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憬萱 | 清宫仿古玉器及其体现的玉文化
摘 要:中国的仿古玉器,始创于宋代。到了清代,仿古类玉器较前代更加成熟,乾隆朝仿古玉更是精品迭出。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丰富的清宫玉器,其中仿古玉器百余件,主要为清仿商周至汉代古玉,也收藏有少量仿新石器时代和其他朝代玉器,还有一些仿青铜器类玉器。从纹饰上来看,仿古玉器纹饰繁复精美,有仿生类具象纹饰,也有抽象纹饰。这些器物无论是从造型还是纹饰上看,与前朝古器既有相同,又有所变化,说明了清人追寻古风古韵,同时又大胆创新。
关键词:清代 仿古玉器 造型
纹饰
中国的仿古玉器,始创于宋代,主要是仿前代的玉器和青铜器,仿制的手法有造型仿古、纹饰仿古,或二者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传统,以后历代多有沿袭,并成为玉器形制的一个重要类型。而到了清代,仿古类玉器较之宋代更加成熟,尤以清宫仿古玉器著称,用以满足统治阶层好古与追新立异的心理。乾隆皇帝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不仅喜好收集古物,同时还对古物进行研究,编辑了《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等考古谱录,并加以仿制;到了乾隆二十四年,清军平定了准噶尔和回部的动乱,打通了玉材运输的渠道,并垄断新疆玉石的开采,因此大量玉石原料被送进宫中,解决了清前期阻碍玉器发展的原材料问题,使得清中期出现了大批精品玉器。
目前学术界关于清代仿古玉器研究的相关论文较少,张广文《清代宫廷仿古玉器》一文中,从宫廷仿古玉器的品种及鉴定、仿古玉器的制造及做旧的方法与识别方面做了详细分析;黄英《故宫藏九件乾隆御题“和阗绿玉”诗仿古玉器考》中以北京故宫所藏的九件仿古玉器为例,详细阐述了乾隆时期宫廷玉料的来源、分类及乾隆皇帝对仿古玉器制作的关注与推动作用。黄晓蔓《宋代仿古玉器与清代仿古玉器造型纹样的异同》一文中,介绍了宋、清两代仿古玉器造型与纹样的相同及不同之处;又在《论清代仿古玉器与青铜器艺术的关系》中,介绍了青铜器与清仿青铜玉器在种类、社会功能及纹饰等方面的区别。从这些文章来看,清代仿古玉器的研究主要以清代宫廷仿古玉器为主。从现存的实物来看,也主要是以清宫收藏为主,并以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及沈阳故宫为收藏大宗,而关于沈阳故宫收藏的清代仿古玉器尚少有相关文章进行论述。本文对沈阳故宫所收藏的清代仿古玉器进行梳理,并对其在器形及纹饰方面的仿古与变化进行简要论述。
在清宫仿古玉器中,以前朝古玉为蓝本的玉器为数不少,如仿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汉代、宋代、明代等玉器均有所见。沈阳故宫所藏此类玉器较多,主要为清仿商周至汉代古玉,也收藏有少量仿新石器时代等各朝代玉器,如琮、璧、璜、斧等造型器物。
其中玉琮为清代仿古器中常见器形。玉琮(图1)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典型器,其上常雕有人面纹,为神权社会的统治阶级所有,是沟通天地人神的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周以后,玉琮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礼仪重器功能,不再被人们认识。清代乾隆时期早已不知此为上古玉琮,将之识为车之辋头,并在部分玉琮上题诗,定为汉代之物,如北京故宫所收藏的新石器时代玉琮(图2),就被刻上了乾隆皇帝御制诗。直到1936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考古发现了大量此类玉器,人们才重新认识了玉琮。沈阳故宫所藏的玉琮均为清代仿新石器时代玉琮,器形小巧简洁,并有所变化,有的为外方内圆(图3),有的为外圆内圆(图4)。
