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01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

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

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宋高宗淳熙五年的深秋时节,张抡独自踏上了一场秋游之旅,高山之巅,秋意正浓,他以一支妙笔,勾勒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云山秋意图卷。

彼时,山中景致清新脱俗,宛如天成,万物竞秀,竞相绽放着各自独有的魅力,交织成一幅绝美画面。枫叶如炬,漫山遍野,红得热烈而深邃,直至天边云彩都被染上了几分绚烂。而在那些幽深的山岩缝隙间,点点菊花悄然绽放,如同繁星点缀,更添几分雅致与野趣。

中秋佳节恰逢其时,天空如洗,一轮皓月高悬于树梢之上,洒下柔和而清冷的银辉,为这秋夜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祥和。词人于此良辰美景之中,常与山野间的淳朴村民相约,月下对酌,畅谈古今,无拘无束,尽显性情中人本色。

这首词作,上片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挥洒自如的笔触,将云山秋色的斑斓与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下片则转而叙述词人与乡亲们的欢聚时光,月下饮酒,闲话家常,那份淡泊与自在,令人心生向往。

整首词不仅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词人对于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那份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堪称词中之佳作,笔墨间尽显性灵之光,令人叹为观止。

图片

02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公元1167年的深秋,宋孝宗乾道三年的光景里,张孝祥正担任着潭州知府的职务,而后因职务变动,他踏上了北上的旅程。当他的船只行驶在浩渺无垠的江面上时,满载的不仅是行囊与货物,更是一船的秋色。

江面广阔平展,波光粼粼,仿佛连水神也被这秋色所迷,有意留住这位过客,让他驻足欣赏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色。

水神轻轻吹拂,江面泛起层层波浪,波光粼粼,如同在挽留张孝祥的脚步,让他在这美景中流连忘返,无法继续前行。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阻碍,张孝祥并未心生懊恼,反而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他心想,如果明日风向回转,天气转好,那么今夜在这江畔露宿,又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呢?波涛声声,如同龙宫中的《霓裳羽衣曲》般悠扬动听,让人沉醉其中,忘却尘世的烦恼。

张孝祥的船只因风受阻,停泊在了黄陵山下。这一夜,他并未因行程受阻而沮丧,反而期待着风向的转变,期待着能够早日登程,继续他的北上之旅。

而当他想到明日将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这首词,便是张孝祥在这一夜所写下的。它描绘了词人离开长沙途中被风雨所阻的情景,同时也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山水的无限热爱。

图片

03

行香子·过七里濑

宋·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公元1073年的那个明媚春日,宋神宗熙宁六年的时光里,苏轼正担任着杭州通判一职。他巡查富阳,一路行至桐庐,乘一叶扁舟,悠然泛舟于富春江之上,当经过七里濑时,心中涌动的情感与眼前的美景交织,化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词章。

苏轼荡着双桨,小舟如同惊飞的鸿雁,轻盈地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天空如洗,碧蓝一片,水色亦是清澈见底,山色与天光交相辉映,尽皆融入这无边的江水之中,江面平静如镜,仿佛能映照出人世间所有的美好与宁静。

水中游鱼,清晰可见,它们不时跃出水面,如同在明镜般的水面上跳跃的音符,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水边沙洲之上,白鹭点点,它们或低头觅食,或振翅欲飞,悠闲自得,仿佛与世无争。

苏轼笔下的七里濑,溪水清澈,沙底可见,清晨时分,溪水带着几分清冷与霜意,而到了夜晚,月光洒落,溪水又化作了明亮的水晶世界,璀璨夺目。两岸连山,重重叠叠,如画中景,曲曲折折,又如屏风般矗立,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这山水之间,苏轼笑谈严光当年白白在此终老,未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之佳处。他感慨皇帝与隐士,如今皆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于世。然而,唯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幻,晓山晨曦青翠欲滴,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才是永恒的存在。

这首词,将七里濑的优美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苏轼对江南水乡的深深热爱,以及他对于功名虚无、江山长在的人生哲学的深刻体悟。

词中,上片头六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后三句则从不同角度刻画了溪水的灵动与变化;下片开头两句写山,中间插入议论感慨,最后再以写山作结,结构严谨,意境深远。

全词将水上行舟的“静美”和时空变化的“动美”有机结合,语言清丽,意境广渺,既有幽美的画面,又含深邃的哲理,刚柔相济,韵味无穷,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苏轼那份超脱与豁达。

