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10月1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撤销布良斯克方面军,把图拉的防御任务交给西方方面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第50集团军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德军始终没能攻破图拉。
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团军,集团军的实力增强至12.5个师。该集团军构成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其任务是冲向图拉并占领图拉,从南面包围莫斯科。德军最高统帅部再次根据古德里安的闪击能力制定了计划,并设想从西南方对苏联首都施以绞杀攻势。开始时,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
到10月中旬,第三装甲师的一部和第四装甲师以及“大德意志”团已准备在姆岑斯克西北面强渡祖沙河。10月23日,德军渡过祖沙河并击败了苏军的顽强阻击,随后。切尔尼也被攻占,这里距离图拉仅有56英里。但就在这时,泥泞的道路同样开始阻碍着一切。
通往图拉的道路已无法通行重型车辆,路面破裂了,深深的车辙里灌满了积水和泥浆,很快便将道路变成了一个大泥潭。补给车队无法通行,燃料无法运抵。德军的推进放缓了。这反过来给了苏军后卫部队时间,他们沿着后撤路线炸毁桥梁,并在道路上布设地雷。德军在这里同样用原木和树干铺设了数英里的木柴路,以便让后勤单位为先头部队提供补给。
古德里安拒绝被大自然所击败,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把第24摩托化军的所有坦克凑到一起,再加上第75炮兵团和第三摩步团的一部,另外还有“大德意志”步兵团,组成一支快速先头部队,将其交给能干的埃贝巴赫上校,同时指示他们,不顾一切向前推进,夺取图拉。
埃贝巴赫的这支队伍挣扎着向前,穿过泥泞,穿过俄国人的阻截。无论在何处遭遇到抵抗,只要俄国人试图拦住他们的前进。德军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便会呼啸而至,轰炸敌人的阵地,紧接着便是埃贝巴赫的坦克和掷弹兵们的攻击。姆岑斯克陷落了,切尔尼失手了。10月29日,德军先头部队距离图拉这个拥有30万居民的工业中心已不到三英里。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图拉,莫斯科最后一道防线上的南部的基石,苏军加强了这里的防御,部署了大批反坦克炮和高射炮,他们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古德里安穿过图拉,莫斯科就在他西面,斯大林的首都将被置于危险之中。图拉是个银矿区,距离苏联首都莫斯科100英里,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为是莫斯科的一个郊区。苏联人明白这一点,古德里安也清楚。埃贝巴赫同样知道。图拉必须被夺取,图拉就是半个莫斯科,图拉是一个象征。
德军“大德意志”步兵团第二连成为了古德里安装甲集团军的先锋部队。冯.奥彭少尉开始鼓励部下们攻入城去。“前进,弟兄们。”他把钢盔推到后脑勺上,喊道:“前进!”
对该连来说,事情似乎进展顺利。十月夜晚的阴霾中,图拉城就在他们眼前,爆炸造成的灰尘笼罩着这座城市。“大德意志”团的士兵们设法穿过一道苏军据守的低堑车道,他们握着冲锋枪和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地把手榴弹投了出去。
苏军捡起投来的手榴弹,又扔了回来。“延迟投掷,让他们在空中爆炸!”一名中士叫嚷着。这个办法开始奏效,他们冲到了城市南郊的一片工业区,而苏军向后退去。埃贝巴赫赶到前沿阵地,他不愿太过冒险,所有人必须停止前进,他通过无线电下达了暂停攻击的命令。
