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守”这个字是一个看起来和听起来都很有安全感的字,因为它一般都代表着守护的意思,且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因此我很喜欢这个字。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它”。
最早的时候“守”字的意思并不主要指守护,而是有其他意思。这个字最早发现于商代的金文之中,我们现在看到的简体“守”字它是由宝盖头和“寸”组成,但是其实在金文里它像一个房屋和一个手结合起来的字。所以它的本义指掌握,又指保护、防卫。还引申指不被改变,有不离开、守候、靠近之意。
金文中的“守”字
“守”字的字义还算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它的演变过程却有几分难以理解,因为按照金文里的写法,“守”字的下半部分应该算是一个“又”字,但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现到了隶书时期竟然变成了一个“寸”,这个原因一方面与金文里的部分文字写法有一定的关系,当然另一方面也和文字的演变脱离不开。
在金文中有一部分“守”字会在“又”的旁边加一个点,这在类似文字中是常有的情况,属于正常,又在隶书中介于文字的便于书写这一缘故,因此导致了文字的字法改变。
《北大汉简》中的“守”
“守”的古今释义
《说文解字》:【卷七】【宀部】
守官也。从宀从寸。寺府之事者。从寸;寸,法度也。
《康熙字典》:【寅集上】【宀部】 守;部外笔画:3
《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并音首。《说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视也,护也。《易·系辞》:何以守位,曰仁。《周礼·天官》:兽人职时田则守罟。注:防兽触攫也。
又《广韵》:主守也。《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𠋫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
又《增韵》: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史记·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
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舒救切。音默。《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又姓。《正字通》:宋守恭与苏轼为诗友。
又叶式视切。音矢。《楚辞·天问》: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长人何守。在音泚。
又叶虽遂切,音粹。《前汉·班固叙传》:崇执言责,隆持官守。宝曲定陵,𠀤有大志。
现代释义: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卫。坚~阵地。
遵循;遵守:~约。~信。~法。
看守;守候:~门。~着病人。
挨着;靠近:~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
古又同“狩(shòu)”。
“守”的演变及古代书家的字
《袁安碑》 篆书 东汉
《西狭颂》 隶书 东汉
黄庭坚《浣花溪图引》 草书 北宋
颜真卿《争座位帖》 行书 唐代
赵孟頫《三门记》 楷书 元代
文徵明《南华经》 小楷 明代
· END·
#artContent img{max-width:656px;}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