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这句诗,说的是南北朝时期江南佛教广传、佛寺林立的盛况。而就在南北朝时期,大约1500年前,相传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不远万里来到南京(古称建康),接受南朝信佛的皇帝梁武帝(萧衍)的召见。
因与梁武帝言谈不合后,达摩匆匆离去,折一根芦苇飘然渡过长江,继续北上传扬禅宗,这就是富有神话色彩的“一苇渡江”传说。本人有幸收藏一尊达摩渡江题材的寿山白芙蓉石雕,并由制作者刻款“石天”,牵出了明末清初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等齐名的大画家沈颢。
作者收藏的”达摩渡江“白芙蓉石雕
达摩,又名“菩提达摩”,后人尊称“达摩祖师”。据《历代法宝记》、《楞伽师资记》等记载,达摩是古印度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他自幼饱读佛经,对经文有独到的见解,长大后拜佛教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为师,发愿要重新振兴佛法。当然,这些都类似于神话传说。
达摩背负经卷、宝葫芦和斗笠
达摩是佛教禅宗大乘派,宣扬普渡众生。后来,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漂洋过海,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达摩到达中国广州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皇帝。笃信佛教的梁武帝萧衍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南京,宾礼相待。
达摩与梁武帝言谈为何不合以及对话内容大意是什么?还有达摩是如何“一苇渡江”的?民间传说中有几个不同版本,这里略选一二供大家参考:
达摩十月一日到达南京,梁武帝接见达摩,问他:“朕登基以来,广造寺宇,度众人为僧,写佛经、造佛像也不遗余力,有何功德?”达摩说:“没有功德。”武帝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这些如影随形,虽然有,却不是实有。”武帝说:“怎样才是真功德呢?”达摩说:“清净、睿智、圆妙,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在尘世上追求的。”
梁武帝又问:““这是圣人所追求的境界吗?”达摩答曰:“空寂无圣。”武帝又问:“回答朕问话的人是谁?”达摩说:“不知道。”武帝不解,十分不悦,随即送客。达摩也匆匆离去,便在十月十九日来到长江岸边,决意北上。本人认为,这个传说有点贬低梁武帝萧衍,其实萧衍在史上也算不错的皇帝了,兴利除弊,且足智多谋,多才多艺,博通文史。
相传达摩来到长江边的幕府山下,只见江水滔滔,不见渔船,连个人影也不见,不知如何渡江。这时,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身边放了一捆芦苇,达摩于是上前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老人家,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
南京定山寺遗址发现的达摩一苇渡江画像碑拓
老人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见他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庄,仪表非凡。老人点头称许,便抽出一根芦苇送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枝灵苇花神采飞扬,芦苇也越变越大平展伸开,如一叶扁舟,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梁武帝和达摩见面后不久,经过反省也深为懊悔,当得知达摩即将渡江北上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至今,人们仍把幕府山的这座山峰叫做夹骡峰,把山北麓达摩休息过的山洞称为“达摩洞”。
相传达摩“一苇渡江”后,在南京江北长芦寺停留,江北六合的长芦镇有“长芦寺”遗址,长芦禅寺内的“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参拜长芦寺而建的。达摩后又至南京浦口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壁修行。
1982年,南京市文物大普查时,在定山寺遗址草丛中发现住持圆寂荷花缸与墓塔残件,及一块达摩“一苇渡江”画像石碑,这块达摩画像石碑是明代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所刻的,在碑上,达摩络腮圆眼,拱手站立在渡江芦苇上。在画像左侧篆刻着“大明弘治四年辛亥岁三月季春定山释子八十翁……”的文字,由此考证,该画像石碑是由当时80岁的临济正宗三十二世住持高僧亲绘的。