第二天清晨,埃贝巴赫上校准时来到前沿阵地,并亲自做了一次侦查。“大德意志”步兵团团长赫恩莱因上校也来到了前沿,他看了看手表,说到:“5点30分”。
埃贝巴赫发出了攻击令,冯.奥彭少尉,从枪套里拔出8毫米口径的手枪,扳起了机头。大喊:“我们上!”他大声地下达了命令。随后便传来防毒面具罐碰撞所发出的声音,他们出发了。第二连的士兵们穿过他们所在房屋的花园,第四连(机枪连)的一个排在右侧跟他们会合。
此刻,奥彭少尉带着他的突击组逼近了木柴堆的左侧,道路的方向传来了坦克发动机的声响,炮兵前进观察员跟随着机枪排一同前进。右侧的梯次配置中,第三营的队伍出现在拂晓的微光中。
苏军开始反击,第一挺马克西姆重机枪开火,德军士兵纷纷隐蔽起来。突然间,苏军的大炮、迫击炮,机、步枪的火力扑面而来,前进的每一码都成了对勇气的考验。一个个突击队员都隐蔽在房屋的后面。前面是200码的开阔地,然后是一条宽阔的反坦克壕。再过去300码又是一座巨大的新建红砖建筑。
德军开始冲锋,不断的有人倒下。通过开阔地的德军随即跳入反坦克壕中。苏军从那座红砖建筑里不停地射击,机枪火力极其猛烈。
奥彭少尉的第二连,残存的兵力被压制在反坦克壕中。左侧稍远处的第三连正位于道路远端一片砖瓦厂的地方。此时,苏军狙击手,用他们的半自动步枪开火射击。被打死的德军士兵越来越多,呼叫担架员的喊声此起彼伏。最后,尽管弹药严重缺乏,但德军炮兵还是调集了几门榴弹炮,对着砖瓦厂来了几轮齐射。第三连发起冲锋,夺取了砖瓦厂。但他们立即遭到来自城市边缘第一片公寓街区凶猛的机枪和迫击炮火力的打击,不得不隐蔽起来。
“大德意志”步兵团的第三营同样未能取得任何进展。
第二连成功地向前推进了50码,但随即又被压制住。10月30日的太阳升起时,德军对图拉的攻击明显陷入了僵局。从南面对莫斯科的进攻失去了冲劲。这个方向没有足够的装甲部队,没有足够的大炮,也没有足够的掷弹兵和弹药。
第24摩托化军辖内的其他部队同样未能取得进展。面对苏军重型反坦克障碍,埃贝巴赫的坦克停在了公路上。第三装甲师辖内的第三摩步团第一连的装甲战车,以及弗兰克少校率领的反坦克兵,与苏军的T-34坦克展开了激战,这场对决一直持续到深夜。
至此,1941年10月29日,率领着第24摩托化军先头部队的埃贝巴赫上校停在了距离图拉不到三公里的地方。面对苏军强大的反坦克炮和高射炮,突袭夺取这座城市的企图失败了,德军遭受了惨重的伤亡。10月30日,第三,第四装甲师以及“大德意志”步兵团准备得更为精心的一次进攻同样未能获得任何值得一提的进展。第三装甲师在布赖特少将的带领下,经过激烈而又代价高昂的战斗后,确实获得了一点点进展。但到当天结束时,部队已经精疲力尽。
为德军提供补给的工作变得更为困难,德国空军还尝试了空投的办法,他们用飞机将弹药和汽油筒从15至30英尺的高度空投到地面,但这只是杯水车薪,而且许多汽油桶撞击到地面上便破裂了。面对苏军部署在图拉四周密集的防空火力,德国空军的攻击也宣告失败。
10月31日,位于图拉城下的德军第三装甲师只剩下40辆坦克,他们原来有150辆。布赖特第三装甲师的进攻再次在图拉的南郊停顿下来。
苏军加大了图拉的防御,苏军一方包括下辖三个营的内务部队第156团、四个营编成的图拉工人团、装备了40门85毫米高射炮的高射炮第732团,还有坦克第32旅的一部分都参加到了图拉的防御战之中,他们还可以得到军属炮兵第447团的152毫米榴弹炮的支援。
苏军不顾一切地保卫着图拉,他们动用了所有可用的部队和辅助单位,以阻止古德里安的前进。另外,苏军还首次将大规模部署的喀秋莎火箭炮部队投入到战斗中。
10月30日,希特勒向第2装甲集团军下达命令,让他们占领位于谢尔普霍夫的跨越奥卡河的桥梁,并切断莫斯科以南的铁路线。这一命令完全是凭空幻想,希特勒并没有考虑到从奥廖尔到图拉之间的公路早已论为灌满了深达膝盖的泥水的沟渠。德国的前锋部队安全仰赖空运提供补给。希特勒声称一支小型分队就能完成这些任务,这个看法是极其荒谬的。实际上,第二装甲集团军已经前进到了他们在现实之中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10月30~31日两天,德军反复试图夺取图拉,但苏联那边投入战斗的部队却越来越多,德军显然需要投入更大规模的部队才能占领这座城市。