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已有,是最早的玉器造型之一。此时多为光素,并无纹饰,器形比较简单,多为扁圆形,正中有孔。古代素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璧和琮则象征着天圆地方,是早期统治阶级用以祭天地的重要礼器。到春秋战国时,玉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谷纹、蒲纹、蚕纹、兽面纹、夔龙纹等雕饰。汉代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更加精细。汉以后至宋元时,玉璧不多见;在明清时则又兴盛起来,并出现大量仿古制品。
沈阳故宫藏有多件清代乾隆年间仿战国至西汉时期流行的蚕纹兽面纹玉璧,雕工精美。比如青玉蚕纹璧(图5)直径16.6厘米,厚0.4厘米,玉质较白,圆片形,双面雕。从造型上看,与前代玉璧(图6)相同,在纹饰结构分布上无太大变化,璧中央满雕蚕纹,以绳纹为界,外区遍饰夔龙纹和兽面纹。玉璧下部承托一紫檀镂雕底座,底座上雕有海水纹及螭龙纹等。
沈阳故宫还藏有两件与之相似的玉璧(图7),其侧面阴刻乾隆皇帝御制诗:“和阗岁有贡,私鬻亦多来。俗样知不售,古风今渐开。试看斯谷璧,实未负良材。移易可云速,为君应慎哉。”末署“乾隆壬子,御题”款。据不完全统计,乾隆帝题咏玉器的诗文多达八百余首,远远超过题咏其他材质器物的诗文。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仿古玉器的喜爱和追求。
清代仿前朝古玉的形制多样。清碧玉镂雕夔凤长宜子孙牌(图8),高12.5厘米,宽7.3厘米,以整块碧玉料镂空透雕而成,造型仿东汉“宜子孙”玉璧(图9)玉璧上部为牌首,下部为璧形牌,通体镂空雕刻纹饰。
图8 清 碧玉镂雕夔凤长宜子孙牌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清仿汉代玉牌虽整体造型与之相似,但又有所变化,造型较汉代更加复杂,尺寸也比之高一些,虽上部牌首较大,但比例协调。“宜子孙”玉佩多寓意子孙万代,健康长寿,在清宫玉器中很是常见。
如果说青铜器是三代社会最重要的礼器形式,那玉器则是青铜礼器出现之前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最基本礼器形式。仿青铜器类玉器,将玉与青铜结合,将早期文明以新的方式传承与发扬。
沈阳故宫现藏有几十件的仿青铜器类玉器,器形种类较多。从实物来看,清代不仅继承了宋代以来仿古器的器形,如卣、簋、觥,还新仿豆、罍、鼎等。
青玉双兽耳活环三足炉(图10),全高23.9厘米,宽22.1厘米,口径9.7厘米,由上等青玉雕琢而成,玉质晶莹温润,雕工细腻,刀法娴熟,工艺精湛。玉炉整体圆润,器形借鉴了商周时期的青铜“鼎”,与商周时期相比造型变化较大,器身分为盖、炉两部分,此类清代仿古玉器上部多配有器盖。此炉为内廷燃香器具或佛前供器,还可陈设于寝宫、书房为观赏所用。早期玉炉见于宋元时期,清代玉炉数量增多,制作精巧。这件玉炉造型典雅,古朴大方,体现清代玉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
图10 清 青玉双兽耳活环三足炉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款碧玉仿古蕉叶纹出戟花觚(图11),高23.2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5.5厘米,为整块碧玉雕制而成,敞口,长颈,凸腹,下部为高圈足外撇,器身四周出戟,底部有“大清乾隆仿古”楷书款。此件觚整体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觚相比变化不大,仅在纹饰上有所不同。觚,为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后成为象征权力的礼器。觚的造型优美典雅,故从宋代以后,成为仿古类的瓷器、玉器、珐琅器等模仿制作的重要器形。玉质觚形器还可以作为花插使用,是清宫书房中常见的陈设品之一。
