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慈悲,灵魂有信仰。真正的修行之道,不是教你远离红尘,避开车马喧嚣。而是让你向内观照,当下的正念、正言和正行,活出本源自性中的光明与慈悲。
记忆真是越来越差了,刚刚在朋友圈里读到这段话,赶紧就给复制粘贴了过来。等到想要在下一段注明,这是来自哪位好友的朋友圈时,却已经不记得了。
不得已,又去翻看了一遍朋友圈,尴尬的事情再次发生:忘了自己重返朋友圈是要干啥了。
薛睿女士,我真不是故意的,怪只怪,咱们平时联系的太少,互赞也不多,呵呵!
如果换成王老师的课程,根本就不需要记忆的,因为已经成了自己日常的一部分。
只要王老师没有必须主持的仪式或活动,他是一定会去的。我也是,到时间就去了,比如说这个周一下午的共读《大学》。
地点不变,还是在诺富特酒店一楼大厅东侧的觉·茶空间。
到了地方,看到台总正在茶桌前抄心经呢。她也是一愣:焦老师,你咋?噢,今天下午是王老师讲《大学》的时间啊,我自己在这儿抄经,把时间都给搞混了,还以为今天是周五呢。
没聊几句,常海丽和她家姑娘也到了,进门就说“今天外面真冷,骑车又快,就怕迟到了。没想到我娘俩来得还挺早的……”
王老师进门,也是连连搓手,说路上冻得手麻,看来这身秋装真是抗不过这提前越位的“冬天”的。
看人来得差不多了,王老师就开始讲课了。看着有几位生面孔,我猜着王老师还要把开头部分简单重述一遍的。
正如我预料的,王老师先领着大家读了几个段落,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大家回顾前面的内容:哪句是《大学》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三纲八目是哪几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的两个“明”字,是同一个意思吗?“知止定静安虑得”中的“虑”该做何解释……
结果就是,能答对的人还真没几个,都属于答非所问、张冠李戴的那种学生。
我也是一个“德性”,许多知识点都做过笔记,有的还记了不止一次,只是过后是不去复习的。
比如说,王老师问我:三书六礼中,进行完“纳采”之后,该进入哪道程序?
我顿时就懵了,猜着是“纳吉”吧,自己都感觉是错的,知道中间缺了一个啥,可就是想不起来。
没等我慌乱地翻看以前的笔记,王老师就说:看来你是没用心记。应该是问名,然后才是纳吉、纳征、请期,最后是亲迎。
接下来,王老师就逐段逐句地解读着书中的内容,还穿插着一些相关知识,比如说介子推,比如说关公家训,比如说大范村的来历,比如说文脉书房新增加的河东作家展区……
看似是一些闲言闲语,其实都与经典有着密切关系的。
就这么听着记着,频频点头之余,来上个会心一笑……
两个小时后,本节《大学》课结束,收获满满,尽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