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奖”得主、著名书法家崔寒柏先生曾在一次访谈中说:“当代有两位可以流传于世的大书法家……但他们的书法一定不会被人民大众所接受。”这一言论乍一听很矛盾,既然水平那么高、成就如此大,那群众应该也会喜闻乐见,怎么会不接受呢?

当他说出这两个人的名字时,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这两位就是王镛和鲍贤伦,一北一南,他们的字引起过大众热议。之所以常人看不懂,大众不接受,崔寒柏认为是他们的字取法较为晦涩难懂,典型的“曲高和寡”。

先说王镛,他于1948年生于北京,自幼喜爱书画,1979年考入中央美院,师从李可染、梁树年、叶浅予等名家,经过诸位导师指点,他的山水画、篆刻和书法水平突飞猛进,毕业后留校任教,持续接受着前辈大师们的教导。

王镛临习过诸多名家的作品,对碑帖有较深的了解,他在打下扎实的功底后,开始将篆刻与书法结合。王镛的字深受两汉至魏晋砖文的影响。砖还没有烧好的时候,质地有些柔软,此时在上面刻字,干了以后笔画起笔、收笔处会出很多岔口,这样一来非常具有立体感,类似于人们所说的“锥画沙”。

所以,当我们看王镛的书法时,会感觉笔画奇崛狂怪,结字千变万化,字迹大小错落,用墨浓淡交替,二维纸面上写出了三维动态的效果。崔寒柏评价他的字:“和他刻印时候的经历,同时和他的山水画相吻合,最后形成了他那种有块面感,有书写感,有效果,有文字(的风格)。”。

在书法界,鲍贤伦不像王镛那样引人关注,他非常低调。鲍贤伦1955年生于上海,读中学时自学书法和绘画,1974年拜徐伯清为师,开始练习褚遂良、孙过庭以及徐氏小楷等作品,功力日益精深。

1980年,鲍贤伦得到陈恒安指点,开始进一步上追古人,从汉碑、汉简、汉帛书中寻找用笔灵感,专攻隶书。他的字动作丰富、古朴稚拙。逆锋起笔形成钝头,再中锋行进,收笔时回锋内收。笔画浑实饱满,骨肉匀称,转折处张力十足。结构紧凑内敛,圆润大气,无大开大合与锋芒、圭角。

鲍贤伦在保留隶书笔法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其“写意性”,增加情感因素在其中的体现,这表现在笔画、结字比传统隶书更灵活,重心、章法的左右摇摆、疏密变化也随着情绪的起伏而变化。

崔寒柏评价:“就这二位来讲,我觉得已经砥定能够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极其特殊的代表性书法家,已经成熟了。还有人说陈忠康啊,曾翔啊,邵岩啊,他们还没有到这个成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