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本义是医生针对患者病症用药,后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比如,宋·阳枋《编类钱氏小儿方证说》:“凡小儿关节脉理百骸九窍五脏六腑,粲然在目,故能察病论症,对症用药,如指诸掌。”
(191)对
字形演变:
本义溯源:
甲骨文“對”由这样一幅图像组成:一只手拿着凿子(辛),上面有三或四条短竖表示连续不断敲击凿眼,而下面的短横为指事符号,表示要凿眼的地方。
其中,“辛”为凿子的象形,其上加三或四短竖(表示不断敲击)形成了表示敲击凿眼的字根“丵”,本义经由转注后写作“凿”和“鑿”,该字根只作为构字元素,不单独成字,因此电脑字库里找不到。了解了“丵”这个字根的含义后,便理解了这幅图像的意思:要凿眼的话,就要在被凿的物体上做好标记,然后将凿子对准标记处连续敲击,才能完成。所以,“對”就是对准的意思。
以下是金文“對”的几种字形,左边的沿用了甲骨文字形;中间的更进一步,将手直接把持住凿子(辛);右边的从辛从又,省去了连续敲击和表示标记的符号。不过,无论怎么变,都是承续了甲骨文的含义,表示“对准”: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對”字左上画了四短竖,左下的辛和划线处有所变形,右边则写成“寸”,也是用手持拿(凿子)的意思:
帛书“對”- 马王堆
顺便解释“寸”,由表示手的“又”加上手腕处的一短横(字素)组成,标示人手的寸口部位。由于古人手持物品时,时常将其下端抵住寸口,所以“寸”可用于表示持拿的字中,比如“射、付、守、夺、寺”等。
“寸”的各种字形
隶化后,“對”写成:
隶书“對”
有趣的是,宋代郭忠恕所撰《汗简》中,對字直接画了一支尖锐的凿子:
汗简“對”
小篆“對”有两种写法,下图右字形承续甲金文,毋庸赘言;下图左字形中,左下部为“口”,在此是作为方形指事符号,标明凿子对准的地方:
草书出现了从又从寸的写法,简体字推行时,根据章草字形确定“对”为标准字。不过,古文字中,又表示手,寸也表示手,从又从寸是不是有双手互博的误解?反正已经看不出造字之初的本义了:
楷书“对”
因为在凿眼时,必须将凿子对着所凿之物,因此,“对”便产生了“朝着”、“向着”的意思,如:对牛弹琴; 由面对面进一步产生引申义“对答”、“奏对”、“对策”等义;又因凿子和所凿之物是相碰撞并相克的,又产生了“对立”、“对抗”的意思;
总结一下,“對”的本义就是“将凿子对准划线凿眼之处”。引申为“朝着”、“对答”、“对抗”等义。
衍生含义:
名篇欣赏:
《短歌行》
(东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白话文:
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久别重逢欢宴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其他汉字解释:
宴 、 永 、 光 、 产 、 宾 、 采 、 稻 、 豆 、 甘 、 婚 ……
本号其他文章分享:
……