图11 清 乾隆款碧玉仿古蕉叶纹出戟花觚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清嘉庆款碧玉爵(图12),高11.5厘米,口长12.3厘米,足高4.9厘米。总体呈元宝形,有流、柱、鋬和三足,腹底阴刻戗金“大清嘉庆年制”方形款。此玉爵的造型与商周青铜爵比较变化不大,仅腹部较为收敛,不似商周时的圆腹。爵为商周酒器,在青铜礼器中是出土最多和最基本的礼器,为贵族阶层在会盟、出师、凯旋、庆功、宴会时所使用。
清乾隆款青玉仿古铜纹双耳活环盖壶(图13),全高21厘米,口径长6.6厘米、宽3.1厘米。瓶盖及口为椭圆形,束颈,溜肩,鼓腹,圈足。盖为覆斗形,上部为圆钉形纽,两侧各有一龙首衔柱,上置活环,圈足外部为四出戟式,壶底阴刻“大清乾隆仿古”三行六字款。此壶外形似尊,体量较大,器形与古代尊比较稍有变化。此种器形的仿古玉器,多在肩部两侧以活环耳装饰。
图13 清 乾隆款青玉仿古铜纹双耳活环盖壶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从沈阳故宫所藏的仿古玉器来看,大多数器物的纹饰在技艺上极尽繁缛细密,代表了清代玉器以繁取胜、功以尽致的装饰特色。尤其是将原来战国青铜器上阴刻的平面纹饰,变成浮雕人物动物纹,明显增强了器物的立体感,整体风格繁华富丽。仿古玉器上的纹饰多样,抽象类动物纹饰如螭龙纹、兽面纹等较常见;而仿前朝的玉璧、玉佩上也常见有谷纹、蚕纹、动物纹等等。但这些纹饰,并非照搬前朝原样,而是依据玉材和琢玉工艺选择适宜的造型与式样,并加入清朝人的审美,与前朝古玉纹饰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变化及发展,代表了当时的风格。
清代仿古器中,谷纹是最常见的纹饰之一。玉器中最早的谷纹,见于春秋时期。谷纹象征种子发芽和丰收,到汉代一直沿用,并受推崇。谷纹的造型及布局特点可分为三种:一为浅浮雕,谷粒圆鼓,体型较大,手感圆钝;二为谷粒后端较尖细,但不加细弯阴线;三为排列较稀疏,且不太规则。排列紧密者也称卧蚕谷纹,或蚕纹。
后来在谷纹的基础上又发展变化出蒲纹,又叫席纹,即蒲席的纹样,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织,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的纹样,六角形有时还琢有阴线的谷纹。此种纹流行于汉代,宋明之间也有少量制作。
清代乾隆皇帝认为“谷璧”是“兆有年”“兆多粟”“庇荫嘉谷”之瑞,因此在诸多仿古玉器上,都有谷纹或蚕纹来装饰,并多采用浮雕装饰技法,使纹饰更加立体(图14、图1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就有了龙图腾的崇拜。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的形象不断演变和发展。早期龙纹很简单,也可叫作“螭”纹。螭是古代神话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头部形似虎首,所以也叫螭龙、螭虎,寓意美好、吉祥、财富。其形盘曲而伏者,称蟠螭。玉器上的蟠螭纹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汉代达到鼎盛时期,此后仍有发展与变化。
从总体看,清代螭纹由简向繁变化。如清白玉云螭纹盖壶(图16),全高25.5厘米,玉色白如凝乳,器身通体浮雕有六只螭龙,上盖及口部呈长方形,纽部为一螭龙,颈部双耳为透雕夔龙,肩部凸起为折肩式;壶颈部、腹部至足部雕螭龙五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清代螭龙纹极富变化,多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工艺,因而纹饰更加圆润、生动立体。清白玉透雕螭龙带钩(图17)就是由整玉圆雕制成,长14厘米,宽3厘米。上部作龙头俯首形状,形成腰带前钩;带钩器身为弧状平板式,其上透雕蟠螭爬行,螭口衔灵芝;带钩背面浮雕牡丹纹,下部制有凸起带纽,纽中央为凹眼,纽表面浮雕云纹。此件带钩造型优美,雕刻细致,为带钩中的佳作。