图片

04

好事近·渔父词

宋·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词中的渔父,仿佛已悠然地脱离了尘世的纷扰,醒醉之间,全无定时,一切都随心而动,自在而为。

他身着蓑衣,头戴斗笠,以钓鱼为生,披霜冒雪,对他而言,已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这份超然物外的态度,让人不禁感叹其心境之豁达,生活之洒脱。

当夜幕降临,无风之时,他静静地坐下垂钓,天空与湖面之上,两轮新月交相辉映,仿佛天地之间,唯余此静谧与美好。此情此景,犹如一幅动人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忘却尘嚣。

千里水天,同色相连,唯见一只孤鸿在其中出没,更添几分空灵与悠远。这渔父的生活,与世俗的尔虞我诈、争名逐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反思,何为真正的自在与快乐。

全词以细腻的笔触,将渔父的超凡脱俗、逍遥自在刻画得淋漓尽致。上片描绘其生活之态,下片则展现其晚钓之趣,意境隽永,令人回味无穷。词中的渔父,不仅是一个自得其乐的形象,更是词人内心向往自由、热爱自然的寄托。

此词将隐逸情趣写得朴实而有味,将写实与象征手法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又空灵的意境。读之,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那位悠然自得的渔父一同,享受那份超脱与自在。

这份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透过字里行间,直击人心,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一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图片

05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宋·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

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

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溪水与山峰,在这夕阳的余晖中,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微风轻拂,溪水随之荡起层层细腻的绿波,那些倒映在水中的楼台,也随着水波的摇曳而轻轻晃动,宛如梦境中的幻影,惊扰了水面上的鸳鸯,它们或飞或游,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溪水的两岸,稀疏地坐落着两三户人家,生活气息与自然风光和谐共生。其中,一枝娇艳的杏花,从院墙上探出头来,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宁静的景致添上的一笔亮色,又似是在诉说着某种隐秘的心事。

而在那杨柳依依的溪边小路上,总有一个身影,日复一日,徘徊观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又似在回味着什么。

岁月如梭,柳絮飘飞的季节已经悄然来临,这是第三年的光景了。每一次柳絮的纷飞,都如同时间的笔触,在这位守望者的心中刻下一道深深的痕迹。

她,魏夫人,心中那份对远方丈夫曾布的思念,也随着这柳絮的每一次飘落而愈发浓烈。离人何时还乡?这个问题,如同溪水般流淌在她的心间,带着无尽的期盼与淡淡的哀愁。

这首词,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情感与自然景物完美融合。

上片以景起兴,鸳鸯、红杏,皆成触发思念的媒介;下片则直抒胸臆,将那份离愁别绪,细腻而真挚地表达出来。

时序的变迁,寓于景物的变化之中,而那份离思,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益深厚。

全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婉约而脱俗,展现了魏夫人作为一位才女的深情与才情,让人在品读中,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感动。

图片

06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宋·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

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层楼,红日无言西下。

这首词,据传为北宋时期的张昪(亦有说为张升)所作,他在退居江南后,以笔为舟,以情为帆,将金陵的秋色与历史的沧桑,巧妙地融为一体。

金陵,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风光之美,犹如一幅动人的画卷。秋色在这里,显得格外明净与清爽,碧蓝的天空与清澈的秋水交相辉映,仿佛天地间再无界限,令人心旷神怡,却又不禁生出何处是尽头的感慨。雨后初晴,天空如洗,与秋水中闪烁的冷光相互映衬,更添几分清冷与高远。

在那蓼草荻花丛生的小岛上,几间竹篱环绕的草舍若隐若现,仿佛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让人心生向往。而江水尽头,客船的帆影高挂云端,烟雾缭绕的岸边,低垂的酒旗随风摇曳,这一切,都构成了金陵独有的风情画卷。

然而,词人并未止步于眼前的美景,他的思绪,早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回到了那个六朝兴盛与衰亡交织的年代。

那些曾经的辉煌与落寞,如今已成为渔民、樵夫口中的闲谈,但那份历史的厚重,却依然让人心生敬畏。词人站在高楼之上,独自遥望,心中那份苍凉与孤寂,如同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落下,无声却强烈。

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笔法冷峻而格调沉郁,豪气内藏而不失温婉,是宋词由婉约向豪放转变时期的过渡型作品,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图片

07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宋·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

这是王安石晚年时期的心灵独白,他以词的形式,静静诉说着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这首词,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缓缓展开在历史的长卷之中,让人在品读之间,仿佛能穿越时空,亲眼见证那份超脱与宁静。