疲惫不堪的德军再也无法坚持发动进攻,他们精疲力尽,饥肠辘辘,其窘境令人难以置信。海因里希将军和第43步兵军的先头部队,据将军自己向古德里安大将汇报,过去的八天里没有得到面包供应。第24摩托化军的炮兵不得不对炮弹实施配给,因为泥泞道路作梗,他们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弹药补给。德军又冷又饿,既没有燃料,弹药几乎也已消耗殆尽。
图拉得以幸免未被攻破,并非全出自苏军防御部队力量的增强,德国人补给的崩溃也是一重要原因。
古德里安经受了第一次的战争受阻,经受了首次的图拉折戟,首次感受到了屯兵于坚城之下的无奈和挫折感。
10月31日,德军步兵师下达了命令:“坚持住,坚持到进攻恢复为止”。但是没人想到,这一坚持,这一等就是三个星期。
德军医护兵在图拉城郊的第一片建筑物外收容了伤员和阵亡者。各个排的士兵隐蔽在墙角处,地窖中以及瓦砾堆后。四下里,三五成群的步枪手和机枪手仍坚守着阵地,他们组织起警戒哨。
对于莫斯科发起正面进攻的部队,第四装甲集群和第四集团军情况也不容乐观,他们都遭遇了顽强的抵抗。
德军第78步兵师的战时日志,对十月下旬这一地区的行动做了典型的描述:
10月25日,第78步兵师辖下的第195步兵团,接到了做好准备夺取茲韦尼罗歌德的命令,这是莫斯科的第二道防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就在第二营从沃龙佐沃周围的树林里出现时,遭到了来自帕诺沃两侧高地上猛烈火力的打击。经过迅速重组,该营发起了攻击,他们击毁了苏军三门大炮,缴获了一挺四联装机枪和三门多管火箭炮。并在夜幕降临时夺取了帕诺沃。夜里,该营进入到茂密的森林里,继续向克里沃舍伊诺挺进。10月27日。全团从克里沃舍伊诺出发,穿过阿布尔奇诺赶往洛科季亚。目前,该团已逼近了敌人壁垒森严的碉堡线。毫无疑问,这是为了掩护鲁扎——兹韦尼哥罗德——莫斯科公路。苏联人进行了极其顽强的抵抗,激战接踵而至。尽管艰难,德军在晩上成功地夺取了阿帕尔济诺和克柳巴基诺。
10月27到28日夜间,苏军以坦克和步兵从南面发起了进攻,两个村子随即卷入激战中。德军第195步兵团辖内所有的营以及配属给他们的突击炮,全部投入到战斗中。鉴于南翼的形式,特别是右翼第7军当时的状况,所有进一步前进的行动不得不被取消。
但是,占有洛科季亚及其控制的高地,便可以将其恢复进攻时的出发地,这一点至关重要。因此,德军奉命夺取这个村子。这一尝试导致了11月29日针对洛科季亚西面树林里的敌军阵地的苦战。结果没有办法夺取这个村子,进一步的攻击行动,因而被取消。
德军第78步兵师进行了重组,以便守卫从奥沙科沃经克柳巴基诺到阿帕尔济诺的防线。第9军防区内的苏军也已被证明极为强大。与其他地区一样,这里的德国军队不得不等待泥泞季节的结束。
德军的各个师就这样无奈地陷入到道路的泥泞和融雪中,他们的补给线不仅被拉伸到惊人的长度,而且几乎无法正常运作。快速推进的德军师,已经习惯于“闪电战”,现在却变得笨拙而又缓慢,
德军几乎就像1812年间的拿破仑大军,为了解决问题,他们所做的要做的事,便是采用当地的大车来运送补给物资。
而另一方面,苏军最高统帅部充分利用了战争发生在莫斯科门前的这一事实,他们还享受着所谓“内线作战”的优势,从政府所在地,斯大林可以通过郊区火车,甚至是步行,将从东部地区调来的新部队,以及刚刚从装配线上驶下的坦克派遣到他所希望的任何地方,他们从前线的一个地点被迅速调至另一个地点。从而将部队一次次的集中起来,投入到关键地点和重要地段的战斗中。结果,只要德军战斗群在任何地方突破了苏军的防线,他们立即会发现自己正面对着苏军的优势兵力以及强大的坦克预备队。
德军面对的苏军部队士气越来越高,从远东和西伯利亚调来的近卫师以及几个骑兵师,他们的士气高昂,战斗作风凶猛顽强。
11月6日到7日的夜间,霜冻降临了。沿着中央集团军群的整个前线,冬季突然间到来了。这是一场颇受欢迎的霜冻,它能使道路再次被冻结,从而为车辆所用,沿途的德军部队长长地松了口气。
德军从冻结的路面上将大炮拖了出来,结果到处都是破裂的车轮和车轴。坦克隆隆地驶出了临时维修站。弹药再次被交付给前方部队。战争机器又一次慢慢地转动起来。德军的信念是,莫斯科也许还是可以夺取的。