龙纹发展到商周时,多以夔龙纹形出现在青铜器上,并且大多被设计成以侧面呈现的抽象灵物,称为“夔”或“夔龙”。《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对“夔”也有记载:“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从宋代开始,夔龙纹常饰于仿古青铜造型的玉器上,到了清代其他造型玉器上也多有出现。如清白玉蟠夔龙长方墨床(图18),长6.9厘米,宽4.5厘米,墨床上面满雕三只夔龙,一雄一雌一幼崽,均身体曲折多变。墨床底部刻制有八个立足,全器附以红木制榻形床架,使之更为典雅和易用。此件白玉墨床为清宫原藏之物。
有的清代仿古玉璧上,还将兽面纹改为了清代崇尚的龙纹。沈阳故宫藏青玉蚕纹璧(图5),在璧的外区满雕游走缠绕的螭龙纹,而在其下部雕有整齐排列的兽面纹,展现了龙纹压制着兽面纹,也寓意着龙的地位。清代多用浮雕技法,与春秋战国时流行的阴刻(图6)不同,这种技法使得螭龙纹更加生动立体。
仿古玉器上除夔龙纹外,还常见有兽面纹,旧称“饕餮纹”(图19)。琢于玉器上的饕餮纹饰从新石器时代早已出现,后在商周青铜器上普遍用以装饰,延续到战国晚期。据《吕氏春秋》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在商、西周盛极一时,主要为变形纹样,兽目圆大。清代中期有少量的仿古玉器采用这种纹饰。如清青玉龙耳仿古铜纹带盖扁瓶(图20),全高17.6厘米,宽8.2厘米,其腹部中间浮雕饕餮纹,周围辅以卷云纹,上下以弦纹相隔;腹身下部浅雕一周仰莲瓣纹。此器不仅在造型上追求古朴典雅,而且在纹饰上也与之和谐统一,是清代仿古玉器的精致之作。
图19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
图20 清 青玉龙耳仿古铜纹带盖扁瓶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仿古玉器上的兽面纹,较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较大,虽形似,但纹饰趋于乖巧,不再凶恶,更凸显玉器功能的变化。清代的仿古玉器主要为陈设艺术品,也体现了清代皇帝对汉族传统文化的崇拜和敬仰。
从现存世的清代仿古玉器的实物来看,清代仿古器已不局限于仿古铜器,而是包括仿前朝古玉、仿瓷器、漆器、竹器等多种艺术造型,并在器物造型及纹饰上多有变化与创新。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丰富的清宫玉器,其中仿古玉器百余件,它们造型端庄规整,图案纹饰丰富多彩。这些仿古玉器均仿造了不同年代及材质的器物,主要可分为两大类,每类数量达几十件,一为仿前朝古玉器,主要为清仿商周至汉代古玉,也收藏有少量仿新石器时代和其他朝代玉器;二为仿青铜器类玉器。而从纹饰上来看,仿古玉器纹饰繁复精美,有仿生类具象纹饰,也有抽象纹饰等。这些器物无论是从造型还是纹饰上看,与前朝古器有相同,又有所变化,说明清人追寻古风古韵,同时又大胆创新。
中华文化代代相承,历来讲究以古为鉴,追求在传承之中不断创新。清朝中朝,社会相对富庶和稳定,为古代文物收藏和创新制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清朝宫廷以崇尚传统玉文化为出发点,制作出各类仿古玉器,虽在器物造型及纹饰上均有传承,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及发展。沈阳故宫在“大器载道——清宫仿古文物展”中共遴选出40余件与之相关的文物,这些仿古玉器造型端庄规整,图案纹饰丰富多彩,体现了清朝中期,尤其是乾隆皇帝对仿古玉器的喜爱,对博古学的热爱。清朝仿古玉器也因此成为承载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传给后世的重要文化遗产。
本文原刊于《收藏家》2023年第2期
注释从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