词中,峰峦叠嶂,如巨龙般蜿蜒,紧紧环抱着一弯小桥流水,河水青碧如玉,轻轻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深处,幽深而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间,宛如世外桃源,远离尘嚣,只余清风与鸟鸣相伴。

春风和煦,轻轻吹拂,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更仿佛拥有神奇的力量,使得房屋内外纤尘不染,一片清新脱俗。午睡醒来,耳边满是婉转的鸟鸣,那是大自然最动听的乐章,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沉醉于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

然而,词人的思绪并未完全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斜倚枕头,他不禁想起了当年做官时的情景,那早朝的鸡鸣,如今已恍如隔世,遥不可及。

岁月如梭,故人已老,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曾经,他怀揣着建功立业的梦想,渴望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如今,他却贪恋这份闲适,忘却了那些曾经的雄心壮志。

这首词,上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清幽的隐居图景,山水之美与屋舍之静相得益彰;下片则转而抒发词人在这片山水中的生活情趣和体验,从对过去的回忆到对现实的感悟,情感自然流露,毫无造作之感。

全词以景起,以情结,景与情之间,通过茅屋午梦这一细节巧妙相连,使得上下片之间相融相通,共同营造出一种纯净脱俗的意境之美。

王安石以词为笔,以心为墨,将晚年时期的隐逸生活与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首词,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让人在品味之间,感受到一种超脱的胸襟。

图片

08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宋·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

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当大多数人沉浸在节日的欢腾中时,王安石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他独自行走于钟山之间,那里芳草如茵,林木葱郁,一片生意盎然的春景。春雨刚歇,涛亭之畔,他骑着小毛驴,悠然自得地翻山越岭,只为探寻那份只属于他的宁静与美好。

游玩尽兴之后,他回到了寺院之中,那里是他的避风港,也是他的精神家园。身心俱疲的他,放下纱帐,铺好被褥,在和煦温暖的春风轻拂下,渐渐进入了梦乡。

那是一个怎样的梦啊?或许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或许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但更多的是对当下这份宁静与安逸的珍惜。

然而,好梦不长,他突然被悲切的松涛之声惊醒。窗外,夕阳西下,天色已晚。那一刻,他的心中或许涌起了淡淡的忧伤,但更多的是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感慨。他知道,无论生活如何变迁,这份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将永远是他心中最温暖的角落。

这首词,是王安石退隐之后定林院生活的一个剪影,它记录了他骑驴春游、欣赏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回归山寺、就床而卧的情景。

全篇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气韵萧散,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哲理。在充满脂腻粉香的北宋前期词坛上,它如同一股清流,独树一帜,让人在品读之间,感受到了那份超脱与宁静的力量。

王安石,这位曾经的政坛巨擘,在退隐之后,以词为笔,以心为墨,将他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一点一滴地融入了这首词中。

它不仅仅是对一次春游的记录,更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深刻思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从中汲取到另一番风情。

图片

09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那日,夕阳如血,苏轼于快哉亭中卷起绣帘,极目远眺。亭下,江水悠悠,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交相辉映。

张怀民为迎苏轼,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鲜亮,如同他们友情的新篇章。

此情此景,不禁让苏轼忆起昔日在平山堂的时光,那时,他倚枕而卧,欣赏着江南的烟雨蒙蒙,遥望着天际孤鸿的翱翔,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而今,面对快哉亭前的山水,苏轼方深刻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山色若隐若现”的意境。广阔的水面明净如镜,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宛如一幅静谧的山水画。

宁静之中却暗藏波澜,江面突然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此情此景,让苏轼想起了宋玉的《风赋》,那可笑的宋玉,竟将风分为雄雌,又如何能理解庄子“风是天籁”的豁达呢?

苏轼深知,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便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无穷快意的千里长风。

这份坚韧与洒脱,正是他面对人生逆境时的心态写照。元丰六年,苏轼与张怀民,两位同样遭遇贬谪的文人,在黄州这片土地上相遇,因志趣相投而成为挚友。

张怀民筑亭以观长江胜景,苏轼则以其豁达的心境,为亭命名为“快哉亭”,并赋此词以赠。

全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体,展现了苏轼身处逆境仍泰然自若的精神风貌。

上片由远及近,实笔写景,虚笔写情,将快哉亭与平山堂的风光相联系,对欧阳修的思念更添亲切;下片则由静及动,视角由广阔水面聚焦于掀舞的渔翁,由此生发议论与抒情,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哲学的深刻见解。

在艺术构思与结构上,此词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充分体现了苏轼词作雄奇奔放的风格。

