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这是一期久违的“剧场客厅”。
后台收到了很多大家的建议,比如希望我写一些悬疑片、香港电影、文艺片、随笔等等。
文艺片的话,经常看我推文的朋友应该会发现,每一期我推荐的还是以文艺片为主,所以就不必再单写一期了。其余两个坑我会在之后慢慢填上,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最近在忙剧社的排练,加上日常的课业任务,每天基本上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晚上一两点,公众号的更新速度也慢了下来。
我仍然会努力挤出时间写的,因为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和学习,我的社交圈里很少有机会能让我如此长篇大论地讨论电影,公众号对我来说是一个生活的出口,让我可以借此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电影。
前几天收到了一位朋友的回复:
国内观众似乎常常被宏大叙事的氛围笼罩,大场面、大叙事、大人物、大制作,不知什么时候起,这些词语变成了普通大众对电影的评判标准。
但有一些电影,全片可能只有几个人,甚至只有一个人,低成本、短周期,也有佳作。
例如读者朋友提到的《濑户内海》,改编自同名漫画,讲述了两个男子高中生坐在河边聊天的故事,看似十分简单,但如何把琐碎的青春期生活和普通人的日常对话组织得耐看、好看、有趣,这还是需要一定能力的。
“为什么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或者坏事呢?坐在河边发呆杀时间,也是青春的一种方式啊。”
截图自《濑户内海》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则是科幻类型的一个“奇葩”。场景只有两个,屋里和屋外。故事的开始是同事们来到男主家,为他送行。整个情节的展开依靠人物的对话一层一层往前推进,通过男主的叙述、同事的质疑、反驳、争论,人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随之被颠覆。
在这里我就不对这两部电影做过多评价了,我的任务是为大家分享接下来的几部电影:
1.《活埋》(2010)
截图自《活埋》
这部电影就显得更加节省成本了。一个男人、一个棺材,就可以概括全片。
故事十分简单:在伊拉克的美国承包商保罗醒来的时候,发现周围一片黑暗,自己似乎被埋在了地下的棺材里。他试图逃出困境,用仅有的一部手机与外界进行联系。手机电量不断消耗,当他终于与相关部门联系上时,却不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
试想,如果你是导演,在95分钟内,人物的活动空间只有棺材的方寸内,你会如何进行调度,而不显得乏味无聊?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另一部同样带有惊悚气质的电影——《坠落》。
截图自《坠落》
《坠落》讲述了两个热爱攀岩这项极限运动的女人因想要走出人生低谷而选择挑战一座高达610米的废弃信号塔。由于年久失修,电视塔许多部件老化脱落。可是一边攀爬一边直播的二人忽略了这些隐患的存在,与天空越近,便与死神更近了一步。
这部电影虽然在情节和细节上有缺陷,也有很多观众用“no 作 no die”来总结,但在观感上还是着实让我感受到了紧张刺激。
结合两部影片,我个人思考的结果是,恐怖片对于有限空间的有效利用。
空间在电影里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在上一篇日本最后的实验派:怪诞、鬼才、前卫,他的人生开始于一列飞驰的火车中,提到了寺山修司用叙事空间构造了电影意境,同时利用空间或空间中的某些元素表达了多种言省而意无穷的象征隐喻含义。
莫里斯·席勒曾指出:“只要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空间似乎就成了它总的感染形式,这正是电影最重要的东西。”
《坠落》、《活埋》,包括我们熟知的《闪灵》、《恐怖游轮》、《恐怖直播》、《隧道》都将主人公置于一个封闭空间,电影的节奏随着空间的倒塌倒计时进行变化,例如轮船漏水、高楼坍塌,同时,在这样的外界压力下,主人公的第一重困境开始显现,人物的行动线和欲望线也随之铺展。
截图自《恐怖直播》
封闭空间大体上可分为狭窄的封闭空间、开阔的封闭空间和移动的封闭空间。很显然,《活埋》属于狭窄的封闭空间,《坠落》属于开阔的封闭空间。
面对封闭空间创作时,一是要注意空间作为具有叙事功能的主体是否有一定的视觉奇观性,二是考虑空间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活埋》在物理空间上进行主人公与外界的隔断后,主人公利用手机拨打电话却得到拒绝和不理解的行为,又达成了心理上的隔断,棺材本身自带的窒息感,加之人物频频遭拒的绝望,双重压力下,一个小空间带给人们无限的恐惧。
当导演让观众的眼前只剩黑暗逼仄的棺材和崩溃的男人时,场景和道具的简化会让观众的注意力全部放在男人身上,简言之,即代入感更强。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观众评价“这电影一度让我窒息”。
截图自《活埋》
由于空间是封闭的,除了人物之外,其他的一切物体都起着工具性功能。例如《活埋》中出现的手机(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蛇(攻击性、增加压力)、沙子、氧气(封闭空间内提示时间)、打火机(光源)。将道具和空间看作叙事对象,也有助于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情节编排,把握整体节奏。
电影中的封闭空间,既是反电影媒介特性——还原和延展现实空间的功能,但又在自我放逐基本媒介功能的同时,开拓了新的表达疆域。
[1]闫怀康.被隔离的封闭空间叙事:功能与异变[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07):46-61.
