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有一位身价370亿的高德康,从他往上的祖孙三代都是裁缝,到他这一代,也不出意外的和衣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德康白手起家,8台缝纫机和1辆自行车,就是曾经他的全部家当。
高德康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他早已不是当年蹬着二八大杠,往返于常熟和上海之间的穷小子,他一手创造出庞大的商业版图,发迹之后他开始回馈乡亲父老。
高德康
作为村书记,高德康拿出1.3亿改变村里贫困落后的现状,用9100万帮村民修了326座别墅,他让全体村民摆脱贫困的帽子,被称为最有钱的“村书记”。
高德康是如何白手起家的?他的创业经历有过怎样鲜为人知的艰辛?我们一起走进高德康创业的传奇故事。
一、白手起家加工服装
1999年,高德康当选为常熟市白茆镇山泾村的“村书记”,这里是高德康出生成长的地方,成为村书记之后,高德康把原来的山泾村改名为康博村,他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上任之后拿出1.3亿,对这个落后贫困的小山村进行了大改造。
高德康让人把全村的旧房子全部拆除,给父老乡亲盖起一座座二层小楼,整个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高德康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村民们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高德康都看在眼里,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他用智能农用设备,取代了传统的耕地模式,让村民们解放了双手。
高德康
高德康还给村里60岁的老人提供了福利,每月都可以享受固定的退休金,如今康博村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在高德康的带领下,大家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还被评为中国十大乡村。
高德康1952年出生在常熟,祖孙三代都是村里的裁缝,从小受到家庭的耳濡目染,高德康很喜欢针线活,对裁缝活计很感兴趣,然而父母却希望他能好好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高德康从小就很贪玩,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父亲本以为高德康是男孩子不喜欢针线活,可是他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他的学习成绩总是提不上去,可是似乎天生就对裁剪制衣很有天赋,父母心里很是着急。
图片来自网络
父母总是劝高德康要多在学习上用心,不要把精力都放在剪裁制衣上面,可是他在学习上确实没什么天赋,父母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高德康也经常给父母宽心,人生并不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价值,任何行业都可以做出成绩,他们也不再执着于让高德康用学习改变命运。
初中一毕业,高德康就跟父亲去做裁缝,父亲以为年轻人没有定性,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打退堂鼓,可是父亲却低估了高德康对裁剪制衣的热爱,他越发沉浸于裁衣带来的乐趣,此时,他渴望成为一名优秀裁缝的心情更加强烈了,高德康在制衣上很有天赋,跟着父亲学习没多久,就能独立做衣服了。
高德康
那时候高德康还年轻、手艺又好,村民们经常找他做衣服,大家夸赞他的能力和父亲相比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经大家的一番赞扬,高德康更有信心成为一名好裁缝了。
高德康不到20岁,就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裁缝,随着他的手艺越来越精进,款式新潮、做工精细、制衣速度快,高德康的客户比以前多了很多,1975年,高德康的家人把他送到上海石库门学裁缝手艺。
高德康第一次来到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眼前的繁华景象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这里也是全国流行趋势的前沿,高德康下决心要好好跟着师父学手艺。
70年代上海
高德康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精进手艺,他在上海见识了很多从前没有见过的裁衣技术,有一次高德康去客户家里做衣服,他看到报纸上刊登的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新闻,高德康一眼就看到登山队员穿的羽绒服,他之前没有见过这样的服装,高德康心想世上竟然还会有这样的衣服,他敏锐的觉察出商机。
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限,对着装没有太多要求,很多人都不知道有羽绒服具有很强的保暖性,高德康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他认为这种服饰可能不会被大众接受,就算高德康觉察到了商机,以他目前的能力也无法改变现状。
登山队员攀登珠峰
在上海学习了一年,高德康学成回到老家,他做衣服的手艺更扎实了,来找他的客户络绎不绝,可是高德康却并不满足给人裁剪制衣,他心里一直想开辟新的领域、走一条别人都没走过的路,他始终忘不了报纸上看见过的羽绒服,所以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生产羽绒服。
二、制衣经验越发熟练,开创崭新道路
1976年,高德康回到老家以后,更多人认可了他的制衣技术,自从见到羽绒服之后,他对服装有了新的概念,衣服不仅要具有美观性,还要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他打算扩大生产规模,随后招来11位村民一起合伙创业,成立了山泾村缝纫小组,高德康担任组长,他们到处筹钱买了8台缝纫机和1辆自行车。
高德康
