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的“脏腑经络”,都是“藏象”。
藏(zang),隐藏不露的意思;象,显现于外的意思。实话来说,中医的脏腑经络,没有“实体”的对应,因此都是隐藏不露的。对于它们的属性,古人通过“取类比象”的方法确定,这就是所谓五脏之象,可以类推”;对于它们的状态,可以通过显现于外的“征象”来了解,这就是所谓“以外揣内”。
《五藏生成论》就是讲述这个问题的一篇文章。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皮、脉、肉、筋、骨,是人的“五体”。这些组织,尽管大部分也位于体内,但它们都是古人可以接触、度量到的“东西”,也是中医很多治疗项目,比如针灸、按摩、正骨等等直接施治的“东西”,因此,五体是真真正正的“实体”。如果我们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其实它们大多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来。这一点很重要,是我们深入理解“经络”的关键。
毛、色、唇、爪、发,是人的“五荣”。这些组织,中医认为是“五藏”在体外的“征象”,通过了解这些组织的情况,就能够推测“五藏”的功能状态。
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了解和推测,这就是涉及到中医诊断学的问题了。 
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对于诊断手段,《五藏生成论》总结了四种:
1、诊色
2、相音
3、类推
4、切脉
这就是后世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进行诊病的理论来源。
能够将这些诊断手段综合起来,就能够做到诊病准确而全面,达到“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的境界

《内经》中的“藏象”的建立,离不开“类推”这种方法,中医“五运六气”对于疾病流行的预测,我们可以看做是“类推”的一种使用。但是对于“类推”用来诊病,《内经》鲜有涉及,因此阿伟哥在这里也就不展开讨论了

至于相音,即所谓“五音”配“五藏”,通过“五音”的变化,来推测“五藏”的状态。由于《内经》记述不详,而真正方法久已失传。对此阿伟哥也在研究探索中,因此也就略过不谈了。

剩下两种,就是“诊色”与“切脉”了。

这里的“色”,是指面色。按照经络学说,人体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是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头为“诸阳之会”,因此,面部的气色能够反映全身的问题。

现代研究发现,人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重量仅仅占体重的2~3%,但正常成人全脑血流量约为800~1000毫升/分钟,占每分钟心脏搏出量的20%,这是“诸阳之会”的真正缘由。

我们看,为了支持大脑的工作,主动脉分出了粗大的颈动脉和椎动脉供血,可谓是十分“偏爱”。

这种“偏爱”,就形成了头面部异常丰富发达的血管网络,而呈现于外的“表象”,就是人的面部所表现的“色”。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很多人误以为中医望诊的五色是指红、白、黄、青、黑,这是不对的。对于绝大多数国人而言,属于黄种人,虽然有肤色深浅的不同,但应该是以黄色为主的。

而面色除了黄色的基底色之外,所呈现的颜色主要与面部血管的丰富度、紧张度、血液循环中血液含氧量等因素有关。

上图一看便知,左面两个应该是静脉血,含氧量低,呈紫红色,甚至紫黑色,右边三个是动脉血,含氧量高一些,呈红色,或鲜红色。

我们看,《内经》中的描述就很有道理:面部五色,像是“缟”包裹的各种颜色的物品呈现的色彩。缟,是指未经染色的绢。绢,是指采用平纹组织,质地细腻、平整、挺括的天然丝织物。

这就是未经染色的丝,是绢的原料,是一种微微的浅黄色。可以想见,这种颜色,就是中国人面部的“底色”

在这种颜色基础上,主要是由于循环的差异,造成了人面色的差异。

当然,在正常范围内,属于生理性的面色差异,这就是《内经》中描述的像是“缟”包裹的各种颜色的物品呈现的色彩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朱,是指朱砂,是一种矿物质,散发着一种有光泽的鲜红色。

我们大家可以想见一下,朱砂外面包裹一层薄薄的绢所呈现的颜色是神马样子——这就是五行当中,偏重于“火”的正常人的面色。网上找不到成人适合的照片,就拿一个小朋友的来凑数,注意看他面颊的颜色。

生于肺,如以缟裹红

《说文》说:红,帛赤白色也。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这是桃花的颜色。

我们可以想见一下,这种桃红色外面再裹上一层包裹一层薄薄的绢是什么样子——这就是,五行当中偏重于“金”的正常人的面色。当然,这种面色由于肺气充沛,气血充足,再配上唇红齿白,很多人是帅哥美女,当然网上那些涂抹着厚厚粉底的人造美女除外。

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

栝蒌实,是一味中药材。颜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裹着绢的栝蒌实,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平常肤色,显得也很健康。

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说文》说:绀,帛,深青扬赤色。是指一种微红带青的丝织品,大概就是日出时分,深青色的厚云层映照部分阳光的颜色。

裹着薄绢的绀色的图像,不带好找。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生气了,满脸铁青,接近这种感觉。这种人属“木”,如果青中带红,如上图中云层一样,光彩流溢,方为正常。

生于肾,如以缟裹紫。

《说文》说:紫,帛,黑赤色也。紫是指一种微红带黑丝织品。

日落之后,天尚未完全黑下来之前,这个时候天地交际之处,介于黑和蓝之间的景象,就是“紫”。

裹着的紫色图像,更不好找。估计宋代时候的包拯,应该就是这个颜色。和“绀”色一样,如果整个面色隐隐透一丝红色,紫色或蓝色光彩流溢,也属于正常人,甚至属于贵相。

上面罗列的都是正常人的五行之色。《五藏生成论》还讲了非正常的五行之色,以及如何判断病情的转归和预后。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

如果望见面部色青如死草、黄如枳实、黑如煤烟、赤如凝血块、白如枯骨,那么可以判断预后不良,也就是《内经》所说的“死”。当然,如果经过治疗,面色发生了变化,青如翠鸟的羽毛,赤如公鸡的鸡冠,黄如螃蟹的肚子,白如猪的白肉,黑如黑色的羽毛,则是病情出现转机,向好的表现。

《内经》中所说的各种面色表现,阿伟哥的图片不一定恰当,大家领会精神就行了。总而言之,颜色中带不带“生机”是决定疾病生死的关键。死草、干枳实、煤烟、血凝块、枯骨,这些都是失去生命力的东西,而翠羽、鸡冠、蟹腹、豕膏、乌羽,这些都应该是在活体动物身上的表现,死后的自然也不能算。

喜欢,就到我的公众号看看

阿伟哥只把真正的干货给你

 也可以加阿伟哥的微信号
私下里和我聊一聊

阿伟哥既往文章合集

(点击蓝字可直接跳转)

医易系列合集

西游奇谈系列合集

品味医道系列合集(上)

品味医道系列合集(下)

易学杂谈系列合集(上)

易学杂谈系列合集(下

先天易解合集

随想录合集(上)

随想录合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