同时,这部电影也可以延展出很多感悟。例如人生就是活埋般无法得到希望、逐渐被埋没,或是棺材象征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欢迎大家评论区补充~
2.《杀戮》(2011)
截图自《杀戮》
突然意识到,我之前推荐的以东亚地区的电影为主,或许换个地区会比较好。《杀戮》的导演为罗曼·波兰斯基,影迷朋友对这个名字应当不会陌生。
全片将家作为主要场景,主要人物则是两对夫妻,即上图的四个人。单看演职员名单,就预感这部电影不会太差,除大导外,演员分别是朱迪·福斯特、凯特·温斯莱特、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约翰· C·赖利,强强联合。
故事简介:平凡的一天,名叫扎克利和伊森的小男孩在某公园内发生争执,前者用棍子将后者的嘴打破。这起不大不小的儿童纠纷,将两对本没有任何交集的夫妇拉到了一起。经营小百货商店的麦克·朗斯特里特与身为作家的潘妮洛普是伊森的父母,他们在家中迎来扎克利的父母——律师艾伦·考温以及投资经纪人南希——的拜访。他们就孩子的伤害事件协商、讨论、争执、冷嘲热讽、旁敲侧击,时而强作欢颜,时而面露不快,可是又不得不面对面度过这难熬与痛苦的一天……
截图自《杀戮》
同样是封闭空间,这部改编自舞台剧《杀戮之神》的电影却讲述了另一种风格的故事。
故事集中发生在客厅,从一开始自诩文明的对话到最后事态的狼狈崩溃,每个人各自捍卫着利益,暗讽着所谓的“道德与文明”。
导演充分利用家的空间,分出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甚至将走廊作为叙事的一个节点,让本打算离开的夫妻再回“战场”。
主体空间为客厅,外延空间为具有私密性的厨房、卫生间,夫妻的电话又构造了另一空间。
与《活埋》相同,电话为故事带来了外界的新信息,不断补充着叙事。此外,电话的时机也令人称赞,每当矛盾快要爆发时,电话响起,让矛盾进入冷却阶段。如此不断重复,情绪的压力也不断积蓄,最终达成结尾的崩盘。
四个人物性格、职业、价值观、阶层各不相同,这也成为了矛盾产生的根源。
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四个人之间的矛盾、夫妻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80分钟的戏可谓矛盾重重。随着故事的发展,不同矛盾分别主导着情节的发展,分层次地一点点爆发,足见剧作的精妙。
最后一幕,孩子们重新和好,在公园温馨快乐的玩耍,与屋内大人们的争吵相比,四两拨千斤,足够讽刺。
3.《行走距离》(2015)
截图自《行走距离》
剧情简介:因身体肥胖而行动困难的费德每天只能待在家里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真到有一天他的姐夫拉蒙给他看了他们外出旅游时拍的照片。这激发起费德对摄影的浓厚兴趣。在相片冲洗店里,费德遇到了店主的儿子,一个酷爱漫画书的孤独少年保罗。费德慢慢地发现摄影对他来讲已经不只是一个爱好,而是成了他生命的寄托。三个人的友谊也在交往中不断深化,并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来自墨西哥的小片,清新、自然。费德的肥胖限制了他的行走距离,形成了天然的“封闭空间”。一层是他难以走出的房间,一层是他内心的空间。
