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来源于中传新文创
《鹡鸰颂》书风雄秀, 结体丰丽,用笔道厚。从整幅观之,运笔精力专注,书法道紧健劲,清楚地交代每一笔画的开始、 转折、停顿与收尾。其起笔与收笔少藏锋, 挺拔别致。丰润浑茂,具有唐朝典型风格,在字形上,明显与王羲之《兰亭序》相似,只是笔画更为粗壮,可以看出从初唐以来,唐太宗倡导王羲之书法对于皇室后代的影响,也反映盛唐时期,对于丰腴之美的好尚。明代张丑《清河书画舫》云:“结构精谨,笔法纵横’。明代詹景凤《东图玄览编》云:“字径寸许大,遒劲峻爽,神气逼人,盖法文皇大令”。清代梁巘(yǎn)《承晋斋集闻录》 云:“顿挫提空,得褚之趣,开米之门。清代吴其贞《书画记》亦云:“书法雄秀,结构丰丽,绝无山野气”。清代杨守敬《学书迩言》云:“明皇碑版已开圆熟之派。此帖柔而有骨,故自可传。
开元九年(721年)秋,有鹡[jí]鸰[líng]约千只翔集于麟德殿,唐玄宗李隆基见其飞鸣行摇,不畏人之状,联想及兄弟相聚之乐,遂召左清道率府长史魏光乘撰颂文,唐玄宗亲自书成此卷。唐玄宗是唐朝第七位皇帝,在位四十四年。他继承皇位之初,在家族中有所纠纷,必须笼络自己的兄弟,而又不愿他们实际干预朝政,于是将五位兄弟派驻到远离京城的地区,每年一次朝见,因此借着这篇颂文表达思念兄弟之情,也寄望兄弟间互相照应,不要发生夺权之政争。
卷首为抄写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就是《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已模糊不清。
从卷幅上可得知的历代收藏者在唐玄宗之后,经过宋徽宗的宣和内府、明初的晋王府、明中期万历年间的吴希元、明晚期崇祯年间的吴廷、清初顺治年间的陈定、 康熙年间的王永宁、 乾隆年间的王文治 ;直至嘉庆年间才进入清内府,著录在《石渠宝笈三编》
唐玄宗李隆基现存世的书法作品,仅本件是墨迹,其他的存世的只有碑刻,像:《裴光庭碑》《金仙长公主神道碑》《青城山长道观敕》《内侍省功德碑》等。
该素材来源于中传新文创
画卷所书《鹡[jí]鸰[líng]颂》原文
鹡鸰颂 俯同巍光乘作 朕之兄弟,唯有五人,比为方伯,岁一朝见。虽载崇藩屏,而有睽谈笑,是以辍牧人而各守京职。每听政之后,延入宫掖,申友于之志,咏《棠棣》之诗,邕邕如,怡怡如,展天伦之爱也。秋九月辛酉,有鹡鸰千数,栖集於麟德殿之庭树,竟旬焉,飞鸣行摇,得在原之趣,昆季相乐,纵目而观者久之,逼之不惧,翔集自若。朕以为常鸟,无所志怀。左清道率府长史魏光乘,才雄白凤,辩壮碧鸡,以其宏达博识,召至轩楹,预观其事,以献其颂。夫颂者,所以揄扬德业,襃赞成功,顾循虚昧,诚有负矣。美其彬蔚,俯同颂云。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9月8日-756年8月12日在位)。垂拱元年八月戊寅日(685年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710年7月21日),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灭韦后集团。先天元年八月庚子日(712年9月8日),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一开 元盛世。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鞋羯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四月甲寅日(762年5月3日),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清朝为避清圣祖讳,改为元宗),葬于泰陵。清时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鹡鸰颂》3D数字鉴赏(该素材来源于中传新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