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子论这个名字看着有点儿陌生,其实是原子论的第三版,第一版是德谟克利特的,第二版是道尔顿的,第三版是我的。为了带点儿东方风味,把“原”改成了“元”。
元子者,元始粒子是也,好比元始天尊,西方就叫上帝粒子了,反正就是终极粒子罢了。
元子是真正的“祖宗粒子”,是唯一真实的无可分割的微观粒子。至于其余的那些各种各样的所谓“基本粒子”,其实都是可以继续分割下去的幻象。
像中子和质子是同一种粒子的两种不同状态一样,元子也有两种状态,因为祂有正负两极,一种是处于正级的奇点态的元子,叫“阳子”,可以用阳爻(—)表示,代表能量,发出万有斥力;一种是处于负级的“奇洞”态的元子,叫“阴子”,可以用阴爻(–)表示,代表质量,发出万有引力。
所谓“奇洞”,是奇点的对立面,充满引力。大爆炸之前是用来束缚饱涨斥力的奇点的,大爆炸以后是负责拖住奇点,拉奇点后腿的。奇洞是后来的黑洞和白洞的老祖宗,黑洞和白洞与奇洞一比,都是小巫见大巫。
阳子和阴子互相转化:阳子经过奇洞化以后发生分裂,就转变为一个个阴子;阴子被统一以后,回归到阳子状态,重新变成阳子。
阳子与阴子在体积和数量方面相差悬殊。
阳子与宇宙同体,至大无外,其数为“一”,普天下只有一个阳子,因为他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统一体。
阴子脱离集体,独树一帜,所以至小无内,把阴子和目前已知最小的基本粒子(电子)放在一起,就像是把电子和整个宇宙放在一起一样。辩证的说法是,阴子既有体积又没有体积,既有作用范围,又没有作用范围,小到最小,没法再小了。由于至小无内,所以阴子的数量是无穷的,恒河沙的恒河沙次方,换言之,其数量项S₀=无限。
阴子虽然体积微小到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程度,但和阳子一样还是有形状的。在元子的标准模型中,元子的形状与无极图一样是圆形的,所以归根结底无论是阳子还是阴子,都是球状物。
阳子是能量,热情好动,以自己为轴,绕着自己不停地飞快地自旋。他大公无私,毫无质量,没有丝毫牵绊,所以速度飞快,可以快到无限。阳子的质量项M₀=零,运动形状项L₀=圆形,运动速度项V₀=无穷大。
一念无明,阴子从阳子身上分裂出来,独立自主。刚刚分裂出来的阴子,是半阴半阳。质量项M₀无限趋向于零而不等于零,是最基本的质量单位。把阴子的质量和光子的质量一比,号称没有静质量的光子重如泰山,而阴子则轻如鸿毛。其能量项也是无限趋向于零而不等于零。
这时候的阴子,能量和质量胶着在一起,还没有明确分离。以后分头发展:有的阴子质量发展速度超过能量发展速度,最后质量占比远远大于能量,称为“质量粒子”:反之则是能量粒子。形成了四像:
少阴(风),
少阳(水),
太阳(火),
太阴(地)。
太阳火后来逐渐发展,超过了普朗克尺度以后,就形成了光子。少阴风后来形成电子,少阳水就是后来的轻子,太阴地想当然就是重子了。基本粒子就是这么来的。以后的事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了。
总之,构成宇宙的真正的基本粒子只有元子。元子本身是不可分,而且无生死、不停自旋、相互间可以不断集合与交感的能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