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取自周琼《灾害史研究的文化转向》(《史学集刊》2021年第2期),略有删减。若有不当之处,概由编者负责。

图片
学人介绍周琼,博士,二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环境史、灾害史、西南史地研究。

「 只有打破对固有路径的依赖及思维惯性,从文化层域重新审视、思考灾害历史,才能发现灾害史研究的新面向,揭示文化史的另一个维度,丰富及深化灾害史、文化史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实现人文以及更广泛领域及学科的跨界思考及研究 」

1

灾害文化的定义及其内涵

灾害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型,主要指在抵御、应对及防范灾害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被不同区域及民族认可并遵循的思想、行为、准则及遗产等文化类型与符号。

灾害文化是人们对待灾害的态度、思想、理念、行为、经验、习俗等的总称,也是众多文化类型中给人类思想及记忆冲击最强烈的独特种类,是一个群体(民族)见证及抵御、防范灾害的精神财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历时性特点;其不仅能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影响公众及官员、灾害管理及研究人员等群体的灾害认知、态度及行为。

图片

#《中国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研究》/周琼等

在现当代,灾害文化往往以通俗性、普及性等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及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包括灾难幽默、漫画、游戏、传说、挂历、诗词、舞蹈、歌曲、电影、小说、游记、纪录片、纪念活动、徽章、卡通甚至是博物馆等。由此,灾害文化的内涵也是丰富多彩的,大体形成思想、行为、文艺、法制、精神、实物六个层面的内涵指向,且各具特点。

图片

#“别让它遭灾害”(1946)/蒙沙词 水金曲

不同国家、民族对待灾害的思想、理念、态度、行为、习惯及其文化遗存等自成传统,受不同国家及地区自身方面影响而各具地域及民族特色,文化之间有同有异。不同民族、区域的灾害文化,在历史文化的交融中相互影响、渗透,为更好地在灾害中自保及发展,在取长补短中保留了适应地方灾害的特色文化,从而强化了灾害文化同质性发展及异质性传承的特点。

灾害文化的思想及理念,一般通过灾害与人、社会、自然等关系来体现,包括灾后人与人关系的调整、社会心理的重塑、灾害创伤的修复等。好的灾害思想及理念能启迪、教化公众,使人类社会深化认识灾害,采取合理的防御措施,正确理解并顺应自然及其灾变,尊重自然规律。这种知行态度,能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尊严及道德伦理价值;人对自然及未来所具有的执着探索的勇气与精神、权力与责任。

图片

#“灾害并至”(1919)/星

灾害文化往往直接反映公众的灾害观,以及人们在非灾害时期的忧患意识、防灾减灾抗灾意识。进行防灾减灾抗灾文化的教育、宣传等系列活动,是灾害文化构建及传承的必要手段,能使一些经常受灾地区的群体对灾害的性质与种类、后果及影响、方式及强度、预兆及后患等有充分了解,并做好周密准备,恰当应急,防范到位。

2

灾害史研究的文化转向的必要性

灾害与文化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灾害历史的不同侧面中包含了文化的诸多内涵,灾害史及其相关内容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自然及社会存在着密切联系。发掘灾害史的文化内涵,理应成为灾害史研究的目标。因为关注灾害史的文化内涵,是突破灾害史研究瓶颈,拓宽学科视域、探索新研究范式的必要途径。只有解读及研究灾害史的文化内涵,灾害史研究才能顺应学术转型的需求,融入国际主流话语体系,更好地提升学科影响力。

图片

#超越文化转向/[美]理查德·比尔纳其等著 方杰译

从本质上说,灾害史是具有未来学内涵及特点的学科,其文化转向能更好地推动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现实,资鉴人类生存与未来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经世致用功能,也使灾害史学具备了面向未来、更具生命力的学科发展基础。灾害文化中还蕴含着人类行为及思想与灾害发生的关系,尤其是人为灾害的原因、特点、规律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增强了灾害防御的需求对文化服务现实的诉求,是构建先进、科学、实用的灾害防御体系的基础。

此外,灾害文化极大地开阔人类观察灾害的眼界,使人们更好地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更新灾害认知和防御理念。不仅要在全社会培育先进的灾害文化,形成正确的灾害观,还要在现当代科技的支持下,以积极、从容、自信的态度对待和抗御灾害,为未来社会有力地防治灾害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正确、积极、丰富且多样的灾害文化,是灾害史学生命力的保障,直接决定着防灾减灾抗灾的效果。

