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之创意工坊

找到江南造物馆的时候,发现大门紧闭,门口竖了一块牌子:“施工区域”,看来是还在布展中。这个展馆是以前老馆没有的,我本来还抱着颇大的期望。

旁边有一个创意工坊,展柜里陈展着书房的陈设,清雅大方的格局。墙上是水墨山水,桌案上文房四宝齐备,还有一些小摆件,是古代士大夫们的书斋,看得我十分羡慕。

因为我每天呆在书房的时候还挺长,所以整个家里唯有对书房的布置还算用心。即使满架的书堆到天花板,没有这山水画、这笔墨纸砚……书房只是书房,意境差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对面是一间类似工作室的房间,原来是上海的非遗项目柯罗版书画复制技艺。这个名字读着有点拗口,其实是英文的音译,中文名字比较一目了然:“玻璃板印刷”。

这种技艺自光绪年间传入我国,也有150余年的历史了。这是一种照相平版印刷工艺,由照相、修版、制版、印刷四道工序组成。由于复制出的作品还原度高,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曾评价珂罗版为“下真迹一等”,也就是说最成功的模仿者。

对面的墙上就挂着各朝代的名画,都是复制品,仿真度很高,大概就是这个非遗项目珂罗版的成果了。

明朝的著名画家仇英被誉为明代第一“绘事高手”,有着从漆工到当朝绘画担当的神奇经历,擅长人物画,尤其是仕女图,笔力刚健。

墙上陈列了他的三幅画,《临宋人半闲秋光图》《临宋人嫔妃浴儿图》《临宋人傀儡牵机图》都是人物图,前两幅是仕女图,都是《临宋人画册》十五册。这部画册是仇英临摹宋人的集成之作,画风是南风院体风格。仇英的故里是苏州,但是藏品堪称丰富的苏博,居然没有他的藏品。

明朝画家董其昌以山水画见长,是“华亭画派”的代表性人,对明末清初画坛产生深远影响。《秋兴八景图册》是纸本设色画,画的是画家泛舟吴门、京口途中所见的景色。

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陈洪绶是诸暨人,崇祯年间受召入内廷供奉。《斜倚熏笼图》是一幅仕女图,设色清丽。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擅画山水和墨竹。《六君子图》是三段式的构图方式,近处是在石头丛中的六棵树木,中间是大片的空白,画面顶端的一抹远山。

清初画家石涛擅画山水,兼工兰竹。《山水清音图》描绘的是纵横的山岩、湍急的飞瀑、突兀的奇松间,两位高士对坐桥亭默参造化的情景。

明末清初画家王翚是苏州府常熟人,绘画以山水为主,融会南北诸家之长,创立了“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新面貌,被称为“清初画圣”。他的《唐人诗意图》描绘的是江南景色,但我好像看过的是他的一幅长卷,这里陈列的却是一幅竖轴。

清朝画家郑燮是江苏兴化人,他更广为人知的一个名字叫郑板桥,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这里陈列的并不是他出名的墨竹图,而是一幅《行书十言联》。

清朝画家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师承董其昌及王时敏,开创娄东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仿黄公望山水图》画的是高山屹立,树木丛生,房屋掩映,山石顶端多留白。据说此画虽然仿的是黄公望的山水画,但还融入了王蒙、倪瓒等人的笔画。作为外行的我们自然是看不出来的,即使临摹黄公望的原画,也是很有意境的。

清朝画家王铎是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王本仁的儿子,善于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虽然我们对于书法也并不懂,但即使以外行人的眼光来看,这幅《行草书轴》也显得飘逸纵横,似乎带着勃勃的生气,也许能算得上他的代表作了吧。

原本我们看了这些复制的仿品,还想去书画馆看看原作,可惜今天书画馆并不开放,也许还没有完成布展。

自由行:上海博物馆(东馆)之创意工坊

8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