此时的高德康除了一腔热血和缝纫技术,全部家当就是8台缝纫机和1辆自行车,购置这些东西之后,兜里几乎没有一分钱,创业之初,他们走的异常艰难,没钱、技术不成熟,此时高德康还无法创立一家合格的制衣厂,只能帮其他工厂加工衣服。
厂子刚成立没多久,就接到了上海的大单,高德康兴奋了很长时间,可是接下来却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们现有的钱只能买一部分材料,其他生产加工需要的费用,统统支付不起,这毕竟是自己接到的第一单生意,高德康还是硬着头皮扛了下来。
高德康的自行车和缝纫机
为了节约运输成本,高德康每天都骑自行车去上海取厂家的原材料,再蹬着自行车从上海返回常熟,帮厂家加工服装,衣服加工好了再骑着自行车送回上海,高德康在那段时间过的非常辛苦,起早贪黑充当“物流”,一天时间里有十个小时都在送货。
高德康不满足于为其他工厂加工服装,他拿到上海非达工厂的授权,进行贴牌生产,有了资本和更成熟的技术,高德康筹备了多年的计划正在逐步实施,高德康的努力,终于让众多厂家看到了他的诚信和精良的技术。
高德康接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生意逐渐趋于稳定,他逐渐积累了一笔资金,这笔钱让高德康的信心更足,随着技术日渐成熟,他想办服装厂的想法慢慢有了雏形。
图片来自网络
1980年,高德康响应国家改革开放号召,拿出这些年积攒的积蓄,终于在上海成立了一家罩衣厂,厂里的订单越来越多,高德康把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厂里的效益更好了、规模越来越大。
高德康的商业眼光十分准确,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大家需要美观和实用性兼具的服装,高德康注意到很多人冬天都会选择皮夹克,可是这样的衣服不仅价格贵,保暖效果以及轻便程度都不理想,所以他觉得可以把羽绒服推向市场。
图片来自网络
高德康做了严格的调研,羽绒服制作起来难度高,对生产过程和技术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成本自然比其他服装更高,而且每年只能穿一季,很多服装工厂觉得利润低,几乎没人愿意生产和制作羽绒服,高德康却和别人想的不同,他要走一条别人都没走过的路。
高德康已经不满足于帮别的工厂加工,加工了几年服装之后,他对羽绒服的生产环节十分熟悉,从选材料、加工、制作他都很了解,此时他决定成立自己的品牌。
高德康(左)
三、事业有成不忘回馈社会
1992年,高德康注册了波司登商标,他把这些年积累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和品牌宣传,花重金在央视投放广告,很多人不理解高德康为什么花这么多钱做广告,可是最终得到的效果却出乎大家的意料,波司登品牌的知名度因此而迅速提升,逐渐成为服装界家喻户晓的品牌。
高德康当时还很年轻,内心满是对事业的美好憧憬,他做了市场调研之后,发现很少有厂家生产羽绒服,高德康认为如此“稀缺的资源”,应该要尽快投入生产,虽然他有一腔热血,由于没有市场经验,他的做法又过于激进,所以误判了市场需求。
高德康
高德康考虑到国内羽绒服厂家少之又少,他认为自己生产的羽绒服上市以后,一定会十分畅销,随后他让工人们生产了23万件羽绒服,然而波司登生产的第一批羽绒服只卖出10万件,剩下的全部砸手里了,高德康还欠下800多万贷款,这笔钱就算放在现在都是不小的数目,更何况是在90年代。
这次变故让高德康遭受巨大的经济危机、甚至面临破产,众人都以为他会一蹶不振,可是高德康却没有如大家所想的那样情绪低落,他只消沉了几天就调整好心态,准备一鼓作气重新出发。
图片来自网络
认识到问题所在,高德康来到东北,他认真分析了市场情况,亲自在北方做消费者调查,又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之后,终于发现了产品滞销的原因,回到公司后,他立即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案。
高德康注意到消费者除了在意羽绒服的保暖性,也希望服装可以兼具潮流属性,他在羽绒服设计中加入了符合国人审美的流行元素,高德康及时做出整改,第2年波司登羽绒服销售了68万件,一跃成为国内羽绒服领军企业。
高德康获得成功,他觉得一定要抓住这波商机,一鼓作气趁热打铁,再把产品的知名度打的更响一些,高德康开始注重营销策略,不仅和销售商合作做促销,还请了明星代言。
高德康
1998年,中国登山队再次攀登珠峰,这一次队员们穿上的则是波司登的羽绒服,队员们穿着波司登生产的羽绒服登上珠峰,高德康内心感慨良多,他用了20多年,让梦想从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波司登的羽绒服不仅登上珠峰,还跟随中国科考队来到南极北极,走到世界的很多角落,波司登的羽绒服不仅成为国民品牌,还走出国门、畅销全球,被72国家的消费者认可。
1999年,高德康当选为山泾村的村书记,并改名为康博村,他一直想帮父老乡亲摆脱贫困,致力于把落后的乡村打造成现代化的村庄,高德康拆掉村里年久失修的土房,自掏腰包1.3亿搞村庄建设,用9100万给村民们建了326栋别墅,大家都住进了窗明几净的房子。
高德康
高德康还拿钱改善村子里的道路和绿化情况,物质条件好了,精神世界也要得到改善,高德康帮大家修建休闲娱乐设施,村里60岁以上老人还有更多优待政策。
高德康不忘初心,作为先富起来的人,他倡导工业农业共同发展,为村民们提供了不少在波司登就业的机会,2006年,康博村在高德康的带领下,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大家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高德康
高德康把与人为善看成创业之本,不仅帮家乡摆脱贫困,同时还创立了德康博爱基金会,积极投身慈善事业,捐助的善款已达到6亿,他的创业之路令人敬佩,高德康拥有万贯家财,功成名就时,仍然不忘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这是一个企业家最难能可贵的一点。
2023年,高德康身价高达370亿,从名不经传的裁缝成长为一名成功企业家,他凭借8台缝纫机和1辆自行车,白手起家付出无数艰辛,才有如今的成就,正因为淋过雨,他也想为别人撑一把伞,事业有成便开始回馈社会,他的行为彰显了人间大爱。
高德康
参考资料
波司登高德康开“快车”|定力与韧力——《中国企业家杂志》
四十年坚持慈善公益,波司登创始人高德康的温暖商道——北京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