浦口定山寺于2007年开始重修,至今留有“达摩岩”、“宴坐石”、达摩画像碑等遗迹。其中,达摩渡江画像碑为国内最早的达摩造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的达摩祖师碑要早120多年。定山寺也成为禅宗重要丛林,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
嵩山少林寺里保存的”达摩渡江“画像碑
北魏孝昌三年,达摩北上抵达河南洛阳,后又来到嵩山少林寺,便在嵩山西麓五乳峰的中峰上部、离绝顶不远的一孔天然石洞中面壁九年,修性坐禅,后来带着弟子在北方传授禅教。后人所谓“面壁思过”、“面壁反省”、“面壁成佛”等,多与“达摩面壁”故事有关。少林寺里一直保存达摩“一苇渡江”的石刻画碑。相传少林寺僧人武功中的轻功“水上漂”,即来自“一苇渡江”的灵感。
关于“一苇渡江”的解释,有专家认为“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因为《诗经》里面有一首诗《河广》,诗中说:“谁谓河广,一苇杭(通“航”)之。”唐代文史学家孔颖达解释说:“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筏然,非一根苇也。”后人以“一苇”代指“小舟”,即“一叶扁舟”,这样的解释是比较科学的。
本人有幸收藏一尊达摩渡江题材的寿山白芙蓉石雕,仅重100克左右,在这枚小小的寿山石上,雕刻师竟将达摩渡江的形象雕刻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达摩光头虬髯、目视远方、神情凝重,风尘仆仆屹立江边,身负一大扎经卷、一顶斗笠、一只宝葫芦,利用石皮俏色雕成波涛汹涌的江水,旁边还雕有一只小神兽,似乎意识到前途险恶,惶然咆哮,欲阻止达摩渡江。而面对滔滔不绝的江面,达摩渡江之念毅然决然。
原来,这块石雕下面还是一方别致的篆刻印章,实为佛系文房雅玩,印文为“大乘广智”,“大乘”大意是“普渡众生”;“广智”意即“广大的智慧”。本人尝反复观赏此件作品,凝神遐思,特别是达摩背负的三件东西:经卷、宝葫芦、斗笠,其中到底有何寓意?也许是精神、物质及生存本能?有待进一步考证。总之,“达摩渡江”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印文为:大乘广智
再来聊聊这件石雕印章的作者。这件石雕从工艺特点到包浆再到印文等来看,应为明末清初的作品。在正面右下方有刻款“石天”,经反复查阅资料,在明清时期的文人中,只有明末清初的大画家沈颢,号“石天”,沈颢年轻时曾出家为僧多年,中年后还俗,他的绘画师承“明代四大家”之一、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擅画彩墨山水,画风清新唯美,极富文人气韵,与当时的石涛、朱耷(八大山人)等齐名。
沈颢的《秋日山居图》
沈颢,字朗倩,号石天、朗道人,吴县(今苏州)人,补博士弟子员,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卒于1680年后,享年在95岁以上。史料记载:沈颢风仪轩举,博雅多闻。早年薙发为僧,中年还俗。能诗歌,精通古文辞及书法真行篆籀,更精绘事,深究画理,其论画源流与董其昌相同,著有名著《画尘》,与董其昌之《画眼》堪称伯仲。绘画模仿沈周,主张“师自然而法古人”,提倡临摹古人不在形似而在神会,“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是其创见。
沈颢的《闭户著书图》
沈颢认为,好的作品是磨练出来的,就像胸中藏有千卷书,自然知道怎么写文章,画画也是如此,朝夕练笔,要老老实实地锤炼技法,总有一天能够明白怎样画画。沈颢喜欢在作品中表现出“荒寒”的味道。“荒寒”意味着清冷、孤独,说到底,就是古代画家作品中那种隐居避世的情怀。同时,沈颢的作品极好地传达了禅宗思想,见性成佛,引导世人享受自然的美感。
一藏家收藏的“弘一刊石”款佛系文房印章雅器
沈颢画的《闭户著书图》,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古松上缠绕着细长的藤蔓,篱墙外有一片苍翠翠的竹林,在松竹之间,有一个干净简朴的庭院。庭院一间屋子里,有一书生正专心致志伏案写作。沈颢的《秋日山居图》,在北京瀚海2006年拍卖会上,以63.25万元成交。另外,沈颢作的《山水十二段图》卷,现藏沈阳故宫博物院;《仿荆关山水图》轴、《霜天清晓图》现藏上海博物馆;《山水册》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等。
作者收藏的明代佛系砚台
近代著名画家、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因其绘画最崇尚石田(沈周)、石天(沈颢)、石涛、石溪(髡残道人)及石庞,故将他的书斋取名为“五石堂”。陈师曾当时是北京画坛翘楚,大家所熟知的故事:陈师曾对当时50多岁才“北漂”的齐白石有知遇之恩,正是陈师曾的大力引导帮助提携,齐白石才成为画坛一代巨擎。由达摩石雕又扯到齐白石,岂为“形散神不散”乎?(文/徽京玩家)
作者简介:徽京玩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收藏玉器、金铜器、古典家具、印砚石、紫砂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