3

灾害史研究的文化路径转向

灾害文化的主要标志,是人们对积累及传承的灾害特点、表象、规律及与相关行为的不同记忆、认知、思想、态度及其书写等的现实运用及传统价值的共有认识。在灾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可将灾害史研究的文化转向路径分为七个方面:

一是抽象层面的灾害文化内涵的发掘及研究,即从对历史上灾害现场及赈济等案例的研究,转向对历史灾害思想、意识、认知、记忆、感知、回忆及心理感受、态度、语言表达、书写方式等抽象、不易把握的文化层域;

二是对灾害文学史中文化内涵的发掘及研究,即从准确客观、严谨固定的灾害史事记述及研究,转向对有关灾害的神话、传说、志怪故事、诗词歌赋、小说、电影电视乃至现当代类型繁多的音频视频等具有文学化性质,和具有宣传、传媒、教育、疏导等方面功能的文化内涵的发掘及研究;

三是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灾害实录中文化内涵的发掘及研究,即从单一的文本表述转向对以记录及表现灾害为主要内容的影音图片资料,如纪录片、档案资料、灾害实景的影音资料,实物实地及其他类型的真实资料等具体、形象、客观层面的文化意蕴的发掘、分析研究;

四是历史荒政层面的文化内涵的发掘及研究,即从应对灾害的系列行为、制度、措施及其影响等固定的模式及程序层面,向荒政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及其制度对社会文化的塑造作用等层面的研究转向;

五是灾害民俗史中文化内涵的发掘及研究,即从防范灾害的习惯及习俗、禁忌、信仰等内涵的个案梳理、研究,向更广泛的具有防灾减灾救灾性质的民俗、民间文化等层面的转向;

六是灾害艺术史中文化内涵的发掘及研究,即从将灾害书写入史或作为历史记载的严肃客观模式,向以戏剧、歌曲、舞蹈、音乐、绘画、雕塑、影视等艺术形式表现灾害不同侧面及细节等灵动内涵发掘及研究的转向,这是灾害史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向通俗化、普及化即公众化转向的典型表现;

七是散佚在民间的灾害文化的搜集整理,即从对不同类型的灾害记录进行的解读及研究中,走出书斋、走向田野,走向真正的民间,并感受、接触基层最真实的灾害文化。

当然,灾害史研究的文化转向,还需要具有超越灾害文本及其叙述方式本身限制的思维,解决文本记录与文化、历史之间的关系问题,将灾害真正融入历史、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经济、教育甚至军事活动等广义的文化领域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灾害研究从历史向文化层域的转向,突破灾害史研究范式的瓶颈束缚。

4

灾害文化的实践价值

灾害文化对国家和区域防灾减灾救灾文化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是灾前预防价值——无论是心理、情感还是行动反应,都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防范;是有利于灾害发生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及各项赈灾措施的推进;是在灾后重建、秩序恢复及心理疏导工作中更好地加强人文关怀,发挥纽带及桥梁作用;是灾害文化的发掘、研究能丰富、深化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好地诠释中国趋利避害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揭示其起源动因及社会行为习惯形成的依据;是从文化层面对目前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及现代化工作的推进,提供经验及历史案例的支持。

图片

#历史视野下的灾害文化与灾害治理/周琼

总之,灾害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并传承、遵循的一切知识、思想、观念(含道德观、价值观等)和禁忌、习俗,以及防御、抵抗灾害的一切行为能力和习惯,包括灾害救助及灾后重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等的集合体,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一个恰当、实用的灾害文化,不仅能助力于防灾减灾抗灾机制不断完善、能力不断提升,也能成为灾前预警及灾后重建的动态凝聚力。

一个国家和社会灾害文化水平的高低及其宣传、教育、普及的程度,决定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成效,决定着这个社会灾害韧性的强弱,以及快速决策响应能力的大小等。公众只有具备了灾害意识,才能从容应对及抵御灾害,顺利度过危机。但目前对灾害文化的发掘研究仍较薄弱,加强灾害文化的发掘整理及研究已成当务之急,冀望灾害文化的研究能开创出中国灾害史研究的新局面。

本期供稿:张盼盼

责任编辑:张志斌图片

 学术与趣味兼备的环境史资讯平台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