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小朋友问过我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听的繁体字左边是一个耳朵,为什么简体字里变成了口啊?”听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是小朋友们的观察力与思维发散能力之强。随后我也开始了思考并且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其中的演变过程非常精彩,值得去深入了解。
最早的“听”是在金文中发现的,其字形由“口”和“耳”组成,并且都是象形字。本义是指耳朵听见口中所言。听取别人的意见之后,必然要在思想行动上顺从、服从,因此引申为听从、接受,在审案时,主审官要听诉讼双方的言辞,之后做出合理判决。听字由此引申出审理、判断义。
金文中的“听”字
之后在小篆中”听”字演变成了“聽”,由“耳”“𢛳”“𡈼”三个单字组成。这时可能会有人疑问,明明金文时期的字笔画不多挺好写的,为什么后来又增加了这么多笔画呢?我们将上面三个部分分开解释就能明白了,”耳”就是有听的意思,“𢛳”其实是”德”的异体字,有嘉言的意思。“𡈼”可看做斜王旁的”王”字,这几个部位加起来,就是表示“耳有所得”,便是耳朵获得了声音。虽然书写起来麻烦了很多,但也算是在文化方面有了更深的意义。
李斯书写的小篆“听”字
那简体字的”听”又是怎么出现的呢?这就要聊到另一种写法了,小篆也有和简体很像的”听”字,不过和”聽”是两个字,读音也不同,当时的”听”读(yǐn),在元朝的时候因为蒙古族执政,将八思巴文作为国语,汉字的使用便没有很多的限制,于是就出现了很多混用,”听”就是一个例子,又在之后的简体字发明过程中借鉴了这种写法,简体的”听”字就出现了。
“听”的古今释义
《说文解字》:【卷二】【口部】宜引切(yǐn)
(听)笑皃。从口斤声。
【卷十二】【耳部】他定切(tìng,今读tīng)
(聽)聆也。从耳、𢛳,𡈼声。
《康熙字典》:【丑集上】【口部】 听;部外笔画:4
《唐韵》宜引切。《集韵》拟引切,并音齗。《说文》:笑貌。《史记》司马相如《上林赋》:亡是公听然而笑。杨慎曰:听,古哂字。
又《广韵》:口大貌。《集韵》:大口谓之听。
又《广韵》牛谨切。《集韵》语近切,并音𪙤。亦笑貌。
又《集韵》口谨切,音赾。
又鱼斤切,音㹞。
又逆乙切,音聉。义同。
又鱼其切,音疑。听嗞,口开貌。
又鱼衣切,音沂。与同。嗞,媿貌。
又《正字通》:俗借为听字省文。[18]
【未集中】【耳部】 聽;部外笔画:16
古文:𦕢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定切,并音侹。《说文》:聆也。《释名》:听,静也。静,然后所闻审也。《书·太甲》:听德惟聪。《仪礼·士昏礼》:命之曰:敬恭听,宗尔父母之言。
又《广韵》:待也。
又受也。《左传·成十一年》:郑伯如晋听成。注:听,犹受也。
又从也。《易·艮卦》:不拯其随未退听也。疏:听,从也。《左传·昭二十六年》:姑慈妇听。
又断也。《礼·王制》:司寇正明辟,以听狱讼。《周礼·天官·大宰》:凡邦之小治,则冢宰听之。《前汉·法志》: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又任也。《前汉·景帝纪》:其议民欲徙宽大地者,听之。
又也。《战国策》:请为王听东方之处。注:听,侦之。
又《唐韵》他丁切。《集韵》《韵会》汤丁切。《正韵》他经切,并音㕔。《集韵》:聆也,听受也。中庭曰听事,言受事察讼於是。俗作㕔。毛氏曰:汉晋皆作听,六朝以来始加厂。
又《韵补》叶傥阳切,音堂。苏辙《读道藏》诗:昔者惠子死,庄子笑自伤。微言不复知,言之使谁听。
现代释义:用耳朵接受声音:~广播。
服从;接受;照办:一切行动~指挥。不~劝告。
任凭:~其自然。
判断;治理:垂帘~政。
英语音译词。金属制的密封罐、筒等。也用作量词:~装香烟。一~啤酒。
“听”的演变及古代书家的字
邓石如《千字文》 清代 篆书
《石门颂》 隶书 东汉
怀素《千字文》 草书 唐代
王铎《临兰亭序》 行书 明末清初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 楷书 唐代
文徵明《莲杜图记》 小楷 明代
· END·
#artContent img{max-width:656px;}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