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菜花吸人眼球不是靠单枝花开,是必须大片大片的金黄才有那份辉煌感,亮瞎人眼振奋人心。 很有意思的是,上面这三首诗歌所写的菜花都有成片的恢宏感,“沃天”“百亩”“压畦”的菜花,自然厚重,但这些菜花的所在,却都是佛道之地。前两首诗题里就有“僧舍”“玄都观”之说。第三首,作者齐己,本身就是和尚。且诗歌一开始就交代,“吴王庙”,显然是庙宇周围一片金黄田野。

      菜花诗找起来并不多,找到的有限几首,菜花盛开环境,还有点不同于寻常人家。这就不由不想多了。是菜花的那种颜色,太过于辉煌,普通人家承受不了吗?就和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分配一样,这样的颜色,只偏执于宗教和皇室?

图片

      这样的猜测,一时也找不到根据。再找再读。

      唐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人黄公绍《望江南》词:思晴好,日影漏些儿。油菜花间蝴蝶舞,刺桐枝上鹁鸠啼。闲坐看春犁。

        宋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也很有名: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图片

       这几首唐宋诗句也都写到“菜花”,但是细读就会发现,三首诗歌的菜花,没有前三首画面磅礴,甚至都没有提及它的金黄色。菜花在这里,就是田园农家乐,眼面前画面无法形成成片的那种黄金海的感觉。特别是范成大的那首,直接就是“菜花稀”。金黄的,倒是一粒一粒树叶底下的杏子。

      这不由得再次怀疑,“黄金海”式的菜花地入诗,是不是不太合适入普通文人之笔墨,更不合适成为农家家前屋后太威武的景观?

图片

       宋秦少游的《行香子》这样写道: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秦少游这首词,将乡村的春天写得五彩斑斓,其中一种色彩是菜花的黄色,在斑斓里,这份黄也没啥显眼,更没有突出它成片百亩的那种“黄金海”情状。

       宋代郑熏初的《乌夜啼》:春江一望微茫。辨桅樯。无限青青麦里、菜花黄。今古恨,登临泪,几斜阳。不是寄奴住处、也凄凉。

         这里的“菜花黄”色彩更淡,就是青青麦田里漂染的几根亮色而已。

图片

       倒是清代的两首“咏菜花”,毫不避讳,直接入题。

       先看陈维崧的《咏菜花》:

        极目离离,遍地濛濛,官桥野塘。正杏腮低亚,添他旖旎;柳丝浅拂,益尔轻飏。绣袜才挑,罗裙可择,小摘情亲也不妨。风流甚,映粉红墙低,一片鹅黄。

      曾经舞榭歌场,却付与空园锁夕阳。纵非花非草,也来蝶闹;和烟和雨,惯引蜂忙。每到年时,此花娇处,观里夭桃已断肠。沉吟久,怕落红如海,流入春江。

        题目为《咏菜花》,但词句中不着一字“菜花”。只在上阙“一片鹅黄”,黄得并不耀眼。下阙都是侧面描写,写尽“菜花”招蜂引蝶,气死“夭桃”。将春天菜花的兴旺写得很张扬。了解陈维崧的出生,或许就有一点新的感悟。

       他是一位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祖父是明朝的左都御史、东林党的中坚人物。父亲与侯方域交善,二人为“明末四公子”其二,曾因反对“阉党”,同罹大祸。明天启五年(1625),陈维崧出世。少年的时候便拥有了才名,吴伟业曾誉之为”江左凤凰”。明朝灭亡,陈维崧已经20岁。入清后长期未曾得到官职,身世飘零,游食四方。康熙己未(1679年),召试鸿词科,由诸生授检讨,纂修《明史》。

        这样一个诗人,他的诗歌里多少有点骨气和寒气。他俨然明末遗少活在清朝,诗歌的蕴藉是否会更多一点意味深长?他写菜花的热闹,是不是他真的要歌咏菜花?的确可以再推敲一下的。如果仔细阅读,会发现,在上下阙的开头都有一句与下文写“菜花”兴盛很不一样的画风。“极目离离,遍地濛濛,官桥野塘”“曾经舞榭歌场,却付与空园锁夕阳”,显然有故国不堪回首的味道。所以到底是“咏菜花”还是“叹故国”只有他自己知道的。

图片

      最后读一首清代皇帝乾隆的《菜花》:

黄萼裳裳绿叶稠,

千村欣卜榨新油

爱他生计资民用

不是闲花野草流。

      赞美菜花的角度,俨然国家领袖。关心的是实用,是民生。

图片

        其实,中国古代油菜称芸薹,东汉服虔者《通俗文》中,“芸薹谓之胡菜”。最早种植在当时的“胡、羌、陇、氐”等地,即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一带,其后逐步在黄河流域发展,以后传播到长江流域一带广为种植。《本草纲目》:芸薹:寒菜,胡菜,薹菜,油菜。

     会不会用这些油菜的古名词入诗,所以我们没有发现吧。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