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之美的词作,更是一篇关于人生、关于逆境、关于心性的哲理诗篇,让人在品读之间,感受到那份超越时代、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

图片

10

西江月·顷在黄州

宋·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那是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小溪春水涨满,波光粼粼,仿佛与天边的云气相连,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苏轼骑马行于溪边,被这如画的景致深深吸引,竟忍不住从马上跃下,连马鞯都来不及卸下,便迫不及待地想在那芳草萋萋的地上小憩一番。

他深知,这溪中的景致太过可爱,决不能让马蹄踏碎了那水中倒映的明月,那是大自然赋予的无价之宝。

于是,他解下马鞍,将其当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任由月光洒落在身上,仿佛与这月夜融为一体。

在梦中,他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那里没有尘世的纷扰,只有宁静与美好。直到清晨,杜鹃鸟的啼声将他唤醒,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依然身处人间,但那份超脱与宁静,却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苏轼路上的见闻和醉态,下片则表达了他对美好景物的怜惜之情。他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勾勒出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

在这幅图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我两忘,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苏轼以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让人在品读之间,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美好。

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境界空灵浩渺,读来回味无穷。苏轼以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将月夜、小溪、芳草、明月等元素巧妙融合,构建出一个令人向往的仙境世界。

这首词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从中汲取到一份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图片

11

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于宋孝宗乾道二年,自桂林北归途中,途经洞庭湖时所作,是其即景抒怀的佳作。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中秋将至,湖面更是风平浪静,宛如一块精心雕琢的白玉,又似美玉铺就的广袤田野,万顷之广,唯有一叶扁舟悠然其上。

明月高悬,银河倾泻,它们的倒影在湖面上交织,形成一幅上下澄明的绝美画卷。词人置身于这空明之境,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美妙体验,却苦于无人分享这份宁静与壮阔。

他望着那轮孤悬天际的明月,思绪万千。多少年来,他徘徊于岭海之间,历经宦海沉浮,但胸怀依旧如冰雪般透明,未曾被世俗的尘埃所染。

尽管岁月无情,让他短发稀疏,衣襟单薄,寒意袭人,但他那颗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心,却从未改变。他依然能够平静地泛舟于这广阔无垠的洞庭湖上,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于是,他突发奇想,要捧尽西江之水,以北斗为勺,舀尽长江为酒浆,邀请天地万物共饮此杯。在这浩瀚的宇宙间,他尽情地拍打着船舷,放声高歌,仿佛忘却了今夕何年,只愿沉浸在这份超脱与自由之中。

词人以高洁忠贞的品格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隐隐透露出被贬谪的悲凉与无奈。然而,正是这份悲凉与无奈,更加凸显了他坚持正道、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全词意境深邃,想象瑰丽,格调昂奋,一波三折,读来回味无穷,令人赞叹不已。

图片

12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宋·葛长庚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作为一位常年游历四方的道士,葛长庚的足迹遍布南宋的山河,他的生活充满了漂泊与自由,同时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次,当他再次踏上远行的路途,好友前来送别,那份依依惜别之情,便化作了这首深情的词篇。

词的上片,葛长庚以江上的春日青山和山下铺满天际的晚霞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

相留相送之间,满眼都是缤纷的落英,仿佛是大自然也在为这场离别而感伤。蓦然回首,故人已在千里之外,而葛长庚则孤零零地站在原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愁绪。他只能借酒浇愁,试图用酒精来麻痹自己,忘却这份离别的痛苦。

下片,葛长庚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孤独与凄凉。回雁峰前的道路上,轻烟笼罩,草木葱茏,一片苍茫。

天色将明,滴漏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眼前的灯焰也在一寸寸地缩短。这一夜,他辗转难眠,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隐隐间,他又闻到了马蹄上野花的余香,那是与友人同行时留下的美好记忆,如今却只能成为他心中的一抹痛楚。

他仿佛就像那漂浮的云朵、飞舞的柳絮,随风飘荡,无处为家。这一生,他不知有多少风前月下的日子是在漂泊流离、羁旅天涯中度过的。

连梦境中,都是那样的凄凉与孤独。当暮春时节再次来临,面对脉脉斜阳,他只能伫立无语,任由那份深深的哀愁在心中蔓延。

全词语言晓畅、景象凄清,葛长庚以细腻的笔触将旅途中的别情与孤独之情融为一体,情景相兼相融,情感缠绵悱恻、意境浑厚深远。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仿佛也置身于那场离别之中,与葛长庚一同品味那份深深的离愁与孤独。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