这让我想到了另外几部相似的电影,《心房客》、《寂静人生》、《莫娣》等。这些电影都借用房间的空间来展现人物的寂寞与孤独,房间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
截图自《莫娣》
《行走距离》中,男主费德的初始欲望为拍出好看的照片,随着对摄影的兴趣逐渐浓厚,人物展现出了他的终极目标:他要走出房间,他想去看远方的世界。
姐夫拉蒙和保罗是帮助他出行的“好友”。他们不断打破费德平静的生活,“闯入”费德的房间,最后他们开上卡车载着沉重的费德,奔向海边。
结局并没有拍日出时的惊喜与感动,而是三个人在凌晨的暗蓝海边静静等待,带有平静的韵味。
截图自《行走距离》
有关逃向海边的象征意义之前曾在原作小说获三岛由纪夫奖,这部电影为什么被看作少年版《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做过简单的分析。
与大众印象里的墨西哥电影风格不同,《行走距离》倒有一种淡淡的美国独立电影的气质。
剥落的墙皮、坍塌的墙角、灰黄的墙面、带有花纹的家具、鲜有人居住且远离热闹地带的小楼。房间的一切都作为叙事的一部分,指示着费德的处境和性格。破旧的房间却色彩艳丽、极具生活气息,费德会从架子上拿出一罐饼干送给保罗。孤单、无人在意、被边缘化、善良、温暖、不自信,还好,他的生活有人“打扰”。
费德的肥胖也暗指了很多人的生活和烦恼,无法舍弃的重量,可以是家庭、梦想、贫穷、疾病,但并非每个人都有可以抛下一切、走出舒适圈的勇气和力量。
4.《穿裘皮的维纳斯》(2013)
《穿裘皮的维纳斯》
导演同样是罗曼·波兰斯基。
波兰斯基的第一部长片电影《水中刀》(1962)讲述了封闭空间的三人行。《穿裘皮的维纳斯》改编自同名小说,继承了导演惯用的室内剧风格,一男一女,一个剧场,戏中戏的方式不断翻转,达成空间内部的权力转移。
故事发生在一间阴暗人稀的剧院之中,编剧托马斯正在为他所改编的剧本《穿裘皮的维纳斯》寻找合适的女主角。接连面试的几位演员都令托马斯感到失望,她们和他脑海里完美的女神形象简直千差万别。面试以一无所获的结局结束了,正当托马斯准备离开之时,一位被淋成了落汤鸡的落魄女郎闯入了剧院。
女郎名叫旺达,巧合的是,她与托马斯剧本中的女主角同名,可是,旺达粗鲁的举止和浅薄的学识让托马斯在内心里暗暗的否定了她。令托马斯感到惊讶的是,旺达不仅拥有全部的剧本,还自备了戏服,在旺达的一再坚持下,托马斯同意了她想要试演的请求,并且亲自与她对戏。就这样,在瓢泼大雨之中,一场关于男人与女人、命令与服从的好戏拉开了帷幕。
截图自《穿裘皮的维纳斯》
通过女演员每一次的换装、人物站位的变化、现实与戏剧的交替,有限的空间内,导演将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道具都运用到极致,96分钟令人丝毫不觉得乏味。
影片中包含四对关系,即导演与演员旺达的关系、剧本中男主与角色旺达的关系、幼时导演与姑姑、SM关系。同时,男女两性的性别叙事又与权力叙事紧密相关。
导演在有限空间内的调度十分精彩,除了常见的仰视俯视镜头外,还将剧场舞台上的灯光和位置充分利用。
一开始,导演和演员的关系本身带有某种不平等的性质,旺达从淋过雨后可怜兮兮地请求一个试镜机会,到后面开始操控戏剧,提出更改灯光、道具等,最后命令导演做到特定的位置上。导演在结尾穿上女装,性别的颠倒也暗示了权力的放弃,性别和权利的对峙在此刻达成了巧妙的颠覆。
国庆期间去了趟东北,打算写一期有关东北电影的推文,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