如果还想夺取莫斯科的话,这一最后的冲刺就应该立即展开。德军陆军总司令部要求采取紧急行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博克,陆军总司令冯.布劳希奇等人同样急于获得恢复行动的决定。但是他们的麾下的各集团军焦头烂额,都需要些时间来恢复。因此,对后勤补给部队来说,最初的几天忙的不可开交。他们用汽车,雪橇以及农用大车将恢复作战行动所需的物资,运送至前线。
布劳希奇
11月12日,温度计显示为摄氏零下15度。11月13日温度下降至零下20度。对奥尔沙的机场而言,这是热闹的一天。哈尔德的飞机从腊斯登堡飞来,集团军群参谋人员以及各集团军司令的飞机也逐一飞抵。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大将召集了东线三个集团军群以及所有集团军的司令、参谋长,召开一次秘密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该怎么做?部队是否应该堀壕据守,度过冬季,等到来年春季再行动?还是不顾冬季的来临,继续其攻势(主要是对莫斯科的进攻)。奥尔沙会议,在战争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他可能对一个直到今天还引起广泛争议的问题提供了答案:是谁对恢复命运多桀的冬季攻势负有最终的责任?
是陆军总参谋部吗?是希特勒吗?恢复对莫斯科的进攻的决定是11月13日在奥尔沙做出的。
陆军元帅冯.莱布的参谋长布伦内克中将在会谈中指出,由于整个集团军群被剥离,“北方”集团军群的实力严重受损,所有进攻行动难以为继。实际上,他们早已转入了防御。
“中央”集团军群不赞同布伦内克中将的说法,他们要求继续进行对莫斯科的攻击。冯.格赖芬贝格少将支持他上司的观点——夺取莫斯科,无论从军事上还是心理上,都是必要的。当然,也存在着他们无法攻占该城的危险,但这总比趴在距离诱人的目标仅有30英里的冰天雪地里要强得多。
博克的观点与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看法一致。元首大本营认为,俄国人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最后的努力将足以把他们彻底击败。但这种乐观并不为博克及其参谋人员所认同,无论是参谋长格赖芬贝格还是作训处长冯.特雷斯科中校,他们了解部队的状况,并意识到,严冬到来前只剩下很少的时间了。但博克还是认为,与在露天里度过严冬相比,进攻是个更好的选择,一个冬季可能会给斯大林充裕的时间卷土重来。
哈尔德对中央集团军群的观点感到满意,实际上这也是陆军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元帅的想法,他们都赞同恢复进攻,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胜利地结束这场战争的唯一机会。
随后,便由哈尔德宣布作战目标,作战目标雄心勃勃的被列了出来:
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将夺取图拉这一交通枢纽及其设施完备的机场。然后他们将从莫斯科的东南方穿过科勒姆纳,直扑伏尔加河上的下诺夫哥罗德这座古城,现在被称为高尔基,位于莫斯科后方250英里处。
北面第9集团军将与第3装甲集团军,一同向东运动,度过伏尔加——莫斯科运河,作为钳形的左颚,直扑莫斯科。
中央战线上,第四集团军在右,第四装甲集群居左,对莫斯科发起正面进攻。行动开始日期目前尚未确定。陆军元帅冯.博克倾向于立即开始,但部队的补给情况要求对行动延迟几天开始。
显然,德国人希望能继续进攻,他们希望能攻占莫斯科,他们相信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德国人相信,俄国人已被歼灭了330个师。
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距离覆灭也就不远了。
未完待续,谢过阅读者,谢过新加入的粉丝,谢过赞赏者。
本篇文较长,5920字。下一篇:莫斯科红场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