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王保奇!

临床20年,我发现很多耳鸣患者往往伴随着脾胃较弱、急躁易怒、心慌心悸、体质差等情况,但这些很重要的信息却常常被患者忽略,认为这些跟耳鸣一点关系都没有。

可恰恰这些现象跟脏腑、经络的状况有密切关系。所以,耳鸣如果只治耳朵,那就大错特错!

整体并且重点来看五脏六腑,才是正确思路。

图片

之前接诊过一个小姑娘,25岁,反复耳鸣1年半。

她是什么情况?毕业后进入一个还不错的单位,就拼命工作,每天忙的不可开交,事业上小有成就,身体却亮起了红灯。1年半前耳朵时不时传来嗡嗡声,声音比较小,起初以为是休息不够引起,并未放在心上。

可声音忽大忽小,声响持续时间越来越久,晚上睡不好,第二天困得打哈欠,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就诊前3个月,发作愈加频繁,总觉腹胀,记忆力减退,整个人都很烦躁焦虑。听朋友说中医可以治疗耳鸣,最后来我这想调理一下。

我看她舌头胖大,两边有齿痕,舌苔白滑。

图片
辨证:脾肾不足、耳窍失养
随后开方:脾肾双补丸加减(体质不同用药不同,这里就不放出具体方剂了)

结果如何?

服药一周后,患者发信息反馈耳鸣声减轻,睡眠也有好转。方子进行加减后,接着又服用了2个多月,再复诊时患者特别高兴和我说:“王主任,耳朵真的不响了,晚上也睡得好了,之前的不适都没有了。”

图片

我也为她感到开心,随访至今,未复发。

给大家说下我的调理思路: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先后天之精气,开窍于耳,肾精充足方可滋养耳窍。而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将饮食水谷消化吸收,转化为精微物质,并将它们运输布散于全身,从而营养全身。

若脾肾亏虚,清阳之气不可上升到耳窍,耳窍失去濡养,就会出现耳鸣的症状。

上方用到的中成药——脾肾双补丸,它的创始人是明朝著名的中医学家缪希雍。这里头有补脾健胃的党参、黄芪、茯苓、鸡内金;还有补肾滋阴养血的山茱萸、山药、杜仲、锁阳。
图片
整个方子同时照顾到了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同时补足的气和血、阴和阳。让你的脾胃强健,让你的肾气充盈,让你气血调和,那很多别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方子是不错,但想要把效果发挥到极致,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调整。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感谢你的阅读!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