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的字源及演变
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每当算一算下一年是什么生肖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从头开始数,哪怕是最后一个生肖也是会习惯性的挨个数。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今天要聊的是“寅”字,它并不算一个很常用的字,但是它出现的时间却很早,原因是它常用在我们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中,所以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总有需要它的时候。
“寅”字最开始与“黄”是同源,后来开始分化,最早的字形像一个弓箭的箭矢,又在箭杆上加了一个圈,表示箭杆穿透其中,因此它的本义是“箭”或“双手奉矢”。后来还在圈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横,写成“日”,强调其为射箭者的准心所指。
早期金文的“寅”字
后期金文的“寅”字
除此之外,“寅”字就常出现在了天干地支里,属于地支的第三位,寅虎就是这样来的。还引申指恭敬,又引申为对同官的敬称,又表示农历正月。
在“寅”字的演变过程中,起初和“宝盖头”的字并无关系或许是因为和“黄”字做区分,于是演变为了宝盖头,在隶书中就有了这样的用法。
《北大汉简》中的“寅”
“寅”的古今释义
《说文解字》:【第十四下】【寅部】
寅,髕也。正月,尚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彊,象宀不达,髕寅于下也。凡寅之属皆从寅。(徐锴曰:“髕斥之意,人阳气锐而出,上阂于宀𦥑,所以摈之也。”)弋真切。
《康熙字典》:古文:𦦚、𡓵、㝙、𢁐、𡩪。
《唐韵》:弋真切,《集韵》、《韵会》:夷真切,并音夤。《说文》:寅,𩪯也。本作𡩟。徐曰:𩪯,𢷤斥之意。正月阳气上锐,而出阂于宀也。臼,所𢷤也,象形。今作寅,东方之辰,一曰孟陬。《前汉·律历志》:引达于寅。《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
又《玉篇》:演也,敬也,强也。《书·尧典》:寅宾出日。注:寅,敬也,以宾礼接之。出日,方出之日。盖以春秋之旦,朝方出之日,而识其初出之景也。
又《舜典》:汝作秩宗,夙夜惟寅。注:言蚤夜敬思其职也。
又《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注:谓当同其寅畏,协其恭敬,使民彝物,则各得其正也。
又《广韵》:以脂切,《集韵》、《韵会》、《正韵》:延知切,并音夷。义同。○按:《说文》“寅”训“𩪯也”,【夕部】“夤”训“敬惕”。今诸书“寅”字兼“敬惕”义。“寅”、“夤”二字古疑通。
现代释义:地支的第三位。
寅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三点到五点。
“寅”的演变及古代书家的字
王福庵《说文部目》 篆书 清代
《乙瑛碑》 隶书 东汉
倪元璐《草书条幅》 草书 明代
唐寅《诗笺》 行书 明代
魏碑《高猛墓志》 楷书 北魏
文徵明《离骚经》 小楷 明代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